APP下载

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7段晓丹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0期
关键词:恐惧进展关怀

段晓丹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手术室,辽宁朝阳 122000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胃癌的重要方式,可通过微创方式切除癌变部位,清扫周围淋巴结,临床效果较好[1]。但部分患者术后由于对手术效果、癌症复发等情况过分担忧,加上术后疼痛影响,导致其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增加[2]。恐惧疾病进展是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存在的恐惧心理,可长期伴随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导致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3]。因此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并寻找影响其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对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拟定干预措施降低其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5 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胃癌符合《外科学》[4]中相关诊断;②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病理分期为Ⅰ~ⅢA 期[5];③知晓自身疾病;④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胃癌已广泛浸润周围组织;②合并消化道大出血;③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病;④术后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如高热、出血等;⑤近期受到过严重精神创伤或重大生活事件。

1.2 研究方法

1.2.1 恐惧疾病进展及分组 术后3 个月时使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6]评估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量表包括社会家庭(6 个条目)、生理健康(6 个条目),共12 个条目,总分12~6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越严重(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3,效度为0.857);参照覃彦珠等[7]研究中,将FoP-Q-SF 评分≥34 分患者判定为恐惧疾病进展程度高,根据FoP-Q-SF 评分将患者分为高程度组(18 例)与低程度组(87 例)。

1.2.2 基线资料调查 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男、女),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医疗付费方式(自费、医保付费),肿瘤分期(Ⅰ~ⅢA 期),疾病认知程度[术后3 个月时采用简明疾病认知问卷(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8]评估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量表包括9 个条目,总分0~8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1,重测信度为0.931)],自我效能感[术后3 个月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9]评估,量表包括10 个条目,每个条目记1~4 分,量表总分10~4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0,效度为0.860)]、家庭关怀度[术后3 个月时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10]评估患者家庭关怀度,问卷包括5 个项目,分别为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与亲密度,每个项目0~2 分,共0~1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家庭关怀度越高(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0,效度为0.83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各主要基线资料对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人群恐惧疾病进展程度

105 例胃癌术后患者中有18 例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高,占17.14%(18/105)。

2.2 胃癌术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高程度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占比高于低程度组,B-IPQ 评分、GSES 评分、家庭关怀指数评分低于低程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3 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单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将P 值放宽至<0.1,建立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度高、GSES评分高、家庭关怀指数评分高是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保护因素(OR <1,P <0.05)。见表2~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各因素对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恐惧疾病进展是患者对现实存在的疾病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担心疾病复发或进展造成的后果,特别是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11]。研究指出,对疾病进展的恐惧不仅会增加患者情感、心理负担,还会导致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预后[12]。因此,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及相关因素尤为重要。

李冰等[13]研究中153 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高程度恐惧疾病进展24 例,占15.70%。本研究结果中105 例胃癌术后患者高程度恐惧疾病进展18 例,占17.14%,高于上述研究结果。考虑主要是由于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及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可导致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相对较高。提示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较高,临床应予以重视。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导致胃癌术后患者产生高程度恐惧疾病进展的因素,为未来临床干预方案的拟定提供参考依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SES 评分高、家庭关怀指数评分高是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保护因素,提示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可能受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的影响。逐个分析原因在于:①疾病认知。疾病认知度越高的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能较为深入地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减轻对术后疼痛的恐惧、担忧,进而降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14-15]。此外,疾病认知越高的患者对手术效果、疾病预后抱有较高的希望水平,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手术,促使自我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16-17]。对此建议,临床应加强对胃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患者的健康宣教,尤其是对手术、预后等相关知识的教育,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减轻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有助于术后康复。②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患者在执行特定行为时,对可以完成预期所持有的信心程度。自我效能感越高的患者,越能够以自信的态度面对疾病、手术治疗,坚信自身能够克服困难,完成目标[18-19]。自我效能感越高则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越好,越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保持较高的希望水平,降低自身恐惧疾病进展程度[20]。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合理归因、充分鼓励、树立榜样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有利于降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③家庭关怀度。家庭关怀度是通过主观的方式来评估患者对自身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情感度、适应度等多方面[21-22]。家庭关怀度越高的患者,所获得的生活照顾、经济支持及心理慰藉越多,在面对癌症、手术时,越有利于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而为患者治疗树立信心,减轻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23-24]。此外,家庭关怀度高,提示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越高,通过与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减轻患者面对疾病、手术时受到的心理冲击,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使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降低[25]。这也提示临床在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多关注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如鼓励患者与其家属沟通,同时通过抚摸、拥抱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满足,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恐惧疾病进展程度。

综上所述,胃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普遍较高,可能受患者疾病认知度、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的影响,针对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较高的患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恐惧进展关怀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