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021-11-27单丽梅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苏轼意象

单丽梅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 通州 226300)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考核中,诗歌填写和鉴赏的题目一直以来都是重要考点。学好语文中的诗歌阅读和鉴赏,可以带来的好处之一便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品位和文学素养,更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通常许多学生在这项考核内容中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欠缺对诗歌的鉴赏和阅读上的能力。如何培养好学生诗歌鉴赏和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是在为后续的语文教学工作展开铺垫,而诗歌独特的文学形式特点,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与其他的语文教学课程的不同之处,诗歌是通过特有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有关诗人内心的所思所虑和所感,而用高度凝练的诗句去表达情感的这种文学形式使得许多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无法准确得出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在遇到诗歌鉴赏类的考核题目时,对诗歌所蕴含的真正情感无法准确理解,导致在考核中的得分率偏低。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和阅读能力,让学生提高在诗歌类题目上的得分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教学诗歌阅读鉴赏这一内容时寻求对症下药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完成关于诗歌内容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中诗歌文化的魅力,并在考试时,以此作为提高分数的突破口。

一、结合诗歌时代背景,促进理解诗歌情感

在进入一篇诗歌的学习之前,教师需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如若全然依靠课本给予的简略介绍,那么在教学时可供学生学习和使用的诗歌信息资料未免显得过于贫瘠,甚至极其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加大学生对诗歌阅读学习的难度。教师应在课前,根据所要教学的诗歌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筛选出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的信息和内容,尤其是诗歌中关于其时代背景的信息,需要尽可能地将其完善。诗歌的时代背景往往是塑造诗人及其性格的客观因素。诗人在完成一篇诗歌的创作时,往往依靠的是突如其来的灵感,以及对自身际遇的抒情。如,在了解苏轼这位才子时,可以为学生进行讲解:苏轼才华极高,出身于书香门第之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父亲和弟弟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亦也不俗,但他却因与史上另外一位文学大家,当时的丞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而导致了其身处于朝堂之上却难施才华,甚至屡遭贬谪,不得重用。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可以有时间去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大好河山,因景生情写下了不少佳篇词作。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古伤今;也有在《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思乡愁绪;更有《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大气。苏轼其人,人如其词风,为人豪迈洒脱,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保持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是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学生通过这些了解了苏轼的时代背景后再结合苏轼的个人经历来鉴赏他作的诗词,如此,一个栩栩如生的诗人形象便跃然于课本之上了,这有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起对苏轼的独特印象,接下来再去鉴赏苏轼的诗词也就容易得多了。又譬如说,秦观这位诗人,作为豪放派苏轼门下的弟子,他却成为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落叶飞花轻似燕,无边丝雨细如愁。”将愁绪刻写得入木三分,使人读之不由感叹,这番心绪怎一个愁字了得?而其婉约派的词风也是由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所营造,并且作为豪放派的弟子却成为了婉约派的代表,这其中的反差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秦观这位诗人的印象。所以,每一首诗词的创作都有其对应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心中美好愿景,在学习一首诗词之前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际遇,更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诗歌意象教学,加强诗歌鉴赏指导

诗歌的阅读鉴赏之所以和其他的课文阅读鉴赏区别开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诗歌中充满了大量表达不同情感的意象词,开展意象词的教导工作对于学习诗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营造忧愁的意象词就有“月”“杨柳”和“黄昏”等;而营造漂泊感的意象词有“浮萍”“孤雁”和“孤舟”等。除此之外,在教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词的学习时,需要着重强调不同作者和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使用同一意象表达情绪的差异性,譬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月”,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情绪,希望和亲人团聚的一种期望,而李白在《月下独酌》中的“月”则是对自己内心感觉到的孤独、寂寥的情绪表达,需要教导学生学会分清这其中的区别,方可更好明确不同诗歌中所传递的不同情感。除去课堂上的意象词教导以外,还要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意象词汇的接触和积累,储备一定的意象词汇量,使学生在诗歌鉴赏中遇到相类似的意象词时,便可立刻联想到此意象词通常作者用以表达何种情感,在答题时要联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出得分率高的回答,以促进学生在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方面上的实际提高。

三、督促学生课外朗诵,体会诗词营造意境

诗歌的韵脚让其在朗诵时容易朗朗上口,带有独特的中华诗词韵律之美,古时还存有曲调,将一首首诗歌通过优美的旋律去传唱推广。虽时至今日先前用以传唱诗歌的曲调早已失传,但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一篇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带情感的朗诵方式将诗句从纸张上面的一个个方块字变为一句句有感情有抒发的语句,但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体系中,学生在朗诵时更多的是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机械朗、毫无感情的朗诵虽将必背必考的诗歌都记忆在了脑海中,但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只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并没有将对诗歌的学习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对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丝毫不起作用。要求学生饱含情感进行朗诵,优美的诗句便成为了富有生命力的故事讲述者,它把我们带回了一个个不同的时代,与当时的诗人产生感同身受,而诗歌的内在之美也正蕴含在这其中。朗诵是去体会一首诗歌情感的敲门砖,教师可在诗歌教导时以身作则示范如何带有感情地去朗诵诗歌,或播放相关诗歌朗诵音频,用朗诵的方式来为学生进一步打开诗歌阅读鉴赏世界的大门。

四、组织诗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诗歌教学时一味枯燥地讲解,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缺乏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心中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才会有对诗歌鉴赏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之后,可利用剩余时间组织相关的课堂兴趣活动,譬如,围绕诗歌的故事这一主题,举办黑板报活动,将诗歌和诗人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黑板报的创作;又或是在诗歌内容教学时,每一节课让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最为喜爱的一名诗人,谈论喜爱的原因,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诗歌方面的学习交流。有目的性地开展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活动,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和工作反馈。如此,不仅将学生对诗歌阅读鉴赏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来,也对学生在其他课文的阅读鉴赏方面有益,为其他学习任务扫清在阅读鉴赏上的障碍。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历年以来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并结合现如今的教学方向和创新来看,加强对学生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培养是势在必行。并且在高中语文阶段做好培养学生诗歌鉴赏和阅读的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学习能力。语文教育是中国学生在学习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注重关于语文教育方法的创新,也帮助了其他学科的教导工作开展。高考是学生在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阅读的能力,促进其对语文学科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在高考语文中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苏轼意象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从善如流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苏轼“吞并六菜”
意象、形神
苏轼吟诗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