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信念模式对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作用及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探讨

2021-11-27刘利利

系统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稳定期舒适度条目

刘利利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内九科,山东枣庄 277100

老年慢阻肺(COPD)多发病于秋冬季,患者需要住院接受规范化治疗。其病因为高龄、吸烟与感染等因素,病理特征是气流明显受限,且呈不可逆表现[1]。临床认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阻断疾病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控制患者的肺功能退化,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远期疗效。有研究显示,多数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并不了解疾病知识,缺乏自我管理意识,院外的生活质量欠佳[2]。基于此,临床积极开展健康信念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正视病情,主动改变生活行为,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坚定治愈信念。为探究健康信念模式对于COPD稳定期老年的干预价值,该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来院治疗的104例该病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4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和症状确诊为COPD稳定期;年龄>60岁;具备沟通能力;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者;中途退出者;临床资料缺失者。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准许开展。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A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61~89岁,平均(72.51±0.48)岁;病程2~18年,平均(11.50±0.75)年。B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62~87岁,平均(72.47±0.50)岁;病程3~16年,平均(11.47±0.8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予以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COPD病理知识、呼吸功能训练、饮食指导和用药监督等。A组予以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具体如下。

1.2.1建立个体的健康信念 患者个体所具备的健康信念会影响其依从性。应通过集体宣教等形式使患者认识到COPD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使其充分认识到规范化护理的重要性。可举行知识讲座1次/周,明确讲解COPD相关知识,示范肺功能康复训练法、自我护理方法,使患者掌握护理技能。同时普及COPD疾病进展、并发症的诱因,说明COPD老年患者的护理重点和难点,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了解度。

1.2.2确定行动的意向或是线索 COPD多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长期性的呼吸困难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讲解后,需要使其认识到护理行为的作用,了解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改善现有症状。而主动性行为可以大幅提升疾病痊愈概率,使其产生期望,进而改变自身行为,可为患者发放呼吸功能训练卡,督促患者定时训练。先讲解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循证医学和临床经验制订可行性高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案,训练原则为超负荷、个体化和可逆性。训练方法主要为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叮嘱患者保持仰卧位,平静情绪后深吸气,坚持2~3 s后吐气,使嘴唇状态类似于吹气球。再进行腹式呼吸,缓慢吸气使腹部呈鼓胀状态,而后呼气,使腹部紧缩。10 min/项,2次/d。

1.2.3分析影响及制约因素并干预 COPD的治疗周期较长,且老年患者的治疗难度大,可能导致其出现焦虑和失落等情绪。此外,饮食不当也会影响病情进展,以上因素是疾病康复的制约性因素。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沟通,确定负面情绪的诱因和类型,根据老年患者的性格特点进行个体化疏导。同时鼓励患者培养兴趣,如下棋、看书和绘画等,丰富业余生活,激发生活热情。告知患者低盐饮食,可多食鲤鱼、赤小豆和冬瓜等补肾食物,也可食用冬虫夏草,以补肺益气。禁食生冷与油腻类食物,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可以使用食物替换法,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其饮食需求。

1.3 观察指标

利用慢阻肺疾病自我效能感问卷(CSES)测评自我效能感,问卷包含34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均为1~5分,采取正向积分法,包括强烈情绪唤起(共8个条目,8~40分)、天气与环境(共6个条目,6~30分)、负面影响(共12个条目,12~60分)、躯体努力(共5个条目,5~25分)和行为冒险因素(共3个条目,3~15分)5个领域,自我效能感与分数的关系是正相关。利用舒适状况量表(GCQ)测评护理舒适度,包括心理、社会、生理、精神4个维度,共30个项目,每项采用4级评分法,共计120分。<60分记录为低度舒适;60~90分记录为中度舒适;>90分记录为高度舒适;舒适度=(中度舒适例数+高度舒适例数)/总例数×100.00%。利用自制调查问卷测评护理满意度,包括健康宣教、呼吸锻炼指导、服务态度与心理疏导,共计100分,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满意为61~9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护理舒适度对比

A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6.23%,B组为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舒适度对比[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B组为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COPD是相对频发的呼吸系统病症,高发群体是老年人,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3-4]。除此之外,应该配合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拉近医患、护患间距离,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COPD稳定期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肺功能未彻底恢复,此时加用护理干预可以保证远期疗效[6-7]。健康信念模式是最新型的护理理念,其要求护理措施需高度符合临床实际和患者现状,根据个体差异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8]。其护理目标是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认知度,主动配合相关操作,约束其生活行为,严格坚持规律性呼吸功能训练和科学饮食,主动规避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9-10]。健康信念模式可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危险性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进而使患者主动戒除不良习惯,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用药,可督促其养成健康行为,并明确行为改变期间的困难性,积极调整心态,最终坚定改变行为的自我信念。其主要用于慢性病的长期性管理,可以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配合度,因此干预效果更为理想。其中健康信念的建立基础是动机理论以及价值期望理论等,目的是转变患者的健康态度,使其明确疾病治疗的价值,通过知识讲座形式可以全面建立其健康信念。行动的意向或是线索干预可以使患者认识到不良行为的风险性,进而主动进行呼吸训练,并能通过心理疏导调节其情绪。分析影响及制约因素后,可明确影响病情的危险因素,而后制订饮食与心理干预措施,强调内外因素对于信念的影响,最终转变其行为。

护理后,A组的强烈情绪唤起评分(32.48±6.11)分高于B组(28.47±6.08)分;天气与环境评分(23.69±4.08)分高于B组(20.03±4.01)分;负面影响评分(45.81±5.92)分高于B组(41.34±5.86)分;躯体努力评分(17.85±3.46)分高于B组(15.02±3.41)分;行为冒险因素评分(12.99±2.07)分高于B组(11.02±2.03)分(P<0.05)。说明健康信念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原因是健康理念模式可以使患者全方位认识到自身病情,明确健康行为对于疾病转归的积极意义[11]。该项护理的重点是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坚定其治疗信念,进而使其主动规范自身行为,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12]。A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6.23%,高于B组80.39%(P<0.05)。说明健康信念模式可以优化患者的护理感受,原因是该项护理注重老年患者的性格与心理特点,所有措施均具有个性化特征,且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饮食喜好等情况灵活调整方案,患者的舒适度更高[13]。A组护理满意度为98.11%,高于B组84.31%(P<0.05)。与孟令芝[14]研究结果[试验组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35%(P<0.05)]基本一致。说明该研究可信度较高,可以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论支持。健康理念模式的护理计划相对完整和细致,可以使患者了解病因、疾病进展与发病机制,具备一定的自护技能[15]。加之护理人员的鼓励和家属陪伴,能够提升其康复信心,间接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6]。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可作为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其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护理舒适度与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稳定期舒适度条目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两种舒适度指数在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大陆集团卫星摄像头通过智能互联提升驾驶安全性与舒适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