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1-11-27缪素红张静

系统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研究组

缪素红,张静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1100

严重创伤患者大多伤情危重,失血量大,输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异体输血非常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还会可能感染某些细胞相关病毒,加之反复输注含有异体白细胞的血液会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抗体,致使非溶血性输血发热[1]。在临床中,白细胞过滤器能够过滤掉超过99%的白细胞,减少输血反应,但白细胞也是人体主要免疫与炎症细胞,有关研究[2]显示,血制品、血浆、白细胞中积累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而关于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与炎症因子影响的报道还比较少。为此,该文以在该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组别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入选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严重创伤;②无感染史;③知晓研究目的,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免疫性疾病;③近2周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参照组30例患者中,年龄24~90岁,平均(59.86±4.67)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研究组30例患者中,年龄25~89岁,平均(59.45±4.81)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滴注,剂量

500 mL,之后根据患者失血量予以输血,参照组患者予以输悬浮红细胞,研究组患者予以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输血前后免疫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操作如下:采集患者输血前后肘静脉血8 mL,静置30 min后予以离心处理,转速为2 000 r/min,时间为15 min,分离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对比

与输血前比较,参照组输血后7 d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降低,且参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对比(±s)

?

2.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与输血前相比,两组输血后1 d的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7 d,参照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研究组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7 d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输血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对比[(±s),pg/mL]

表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对比[(±s),pg/mL]

注:与输血前比较,a P<0.05;与同时段参照组比较,b P<0.05;与输血后1 d比较,c P<0.05

?

3 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因为失血量比较大,急需予以输血治疗,以此为机体组织提供足够的氧,确保重要器官的耗氧量,加快损伤器官组织恢复[3]。在输血治疗中,为了有效利用血液制品,现今多采用成分输血,以往输血治疗时均直接输注红细胞,没有过滤白细胞,所以,在供应血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输血后易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抗体,引发一系列反应,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4]。为此,在输血治疗中,现今多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以此减少白细胞数量,提高输血安全性[5]。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可通过检验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判断机体免疫状态。在成熟T细胞表面广泛分布着CD3+,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能够以非共价键和抗原受体结合,形成抗原受体-CD3+复合受体分子。CD4+可生成淋巴因子,如果机体CD4+含量减少,就会影响淋巴因子生成。在免疫应答活动中,CD4+、CD8+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动态平衡,一旦打破此动态平衡,就会降低机体免疫力[6-7]。该文研究表明:与输血前比较,参照组输血后7 d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降低,且参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此结果与相关文献[8-9]的报道基本相符,由此说明,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IL-6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活性,促进B细胞抗体形成,提高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同时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有效增强炎性细胞活性,促使细胞渗出与趋化,进而抑制与排除细菌[10]。TNF-α的生物学活性非常强,在免疫应答、炎性反应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1]。除此之外,TNF-α能够协同其他生物活性因子,达到抗感染的效果。该文研究表明:研究组输血后CD3+、CD4+、CD8+、CD4+/CD8+分 别 为 (47.45±6.56)%、(22.56±4.56)%、(22.89±4.78)%、(0.98±0.12),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输血后7 d的IL-6、TNF-α水平分别为(263.45±26.67)pg/mL、(3.65±0.76)pg/mL,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数据如下:第1组(输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后CD3+、CD4+、CD8+、CD4+/CD8+分 别 为 (48.3±13.2)%、(22.7±8.7)%、(22.3±7.9)%、(1.09±0.57),明显高于第2组(输全血)(P<0.05);第1组输血后7 d的IL-6、TNF-α水 平 分 别 为 (264.6±52.5)pg/mL、(3.64±1.05)pg/mL,明显高于第2组(P<0.05)[12]。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患者予以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能够有效延缓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白细胞红细胞研究组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