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的研究

2021-11-27刘利敏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显著性心理健康

沈 松 刘利敏 杜 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

新冠疫情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在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并及时印发了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教育部第一时间组织全国各高校心理工作者针对疫情下的高校师生开展心理援助活动。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都在指向一个方向,疫情之下的社会民众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疫情之下,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面对新的病毒,不知所措,担心自己被感染,如果出现轻微身体异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患病,特别害怕和恐慌。那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疑病症状、恐慌症状、强迫症状以及情绪低落症状[1]。为了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我们采取问卷数据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对社会疫情的关注程度、常见的心理状况以及影响睡眠质量的若干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疫情关注度的调查发现,72.58%的同学对于疫情的发展是比较关注的,他们都是已经受到疫情的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主观反应,同时也说明我们的调查对象是符合要求的。通过调查发现疫情确实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发现有将近10%的学生因疫情而产生不同程度和类别的心理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为焦虑、情绪低落、恐慌等症状。

一、影响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

目前对于睡眠质量的调查量表有13种[2],主要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阿森斯失眠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睡眠信念与态度、Epworth嗜睡评分、斯坦福嗜睡量表、柏林量表、STOP和Stop-bang量表、清晨夜晚型量表、慕尼黑时间型量表、国际不宁腿评分、REM睡眠行为异常筛查量表、梅奥睡眠量表。综合上述13种量表,本调查问卷采取的是认可度相对较高的共性指标主观睡眠质量评估指数。其中主观评估很好和较好是睡眠质量未受到影响的群体,较差和很差为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群体。经过调查963人认为疫情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在这部分人群中有264人同时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二、模型构建

为了了解疫情之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是否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我们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其中因变量为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自变量为性别、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疑病症状、恐慌症状、强迫症状以及情绪低落症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数值进行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显著性>0.4,说明模型构建拟合度较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观测值。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性别的显著性小于0.05,所以男性在同样条件下相对女性而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男性是女性的1.713倍。不同的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其中焦虑症状的显著性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焦虑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患有焦虑症状的学生是不患焦虑症状学生的1.94倍。抑郁症状的显著性明显,由此可看出,抑郁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患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不患抑郁症状的1.789倍。疑病症状的显著性大于0.05,因此疑病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显著性不明显,也可以说疑病症状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影响。恐慌症状的显著性不明显,因此恐慌症状患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恐慌症状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强迫症状的显著性指数明显,由此可以推出,强迫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显著,患有强迫症状的患者是不患强迫症状患者的0.379倍,也就是说不患强迫症患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更大,不患强迫症患者是患强迫症患者的2.6倍。情绪低落症状显著性明显,由分析模型可以看出,患有情绪低落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患有情绪低落症状是不患情绪低落症状的1.979倍。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疫情环境之下,男性睡眠质量相对女性而言更容易受到影响。不同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就影响显著性而言,焦虑症状>情绪低落症状>抑郁症状>是否患有强迫症。恐慌症状和疑病症状对睡眠质量而言没有明显的显著影响。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大一学生:

在样本数据里面将大一的学生数据进行模型构建,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数值进行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显著性>0.4,说明模型构建拟合度较好,样本数据较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观测值。

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焦虑症状、情绪低落症状是显著性明显,有焦虑症状患者是没有焦虑症状的1.623倍,有情绪低落症状是没有情绪低落症状的2.074倍。抑郁症状、疑病症状、恐慌症状、强迫症状对睡眠质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大二学生:

在样本数据里面将大二的学生数据进行模型构建,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数值进行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显著性明显,说明模型构建拟合度较好,样本数据较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观测值。

对大二学生而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焦虑症状显著,患有焦虑症状是不患焦虑症状的2.7倍。抑郁症状、疑病症状、恐慌症状、强迫症状、情绪低落症状对睡眠质量影响不显著,或者说不能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大三学生:

在样本数据里面将大三的学生数据进行模型构建,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数值进行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显著性>0.4,说明模型构建拟合度较好,样本数据较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观测值。

对大三学生而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抑郁症状和情绪低落症状的显著性明显,患有抑郁症状是不患抑郁症状患者的2.897倍,患有情绪低落症状的是不患情绪低落症状患者的2.157倍。焦虑症状、疑病症状、恐慌症状、强迫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对策

疫情影响之下的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况,这些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睡眠质量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基础,因此科学的认识、有效地引导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3]。大一学生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焦虑症状、情绪低落症状是显著性明显,对大二学生而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焦虑症状显著,对大三学生而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抑郁症状和情绪低落症状的显著性明显,针对以上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有焦虑症状学生的缓解,可调整心态来化解。增加自信,去除自卑心理。面对焦虑时候,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心,学校开设相关增强自信类的课程,学生充满自信自然焦虑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及时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大学生科学认识疫情,学习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引导学生关注官方报道,避免高频率浏览疫情信息,减小心理压力。教会学生学会宽容、感恩。和朋友交往时候要做到求同存异。要学会积极和他人交往,习惯于主动与人交往。不抱怨麻烦,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可能多帮助身边的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人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通过简单的娱乐项目,比如:美妙的音乐、丰盛的晚餐等等。

情绪低落症状缓解:运动是缓解情绪低落的很好方法,它不仅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还能让郁闷的情绪得到发泄。提高社交能力也是缓解情绪低落的良好方法,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尝试和朋友能一起逛街、旅游、看电影等多种方式都可以,甚至去聊一些八卦的趣闻,都是能够很好缓解情绪低落的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很好缓解学生的情绪状况,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满足不同兴趣大学生的需求。例如开展心理征文比赛、素质拓展运动、心理漫画展阅、心理微视频制作等创新性活动。

抑郁症状缓解:很多抑郁的同学很大的原因不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引导他、开导他,让他看到事情的本质,从思想上去解放他,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他轻松地面对生活,形成阳光的心态,那么抑郁就会渐渐消去。抑郁的学生我们要观察他的生活习惯,是否有不良的生活方式,从细节上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改变他。比如引导学生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避免暴饮暴食,不熬夜生活作息合理化,积极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建议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全面的心理健康防护网,每个家庭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孩子,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格发展、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和教育,并努力构建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4]。学校必须全员全程全方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者。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合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积极倡导朋辈辅导、心连心、点对点、一对一的交流。

对于学生个人要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修复,自我成长,从而提高抗压能力。当我们的心理状况出现异常的时候,可通过科学的方式及途径释放我们内心的压力和情绪,如唱流行歌曲、采取适量的运动、聆听轻音乐、有规律的心理训练等方式,从而转移我们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提高我们的应激反应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当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临危不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显著性心理健康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心理健康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一例因学校适应困难致焦虑情绪的心理问题案例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废墟旁的麦田
本期导读
读来读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