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究
——以沈阳市化工学校制冷专业与H集团合作为例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沈阳市校企岗位

刘 生

(沈阳市化工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沈阳市化工学校与H集团共同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一是校企双方基于相互充分的交流、了解,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都将自身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跳出自我谋划发展的老路,共同致力于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的局面。二是着眼互联工厂技术前沿,进行产学需求对接,企业投入产品实物和设计方案,提供企业岗位作业流程、作业规范、技术标准、所需设备设施及原辅材料情况等资料,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负责对应课程开发,共同构建“双创实训中心”,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编写配套教材、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手册,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共同打造一流品牌专业。三是双方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一、实施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沈阳市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及教育部首批现代学体制试点学校。基于行业办学背景,学校较早意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的战略意义,是国内最早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的职业学校,中国教育报、中国化工报等媒体曾给予积极报道,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学校只有密切校企合作,才能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多年来,沈阳市化工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努力构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按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沈阳市化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为互联工厂孵化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知识型员工。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不断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开辟新的渠道,以保证学生优质就业。目前学校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合作关系,与H集团的合作尤为突出,自2012年5月为H集团输送59名实习生开始,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校企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合作的深入,2013年和2014年校企双方分别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共建立12个H集团订单班,总人数达480余人,2015年4月,校企双方继续签订了订单协议,订单班6个总人数240余人,6个订单班中5个为普通订单班,1个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即国内的首个“H精英班”,双方致力于将“H精英班”打造成培养H精英员工的摇篮。

近年来沈阳市化工学校共为H集团输送毕业生1200余人,与H集团建立的订单培养合作模式一方面带动了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达到了双赢。2015年4月16日H集团690工厂人力资源总监代表H集团授予沈阳市化工学校“H集团人才培养基地”,并赠送“精英学子学艺精,校企合作创新篇”锦旗。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建立校企协同发展模式

2015年,H集团在学校设立了国内首个“H精英班”,双方联合培养H集团关键岗位班组长类人才。其中,文化基础课程由学校负责,通用岗位技能在双方共同投资(H集团投资25万元、学校投资3万元)实训室完成,实训指导教师由双方共同组成的团队承担。企业文化、团队管理等课程则由企业通过远程网络方式进行。综合实训、实习由企业组织学生分别在H集团的沈阳生产基地和合肥生产基地完成。该“精英班”一方面满足了H集团为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所实施的储备精英员工的人才战略,另一方面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立由企业决策领导、学校主管校长、任课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双方重大事项的决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则,任命教学管理委员会及学生管理委员负责人,审定实施教学计划及考核方案;组建由企业技术人员代表、学校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按照企业岗位生产技术要求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拟定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建立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学校学生管理人员组成的学生管理委员会,确定班主任人选,负责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

(二)创新校企合作内容

学校与H集团依照各自的资源优势及需要,采取“贴紧靠实,捆绑发展”“项目为王”的举措,确保双方的合作内容能落地生根。一是共同举办“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精品课程、联合授课等途径,打造两个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二是学生管理实行“双身份”模式,学生具有企业员工与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三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着眼H互联工厂发展战略,进行产业需求对接,采取企业主导、学校参与的方式,共同编制岗位技能标准和历练培育方案;四是共同开发精品课程。企业负责提供企业岗位作业流程、作业规范、技术标准、所需设备设施及原辅材料情况等资料,学校据此负责进行对应的课程开发,共同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编写配套教材、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手册,建设国家精英课程。五是在学校建设S-CENTER实训中心(校企融合双创基地)。企业投入产品实物和设计方案,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建设一个H产品展示与拆装实训室;六是共同探索“双阶段”教学模式。学校负责完成学生在学校进行的文化基础课及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完成在企业进行的课程学习。双方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主要包括在学校建立智慧教室,通过互联网直播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远程互动教学。建立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七是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孵化基地。企业选派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学校,成立“H集团首席技师工作室(H集团工匠工作室)”,指导和培训学校的教师,为学校开设“H集团企业文化”“H集团管理之路”等具有H集团企业特征的培训课程。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参与智能制造项目开发,以及产品生产、质量管控、工艺技术攻关。科研成果产权归校企双方共同所有,并对成果进行推广。

(三)创建“双创”实训基地

学校与H集团根据国家提出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发展战略,共同投资在学校创建“双创”实训基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创”基地主要由安全体验、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产品组装训练、岗位模拟训练等5个模块组成。其中,安全文化体验模块通过医疗急救用品的展示以及心肺复苏体验、安全生产案例视频、VR安全体验等设备模拟火灾、触电、烫伤、机械伤害等场景,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生产规范,增加安全防患的意识及掌握急救技能;基本能力训练模块融合了瞬时记忆、图案拼图、套弯管、双手稳定仪、双手协调仪、翻转魔方、快速分牌、连续写数字8项基本能力测试训练工装,以全面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逻辑推理及肢体协调等基本动手能力;产品组装训练模块涵盖了企业30余种典型产品组件实物、组装流程及技术标准,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融合与对接;岗位模拟训练模块高度还原了企业生产线中的紧固、插接、粘贴三大岗位工作情景,使得教学过程贴近生产环境,让学生近距离体验真实环境中产品的生产流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智能制造生产模块综合了液压气动控制技术、机械传动、传感器等技术,具有搬运,物料分拣,视觉识别,物料加工等功能,充分体现了现代互联工厂的技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奠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四)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从企业生产实际和专业教学角度出发,基于有效性,形式多样,通过参与产学研项目的设计研究,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运用自身教材编制技能制作项目的培训手册(或教学教材),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学校与企业共同选派“H集团精品班”教师,形成优势互补的组合师资团队。有计划地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进行锻炼,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是建立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更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考核方法。学校采取考试、提交项目成果与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企业采取“通关”的方法对学生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进行考查评价。

综上所述,H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令人钦佩。沈阳市化工学校是国家示范性学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办学水平有目共睹。双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下,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也为H集团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双方在校企合作机制、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实现更多创新,促进了校企“双元”育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依次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企业跟岗训练、企业顶岗综合实习这三个递进式阶段的岗位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了工龄计算、薪酬待遇、社保费用、奖励条款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四个落实”,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缓解了招生困难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学生与员工、学习与工作、课程与岗位、教师与师傅、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五个融合”,实现了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沈阳市校企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