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密三角高程跨江水准测量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2021-11-26

福建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差水准测量棱镜

范 江

(福州市勘测院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福州至长乐机场轨道交通工程F1线全长62.32 km,采用地下敷设、高架、山岭隧道方式,共设15座车站。为施工建设需要,需进行全线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测量工作。项目水准路线涉及跨江测量,若采用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方式,需由螺洲大桥跨越乌龙江近1 km长的江面。该桥为福州南的进出城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将造成桥面产生较大震动。且采用几何水准法,螺洲大桥跨越距离较长,数据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精度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站仪的发展,尤其具有自动识别、照准目标、高精度测角和测距的自动照准全站仪不断涌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传统的高等级水准测量,已成为可能[1]。

1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两台高精度智能全站仪,同时对向观测,跨江高程按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S为跨江边的水平距离,σ为垂直角,i为仪器高,v为棱镜高,R为地球曲率半径,k为大气折光系数。

假设|σ1|≈|σ2|且为小角度时,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式(1)对向观测高差精度估算如下:

(2)

式中,ms为测距中误差,ms为垂直角测角中误差,mi为仪器高测量中误差,mv为棱镜高测量中误差,mk为对向观测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差值中误差。

由式(2)可知,对向高差精度主要受测距误差、垂直角测角误差、仪器高及棱镜高量测误差、大气垂直折光误差影响。

1.1 测距误差

根据公式测距误差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现代高精度全站仪测距精度较高,故跨江水准中,合理控制垂直角的范围,可有效减弱测距误差对跨江高差的影响。因此,测距误差对跨江高差精度的影响不占主要地位。

1.2 垂直角测角误差

垂直角测角误差对跨江高差精度的影响远大于测距误差,且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为跨江测量中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因此,跨江水准测量中有条件情况下,应尽量缩短跨江水准观测距离。

1.3 仪器高及棱镜高量测误差

仪器高及棱镜高量测误差不受观测距离及观测角度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控制较为容易。因此,该误差是非跨江水准的主要误差来源。

1.4 大气垂直折光误差

大气垂直折光误差受跨江边跨越区域地形分布、气温变化、水面上方气流条件等外界因素影响严重,影响因素复杂,一般难以定量获取。因此,该误差一直为跨江水准测量主要误差来源之一。

综上,跨江水准测量中,垂直角测角误差及大气垂直折光误差为主要误差来源。前者可通过提高仪器测角精度、增加观测测回数、优化观测方法等措施对误差影响进行削弱[2]。后者由于大气垂直折光误差难以用数学模型精确表达,可采用同时对向观测、缩短对向边观测时长等措施[3],尽量保证对向边观测视线近似性,通过对向边高差均值,对垂直折光误差进行削弱。

2 改进的三角高程观测方案

传统的跨江三角高程测量方式,根据规范要求,需布设成大地四边形,两岸需埋设4个固定点[4]。观测4条跨江对向边可构成3个独立闭合环,具有检核条件多的优点,但因其观测图形复杂,导致一个时段观测时间长、工作量大、观测程序繁琐等问题。因此,针对短距离(1 km内)的跨江水准工程应用,随着当前仪器精度、ATR自动照准精度的提高,可采用大地四边形布点,线性高程传递的方式,只需布设两个固定点,从对向观测时间、同步性、气候条件要求等方面,对传统四边形法进行优化,使观测程序在极大程度得到简化。观测方案具体如下。

2.1 测点布设

图1 跨江水准测点布设示意图

2.2 观测实施

天气条件是影响跨海三角高程测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尽量选择能见度高的晴朗天气,水汽较少,全天气象条件稳定的时候进行观测。为保证观测成果合格,对于竖直角规定同一测回盘左盘右均读两次数,双读数之间限差1″,指标差测回互差4″,竖直角测回互差4″。

2.3 水准点观测

在水准点S1、S2上架设同一徕卡棱镜对中杆,使杆底与水准点接触良好。此观测过程可省略仪器与棱镜量测。2台测量机器人分别架设在Y1、Y2处,使用ATR模式对同侧水准点处,对中杆每个时段观测2组4测回数据,记录距离和竖直角。

2.4 棱镜点观测

分别于L1、L2上架设徕卡脚架,放置棱镜整平,使用ATR模式,对同侧棱镜点每个时段观测2组4测回数据,记录距离和竖直角。由于观测线路为偶数边,且控制始末位置高程一致,可不量测仪器高及棱镜高,消除仪器与棱镜量测误差。

2.5 对向边观测

用两台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分别架设在Y1、Y2进行同时对向观测,分上、下午两个时段观测,每个时段进行4组8测回观测,对向观测严格进行同步观测。每组观测同时开始,对向边观测结束时候间隔控制在5 min内。

通过以上步骤即一个往测完成,为避免系统误差的影响,将两台测量机器人互换后,再用同样的步骤进行返测。

3 福州地铁F1线精密三角高程跨江水准测量的应用

3.1 项目概述

福州地铁F1线路系全线高程控制网。本项目水准路线涉及帝封江站至祥谦站高架段,跨越乌龙江、龙祥岛。由于螺洲大桥较长,采用几何水准测量需绕行离线路较远的桥梁,可能带来更大的误差,累计及工作量也将显著增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高精度自动化全站仪(Leica TS60),实施精密三角高程法跨乌龙江水准测量,并选择几何水准绕行跨乌龙江复线桥,对跨江水准观测数据进行检核。

经过现场实地踏勘,选择线路附近乌龙江相对窄处,在南北两岸各布设两个临时水准点S1、S2作为三角高程传递点,两个设站点Y1、Y2和两个中间棱镜点L1、L2,如图2所示。Y1~S1的距离为9.57 m,Y2~S2的距离为9.56 m,Y1~L1的距离为7.11 m,Y2~L2的距离为7.35 m,Y1~L2的距离为900.76 m,Y2~L1的距离为894.12 m,并分别通过南北岸附近的水准点5S29、KS17,通过几何水准将高程传递到临时水准点S1、S2上,具体测点布设如图2所示。则S1、S2按如下公式进行高差计算:

图2 螺洲大桥跨江水准测点布设示意图

HS1-S2=HS1-Y1+HY1-L1+HL1-Y2+HY2-22

HS2-S1=HS2-Y2+HY2-L2+HL2-Y1+HY1-21

3.2 数据分析

项目在对跨江边进行往返观测,往返测数据均在不同时段对向观测8组数据,往返测高差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高差观测数据

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水准测量精度指标主要由每千米高差中误差,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等进行反映。

(1)每千米高差中误差中误差

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误差限差MW取2 mm,跨江边长度为L,则高差测量中误差为:

由于本项目往返测对向边进行8组测量,则每组测量高差中误差限差为:

则往返测各组之间限差取1倍中误差为:

本项目测量中,长度取923.78 m,计算各限差与实际值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高差中误差分析表 mm

(2)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表3 跨江水准与几何水准高差往返测比较分析表

(3)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表4 跨江水准与几何水准高差比较分析表

高差中误差反映数据整体观测精度,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反映观测成果内符合精度,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反映观测成果外符合精度。综上数据可知,本文跨江水准方法各项指标均满足二等水准精度要求。

4 结语

本文在规范基础上,提出大地四边形布点,线性高程传递的跨江传递方案,并选用高精度的自动化全站仪进行严格高度对称的对向观测,能较大程度地消除球气差,改善观测精度。通过福州地铁F1线路工程实例,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完全满足二等水准精度要求,且观测流程简单,操作便利,可提高工程施测效率。

猜你喜欢

高差水准测量棱镜
通过法律、机器人和社会的棱镜与人工智能共生
高差影响下的城镇燃气管道水力计算简化公式
框架结构梁板面钢筋叠合产生的高差问题探讨
大棱镜温泉
浅谈商业景观设计思路
水晶棱镜
三四等水准测量教学的测站图示法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及数据分析探讨
地形高差较大的别墅区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测量需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