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流万转话绞胎

2021-11-25海青

东方收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院纹理纹饰

海青

绞胎器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称作绞胎或绞泥。做法是把深色和白色两种胎泥绞切片叠摞在一起,后根据对器物的设计构思,通过绞揉拉伸等手法使坯料呈现流淌回轉等艺术效果。以这样的坯料为材料,经拉坯成型或放到刻好形体的陶范中挤压成型。柔软的色泥扭曲掺和,出现类似树木年轮或大理石般千流万转的纹理,再罩淡黄釉或绿釉、透明釉等,经800—900°C低温烧成。

绞胎器,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仅制作碗、盘、杯、钵、枕等小型生活器皿。但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也出土过绞胎三彩骑马俑这样的复杂异形器。

绞胎的工艺制法有全绞胎、半绞胎与局部镶嵌绞胎三种。

最早出现的是全绞胎。这种制法多是以两种不同颜色的绞泥糅合后整体模压或拉坯成型,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表里如一的纹理特征。这种全绞胎器又被称作“透花瓷”。如山西博物院藏唐三彩绞胎枕(图1)。

此件三彩绞胎枕高5.4、长11.1、宽9.4厘米。1979年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郊区。枕近方形,棱角分明,器型小巧。以棕白二色泥料绞胎装饰,从边缘小磕处,可以看到胎体内部也有绞胎纹理,可知是全绞胎器。从边缘的拼接痕来看,应是把六片碾压平整过的绞料切割后拼接成型。绞胎外罩透明釉,器身装饰有条纹状三彩。枕底面有三个细小支烧痕。

此件小枕,运用了全绞胎及三彩两种装饰手法。与此件枕类似的器物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三彩绞胎枕;出土于江苏新沂市炮车乡,现藏于徐州市博物馆的唐三彩绞胎枕;在巩义黄冶窑的调查中,外施三彩的绞胎枕标本也有发现。三彩器盛行于唐开元年间,而从纪年墓考古资料来看,绞胎工艺至迟出现于7世纪末。刘涛先生认为,三彩与绞胎曾在同一时间、同一窑场(如巩县窑)、甚至同一器物上出现。这似可证实二者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全绞胎需整体用绞,工艺复杂费时,且容易浪费泥料。于是半绞胎器应运而生。如山西博物院藏唐绿釉绞胎枕(图2)。

此件绞胎枕,长13.6、宽8.2、高7.5厘米。1993年山西省朔州市西站唐墓M5出土。体型小巧,不适合日常使用,应是明器。其形为圆角长方形,器表绞棕白二色泥料,底部为白色胎体,但在底部边缘仍可见薄薄绞痕。绞胎外罩绿釉,底未施釉。绞胎纹理宛如木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关于半绞胎的制作方法普遍流行“贴片说”,即将绞泥削成薄片,贴在坯体之上。但从山西博物院藏这件半绞胎器来看,纹饰流淌自然,完全看不到贴片间的衔接痕。笔者更认同一位收藏者对该工艺流程的认识:“先将切割得非常薄的大块绞胎泥片敷贴在模具腔内,压实,形成一层薄薄的绞胎泥层。铺满修整之后,再将单色陶泥铺加在绞胎泥层上,然后用手指把陶泥按压抹匀。这样才能保证胎体表面细密的绞胎泥线清晰顺畅。”

关于纹理,孙机先生认为这样犹如木纹的装饰,其匠意与一类特殊的木器——瘿器有关。我国古代很重视木材的纹理美,瘿是木材病变后的状态,古人取瘿瘤,截以为器,称为瘿器。而这种绞胎器则是效仿瘿器之属。

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和市场需要,又出现了局部镶嵌绞胎。其制作原理是把绞料碾压、切片,然后与坯体贴合。它更注重图案化,把一片片团花状绞片按规律镶嵌在胎体上,极具装饰性。这种局部镶嵌绞胎往往与其他装饰手法结合使用。如山西博物院藏唐绞胎三足盘(图3)。

此绞胎三足盘,高2.8、口径12.5厘米。板沿,浅腹,下有三足。绞白、褐两色胎。口缘一周为条纹状。盘心装饰不规则的团花图案,外罩黄色透明釉。盘底三足以白色胎泥另做后与盘身黏结。

从口沿断裂处可以看出整器采用了全绞胎装饰,但盘心及盘底的团花纹则是运用了局部镶嵌绞胎的制法贴于绞胎之上,随后修胎磨平,以形成平整的花样。

杨静荣先生认为绞胎实际上是仿制漆器中的一个独特品种——犀皮漆器。有学者根据这一论断更深一步作出探讨,认为像这样的绞胎团花镶嵌与一种犀皮漆烟袋杆制法工艺类似,其制法据说是先“打捻”,之后用两种颜色的漆相间地涂在每个凸起的尖端顶上,之后通体上多层漆,最后用磨石及炭打磨,形成一圈圈的团花装饰。由此推断绞胎与犀皮工艺或有互相借鉴的关系。

宋金时期是绞胎器大发展时期,生产规模也在扩大。河南巩义芝田窑、武修当阳峪窑、焦作矿山窑及山东淄博窑等均有烧造。集宁路与燕家梁遗址也有较多绞胎器出土。在山西,绞胎器标本多发现于榆次孟家井窑。器型以生活类小型用具为主流,碗盘类口沿多有一周“白覆轮”装饰。绞胎外多罩高温透明釉,而非黄釉或绿釉。纹饰上也变得多样化。除木纹、团花纹外,还新出现了羽毛纹、麦穗纹、鱼鳞纹等纹饰。如山西博物院现存有一件金代绞胎盘(图4)。

此绞胎盘,高2.3、口径18.3、底径13.3厘米,1992年出土于山西省汾阳杏花村酒厂。该盘敞口,斜折沿,浅腹,平底,近底处刮削一周,露出内里纹理,确认为全绞胎器。釉色白中微泛黄,有稀疏小棕眼。口沿有“白覆轮”一周。胎为白和深褐两色相绞,呈螺旋状分布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外底绞胎触感凹凸明显,绞痕凌厉。与孟家井窑出土标本特征如出一辙。结合胎釉特征,应是孟家井窑产品无疑。

与此件绞胎盘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现藏于汾阳市博物馆的绞胎盏。同样是口沿为“白覆轮”全绞胎器。绞胎形成的纹饰呈弧形向上的麦穗状。有学者认为,这样弧曲的绞胎纹饰与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一件地中海东岸地区的绞花玻璃器上的纹饰类似,推定绞胎器的匠意或来自玻璃器,即“西方传入”说。再,这件器物与山西大同金代徐龟墓出土的一件绞胎钵几近一致。因此,这三件绞胎器应该同出自金代山西榆次孟家井窑。

由于绞胎工艺费时费力,且工艺复杂。再者,元代以降,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釉、彩装饰陶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逐渐取代了胎装饰陶瓷,成为了主流。元代绞胎工艺开始衰落,明清时期几乎绝迹。

绞胎以其独特而又富有变化的胎理特征、别具一格的装饰方式,展现出另具匠心的艺术风貌。由于绞胎瓷的烧制方法独特且复杂,现存世量并不多。且绞胎器因其工艺呈现出的千流万转的纹理,使得每件器物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更增添了它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

猜你喜欢

博物院纹理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肺纹理增多是病吗?
视觉
童梦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