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近取譬: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2021-11-25邹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

邹婕

摘 要:能近取譬是孔子提出的实行仁德的方法,用以培养德行兼备的君子,此后,孟子在阐释为人为政的道理时也常采用能近取譬的方法。该方法对于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有启发意义,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如对其进行巧妙运用,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

关键词:能近取譬 中学语文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56

《诗经》常用兴的表现手法,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引譬连类,指援引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譬”即譬喻。儒家学者尚《诗经》,孔子就善于通过“取譬”来启发学生,以达到培养君子的目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从孔子仁爱思想的角度阐释,能近取譬是“忠”道,包含着“爱人”的内涵,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办法,是实行仁德的途径。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孟子亦长于取譬,以精妙的比喻艺术表达仁爱治世的道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如何运用能近取譬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一、如何理解能近取譬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扩充善端,让学生顺应善之本性,摒除恶之本习。在语文教育中,学习者需要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以水到渠成的形式自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譬”能够让学生获得推理价值和审美体验。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故君子之教喻也。”学生能做到将所学事理举一反三,才能“成器”“知道”。能近取譬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类推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懂作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共情的方法,从而悟道、明理、尽善。

二、为何要在德育中运用能近取譬的方法

现代语文课堂德育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通常表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态度,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德育渗透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比较机械,教师往往受既定目标限制,课堂上缺少随机应变。在语文课堂上,常见的情况就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过文本之后,以小结语的方式总结文章主旨。当学生还停留在文本解读的浅层次时,教师仅以总结性的话语概括主题思想,导致学生并未真正与文本展开深入的交流,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

从灵活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来看,能近取譬的方法对于语文教师展开德育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孟子在阐述生与义的关系时,以鱼与熊掌作比,说明“二者不能得兼”时应舍生取义的道理。在证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时,他又举出楚人学齐语的例子。将抽象的思想生活化,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學生自身也能从丰富的生活经历中发掘事例,让课堂的德育过程更加灵活。

三、如何在德育过程中使用能近取譬的方法

滴水之施当有满池之量,语文教师在运用能近取譬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首先自己必须掌握大量的德育素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融会贯通,恰到好处地在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完成感性体验,“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德育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在使用能近取譬的方法时需要加以注意的技巧。

1.言近而旨远

孔子反对教师把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需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进行学习。若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很重要。“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课堂语言切忌艰深晦涩,在德育过程中尤甚。

语文教师是教育者,也是语言文字工作者,要运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把文本中对青少年儿童成长有利的思想意识观念传达给学生,抛弃抽象、枯燥的语言,避开空洞、乏味的说教。

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直接体会到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内心的自责懊悔,母亲对史铁生的爱,为了强化文章对学生情感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教师要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词句,但在理解“好好儿活”和北海盛开的菊花之间的关联时,学生与作者的心境是存在隔膜的,并不能立时理解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教师可在此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对于秋天的差异化理解决定了这篇文章题目的意义所在。先让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描写秋天的诗句,注意到秋天本身给人带来的凄清的感受,再通过朗读文中描写北海菊花的句子,感受菊花盛开时的泼泼洒洒。最后,教师出示“好好儿活就是像菊花一样,即使面对恶劣的环境,依然活得______”的句子,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体会填空,学生很容易得出“精彩”“自在”“灿烂”等词语。教师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带领学生探析文本,在一个简单的句子补写练习中领会文章情感教学中难以把握的部分。达到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效果。

2.喻浅而意深

“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艺术在孟子这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喻做事的方向和方法不对,是“缘木求鱼”,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是“揠苗助长”,比喻毫无自知之明而讥笑他人,是“五十步笑百步”。这些看似浅显的比喻隐含着深刻的道理。

文学创作者在使用修辞手法时常用比喻,教师在阐释道理时也可以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恰当的比喻是画龙点睛,不当的比喻是画蛇添足,因此,教师在用比喻的方式进行德育时,要注意素材的取舍,取舍的标准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的教学重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程度、材料内涵的价值取向、教师个人的表述能力等等。

3.例真而情通

事例的真实、鲜活无疑是加强德育渗透效力的助推剂。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来看,教师在德育中可以选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本创作背景、生活事例来解释相应的道理。

《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距今已近百年,学生对文中出现的民国时期的月台、人物的衣着等都不甚了解。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作者父亲攀爬月台的不易来体会他对作者的关爱之情,就要补充介绍民国时月台的高度、朱自清父亲的身高等内容。此外,当时朱自清的家庭状况,他与父亲之间相处的经历,写作《背影》时父子二人所处的情境等,是基于时代差异对文章创作背景的补充,能填补学生解读文本时的空白。

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介绍自己熟知的历史上勤学苦读者的事迹,通过历史故事来加深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的方式,也是“取譬”的过程。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譬”是通过类推,假定自己与他人处于相似的情境,有类似的体验,从而理解对方的感情和心理。这在语文德育中即为共情。

这里再以《背影》的德育过程为例。教师首先请学生发现文本中父亲和朱自清行为上的矛盾,如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后来又“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朱自清在流泪以后赶紧擦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再让学生从这些内容当中体会父子之间难以表达的亲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类似与父母表达感情的经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同时又羞于表达,往往默记于心而不宣之于口。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引发学生产生共情的一步,当学生意识到朱自清也有与自己相似的一面时,他们更能理解这样看似矛盾的心情。

能近取譬的方法在语文德育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从其本身来看,它能让学生在更形象、通俗、委婉的语境中获得道德认知、树立道德意志,从当前社会的大环境背景来看,它以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真善美的理念,能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开展道德行为。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能近取譬的方法,启蒙养正,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思辨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黄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 杨琪《能近取譬:孔子成仁之教的方法论阐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3] 靳健《孔子、孟子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 詹丹《部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初中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

[5] 胡博越《〈孟子〉的譬喻探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2期。

[6](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