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企业GMP文件管理的常见问题

2021-11-24陆晨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制药企业问题

陆晨敏

摘要:做好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是目前制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GMP文件管理模式能够做到制药全过程的监督和把控,确保各环节作业的规范性、合理性,规范员工行为,维护药品的安全性。本文重点分析了GMP文件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旨在推进制药企业的良好运营。

关键词:制药企业;GMP文件管理;问题

随着药品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逐渐加大了药品监管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生产流程,保证药品出品的质量。GMP文件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模式,现被广泛应用在制药企业日常管理中,该模式能够从人员、材料、设备、质量、流程等多个角度对药品实行全面化把控,使药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不过因为GMP文件管理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应用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文就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1制药企业加强GMP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上行,人们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缺斤少两、粗制滥造,产品质量差,这不仅会降低人们对消费的信心,长此以往,企业也会失去口碑和信誉,阻碍企业的前行。为此,我国应加大对该类问题的重视力度,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把关,提高产品质量。GMP文件管理就是在该需求下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其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化的监督和管控,科学选择生产设备和材料,合理规划作业人员,完善生产流程,满足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优化产品质量,调动民众消费的积极性[1]。同时,在GMP文件管理推动下,能够加强企业各环节作业的合理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鉴于GMP文件管理的优势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中,其中以食品和制药产业应用最为频繁。GMP文件管理作用的发挥,可对制药产业展开实时化、全面化的监督和控制,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增大安全系数,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区域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气候变化越来越不稳定,再加上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人们感染疾病的概率逐渐增加。如今,大多数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这种情况,则会加剧疾病的感染,破坏人们的健康。而疾病的治疗和健康地保持少不了药物的辅助,但如果不能保证药品质量,势必会加剧对人们的危害,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增加人们的痛苦。为此,目前医疗行业发展中,逐渐加大了对药品的监管力度,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GMP管理作为规范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保证生产药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有效手段,对制药企业的发展乃至国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制药企业GMP管理的常见问题

在GMP文件颁布和实施后,药监部门加大改革和监管力度,与工商、质监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制药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对药品质量及安全展开全面化的检查和分析,净化药品市场,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在GMP文件的推动下,监管人员能力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更好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强制药部门药品生产的有效性、质量的安全性。且随着监管人员能力素质的提高,逐渐落实飞行检查的相关内容,保证药品生产前、中、后三个阶段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增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性。GMP文件管理可实现制药企业的全面化、标准化、科学化管控,解决以往管理中难以排除的问题,打破传统管理的束缚,为制药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过由于GMP文件落实时间不长,部门制药企业对于该文件内容还不是十分了解,在管理应用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优化和解决。很多制药企业发展水平有限,并没有成功向GMP管理过渡,领导对GMP管理的认识不足,无法正确的理解和掌握GMP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涵,在制药企业内部实施GMP管理困难无比。

3优化制药企业GMP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组织结构的诊断

GMP文件管理落实前提是开展GMP组织结构的诊断工作。GMP文件管理并不属于单一的工作内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以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优化和调整,保证GMP文件管理性能的科学落实,提高制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组织结构诊断中,可遵循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是初期诊断。明确需要调整的环节,确定调整范围;二是详细综合诊断。对各环节存在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专业的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和方案;三是专业诊断。利用专业化的手段对GMP管理体系中的具体问题实行专业化审视,从而获得专业的结论。在管理优化中,为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做到对症下药,而组织结构的诊断便是查症。

3.2明确规范标准,完善管理体系

制药企业若想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巩固自身实力,会不断尝试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这就需要明确的规范标准来维护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充分发挥技术功能优势,达到生产目标[2]。在GMP文件管理中,技术操作规范性、标准性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在落实管理工作中应根据现有要求,对操作标准加以确定,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药品生产质量。一方面要对操作方式予以统一,技术也需采用统一的操作方式,注重操作结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应确定规范标准,对操作予以约束和规范,加强管理的有效性。

3.3开展全方位管理和控制

全方位管理就是对药品生产的各個环节实行严格监督和把控。从初期的供应商选择、评估,到药品生产再到后期的售后服务,均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避免不合格情况的出现。在全方位管理中,不合格的供应商不予批准,不合格的物料、设备不允许进厂使用,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不合格工序要立即处理,在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且对参与人员予以严格把关,做好责任划分,彰显作业的规范性、可靠性,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此外,在GMP文件管理中,还应落实产品质量、人人有责的思想,以达成全方位管理目标。在质量管理原则中,“全员参与”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培养,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强化员工的GMP意识,更具责任感,为企业的持续改进作出贡献。

3.4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GMP文件管理的落实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为此,制药企业需做好GMP文件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文件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技能,深化质量意识,正确看待GMP文件管理,并给出合理的管控方案,提高制药企业内部运行质量。锻炼人员的操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减少意外问题的发生。培训结束后应展开人员考核和评价,合格人员方能参与实际工作,而不合格人员则需重新接受培训或转岗学习[3]。培训要有针对性,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优秀的生产操作员工。

3.5遵循四个优化原则

GMP文件管理落实中,因企业特征及需求的不同,GMP文件管理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按照GMP文件规定要求,对组织结构实行优化和调整,不可过分照搬照抄,以免影响管理的效果。在优化调整中,需遵循四个原则要求:一是系统整体原则。根据药品质量的目标要求对组织结构实行优化调整,保证其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统一指挥原则,在监管部门工作开展中,做到指令的统一,禁止出现多个人员共同管理的情况。三是权责对应原则,按照岗位、职位要求进行权责划分,维持其平衡性;四是有效管理幅度原则。保证管理层次和幅度设置的合理性,禁止出现因人设岗、因人设事的情况。

4结语

总之,制药企业GMP文件管理的落实,对于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药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在落实中应加大对GMP文件管理的重视力度,科学规划管理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突显管理的有效性,进而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大众用药安全,推动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余,陈丹镝,黄琴.基于GMP飞行检查的制药企业生产管理缺陷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6):1048-1051

[2]王湘瑜(HSIANG-YUWANG),傅淑卿(SHU-CHINGFU),陈映桦(YING-HUACHEN),等.国際间采认制药厂GMP查核结果之分析探讨[J].食品药物研究年报,2019(10):301-310.

[3]吕磊,夏晓章.制药企业在GMP实施过程中所存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9,510(03):128-129.

猜你喜欢

制药企业问题
试析制药企业MES与ERP的集成技术及应用
重庆制药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分析与选择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国制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析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