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2021-11-24雷春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家长

雷春华

【摘要】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应尽量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养成通过阅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兴趣积累乐趣

从教十余年,深感语文教学中最令人头痛、最棘手的就是作文教学。的确,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怪圈:教师绞尽脑汁地备课,激情飞扬地上课;学生认真听课,一丝不苟地完成课堂作文训练,结果老师作文课上了一堂又一堂,学生作文写了一篇又一篇,写作水平的提高却微乎其微。大多数学生的习作或材料陈旧、枯燥乏味,或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没兴趣没信心,出现怕写、甚至不写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恐惧"作文的学生爱上写作呢?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近些年的教学尝试谈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兴趣发源于内部动机愿望。它以在读书的行动中获得满足而巩固、加深。虽有读书的动机和愿望,但没有行动,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不令人满意,也难以产生兴趣,即使产生也不能维持长久。"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往往满怀信心地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当中,但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很少甚至从未在写作中体验到艰辛劳动之后收获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对写作产生了倦怠、畏惧心理,丧失了写作的信心与兴趣。因此,我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尽量让学生体验到写作带来成功的欢乐,获取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1.利用班级中学习园地与黑板报这两块宣传阵地,开辟"佳作展示"和"日新月异"两个作文专栏。每次作文训练后,选出其中的优秀作文和进步最大的作文,打印好之后展示出来,并在进步作文旁边展示出该生原来较差的习作。这样做,一方面让被展示的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效果,体会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大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学生明白,写作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就能写出好作文,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

2.鼓励学生走出班级、校门,积极参与各项作文实践活动。只靠班级内部的交流,对学生的激励效果是有限的。因此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征文竞赛、向各中学生报刊、杂志投稿,让外界的肯定来发挥更大的激励效果。

3.充分运用评语激励,肯定学生写作中的优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在给学生习作下评语时常常觉得多写一些缺点就是等于多给学生找出了不足,也就会多给学生一些指导、帮助。因此评语中对学生写作中的优点总是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提,缺点却写了一大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事与愿违的。当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时,会感到失望、沮丧,找不到成功的喜悦感,继而丧失写作的兴趣。教师在给学生的习作下评语时一定要注意用语亲切、委婉,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多找出习作中的闪光点,切忌用语生硬,更不能直接批评、指责。可以采用书信式、聊天式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一份亲切、一份肯定,让他们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4.自出作文集,调动家长力量增强激励效果。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家长的支持配合也可以为教学活动的成功提供重要的保障。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还想办法尽量发挥家长的作用。在每学年末把每位学生的优秀习作挑选出来交给他们,让他们打印好之后装订成册。要求他们自己给作文集取名,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写好编者按,给每篇作文注明写作的时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编好目录,并在作文集的最后一页设计了统一的家长意见专栏,让每位家长欣赏完自己孩子的作文集后写上意见。当然,在作文集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及时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努力让每本作文集在外观、质量上达到最佳效果。这种作文集造价低廉,不会给学生增添经济上的负担,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也可让家长看到孩子学习的成果,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写作上的信心。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阅读与观察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一定离不开材料做支撑。要想在写作中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必须注重写作材料的收集积累。就中学生而言,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主要是阅读和生活观察。

1.广泛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背诵过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篇名作,就相当于储备了许多前人的思想成果,积累了许多感性材料。潜移默化,说话写文章,就会有所思,有所感。教师在倡导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提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三点:首先是学会选择。要选择内容好、思想好、有利于求知和做人的书籍,特别是名著来阅读,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其次是学会做读书笔记。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诗词典故、谚语俗语、名人事迹等,要及时记录下来,并且要进行阶段性的分类整理,不断丰富写作的语言文字材料。再次是学会交流。个人阅读的收获是有限的,如果能经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读了什么书、怎样读的、有何感受,久而久之便会有很大的收获。

2.細心观察。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的源泉来自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地关注、思考生活的好习惯。一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他们最喜爱、最熟悉的事物。如小动物、花草树木等,观察他们的形态、习性特点等。二是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件,学会分析思考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爱憎是非。三是鼓励学生多投身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感受,积累写作的素材。

三、让学生在批改中增强写作的主动。

当学生的习作完成之后,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教师批,学生改"的方式。事实上,这样的批改方式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去看老师的批注,另一方面,这样的批改方式中,教师永远是主动的,而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写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批改的过程中来,采用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

1.自读自改。"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在习作完成之后自读自改的习惯。利用已经形成的语感,通过对习作的反复诵读,学生自己可以发现漏字、错字、语句不通顺、上下文衔接不自然等问题,从而进行修改,有效提高写作的质量,增强写作的主动性。

2.互批互改。同桌或同组同学之间交换习作,互相批改对方的作文,并给对方的作文提出写作上意见。这种批改方式一是可以突破自身在写作上的局限;二是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得失,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因此面批面改的针对性最强,对学生的鼓励最大,效果也最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改进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实践,相信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①章永生《教育心理学》 河北出版社出版日期:1996年12月第65页

②《作文教学策略初探》青岛市实验小学  教育科研 科研案例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家长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家长错了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