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欢腾”理论的当代体现

2021-11-24竺逸麟

检察风云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造星涂尔干饭圈

竺逸麟

粉丝追星——一种“集体欢腾”

社会学家指出,资本的经济机制透过媒体,以“洗脑”形式推动形成具审美性质之大众商品化消费模式。那么,“饭圈”是基于何种原理诞生的呢?除了具体操作手法,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满足人性对神圣性体验的追求。

“饭圈”形成并非偶然

要探究如今“饭圈”现象的本质,首先要分清楚个人追星与参与“饭圈”的区别。“饭圈”曾经作为一个中性词存在,指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如今“饭圈”逐渐发展成为针对明星的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的代名词。事实上,对于偶像艺人的喜爱,即个人追星的现象,来源于人类正常的情感需求。但在产业资本“造星”的过程中,因其逐利性催生出了畸形的追星文化,“饭圈”由此出现。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以“集体欢腾”专题展示了澳洲原住民的庆典:他们定期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仪式,完成世俗与神圣两种不同生活周期的转换。在当代社会中,史诗与英雄的影响虽已减弱,但人类对神圣性的体验需求仍在。在“集体欢腾”状态下,人类可以获得对神圣世界的感受。

在涂尔干的理论中,物质媒介有助于创造“集体欢腾”的精神状态,行动的同质性使群体形成了群体意识。如今的“造星”企业有意识并有目的地创造出用于“集体欢腾”的物质媒介。无论是流量明星还是偶像艺人,他们除了现实的生物属性外,还被赋予了强烈的物质属性,从而产生了审美商品的价值。

当下,有关偶像艺人的“销售技巧”花样繁多。在偶像艺人及其衍生产品作为审美商品被交易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延展成为偶像工业的“催化剂”——“造星工厂”通过多种数字媒介,对偶像的相关信息进行具有时效性的扩充与传输,从而占用了粉丝大量的时间。从商业角度看,粉丝的聚集形成了偶像或“造星工厂”的优质私域流量,可以实现更进一步的“督促性”粉丝消费,从而收获更多利益;从消费者即粉丝的角度看,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偶像资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参与讨论,自然能够获得更为强烈的参与感。

不过,上述看似“双赢”的商业模式背后,却潜藏着“陷阱”——偶像艺人的媒介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当代偶像艺人区别于原始社会无法开口的图腾,在提供成长性故事与人设的同时,还具有了“意见领袖”与“价值观代表”的功能。不可否认的是,优质偶像在与粉丝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粉丝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在“集体欢腾”理论中,涂尔干认可“集体欢腾”带来的价值,将“集体欢腾”内涵的巨大能量看作一种改造社会的内在动力。但一旦偶像自身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就会导致粉丝群体价值观的偏差。这种现象在“饭圈”中并不少见。

粉丝价值观亟须正向引导

近来,以吴某凡、张某瀚为首的流量明星纷纷“爆雷”,“饭圈”乱象已经触及道德乃至法律底线,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吴某凡涉嫌强奸一案为例,即使他已被批捕,仍然有部分吴某凡的粉丝在网络上宣称“不相信”“愿意等你”,令公众瞠目结舌。这是劣迹偶像对其粉丝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波及范围广、影响时间长、灌输程度深的体现。

针对此类问题,相关文娱企业在选拔艺人时,应对其价值观以及背景进行考察,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流量巨大的偶像艺人无道德底线甚至藐视法律,相关企业须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审美商品的消费者,粉丝易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这一方面来源于其自我幻想的偶像形象,另一方面来源于其在支持偶像的过程中支付的成本。

粉丝在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为偶像造势的同时,往往还需要付出金钱。虽然是否付钱是其自身的选择,但在“饭圈”中,有一些极端粉丝将自己对偶像的“爱”等同于金钱。所有的喜欢和支持,都变成了买不完的商品、打不完的榜单、刷不完的数据。这反过来又助推更多的人逐梦演艺圈,企图一夜成名。“饭圈”的不正之风由此而起。不仅如此,对于一些尚无经济能力的未成年粉丝来说,有可能坠入“超额消费”“借贷追星”的深渊。

伴随着粉丝经济日益发展的“饭圈”文化,已经逐渐脱离了所谓“圈地自萌”的状态,粉丝的“快乐阈值”也不断提升。打着“争取路人缘”“出圈”“争取资源”的旗号,部分粉丝配合相关企业,将偶像推入公众视野,从而对非“饭圈”人士正常使用网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涂尔干已敏锐地洞察到了“集体欢腾”中的暴力因素:由于激情的鼓动过于强烈,人们要靠暴力和放纵的行为得到满足。暴力因素由此萌生于“饭圈”。随着被推入公众视野的偶像数量的增加,“饭圈”与“饭圈”之间,“饭圈”与“路人”之间的矛盾渐生——小则“控评”,大则诉诸于“人肉搜索”。

粉丝以及后援会挑起的争端,在某种情况下已经无关对于偶像的审美差异,更多的是“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网络的匿名性给了施暴者置身事外的错觉,而加入“饭圈”,则给了施暴者将暴力合理化的胆量与借口。

除了价值观导向偏差引起的不良后果外,沉迷“饭圈”的负面影响还包括部分未成年粉丝对于現实问题思考能力的丧失。偶像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廉价而易于获得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空头支票”,是充满自我想象的“景观世界”。青少年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期,进入“饭圈”带来的不仅是对于其学业的影响,也剥夺了他们审视自我、独立思考和提出批评的能力。

教育是“良药”

事实上,监护人的正确引导对于未成年人不被“饭圈”吸引至关重要。有教育专家认为,虽然“饭圈”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现实中,沉迷“饭圈”并进行消费的学生并非主流。在家庭教育能够满足未成年人情感需求,并形成正面引导的情况下,未成年人进入“饭圈”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费的情况并不常见。对于未成年人沉迷“饭圈”的现象,除了从管理层面限制其背后资本的行动外,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也不应缺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有的孩子缺乏健康的亲密关系、家庭的关爱和有效的社会支持,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偶像的个人形象,起到了迎合粉丝情感诉求、满足粉丝情感期待的作用。于是,青少年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建立不了的情感连接,寄托在了偶像以及粉丝群体身上。

对他人意识施加影响,长久以来是人类执着学习并期望掌握的技巧。在产业资本的推动下,“饭圈”受众数量增加、参与程度加深、乱象愈演愈烈。家庭是保护未成年人远离“饭圈”的第一道防线。社会层面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近年来,作为“造星工厂”的企业往往未能及时承担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利益的驱动下放任甚至推动粉丝对于偶像产生狂热情绪。监管部门在消除单独事件恶劣影响的同时,还需要系统化地了解并监督“饭圈”背后的产业链以及其运行逻辑,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制。

猜你喜欢

造星涂尔干饭圈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东野圭吾小说中自杀行为浅析——基于涂尔干《自杀论》
“造星”有道(二)
犯罪与社会秩序——塔尔德与涂尔干争论的再考察
法律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之比较
女记者“造星”之死:哥是保安不是男神
我的非典型“造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