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1-11-24霍艳玲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0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准确性仪器

霍艳玲

乐陵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德州 253600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社会呈现为繁荣景象,我国食品种类逐步增多,丰富人们餐桌文化,但部分食品生产厂家对其安全关注度较低,食品滥用添加剂,特别是近年来不合格食品频频“翻车”,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导致人们对食品信任度下滑,影响和谐社会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食品全过程监管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其中明确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应从初期农田生产至最终餐桌环节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剧执法部门处理问题难度。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逐步创新调整监管模式,从监督转变为技术监督,选用合理化检验方式,加大食品检测力度,保证最终质量检验准确性及有效性,可从本质层面缓解人们对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 食品质量检验的作用

选用合理的检验测试方法,对食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最终成品质量特性进行测定,最终将测定结果与基本规定质量准则进行比较,从而客观判定产品质量是否达标。食品质量检验主要包含四大作用:其一,鉴别职能。质量检验机构结合技术标准、法律等为依据,对食品质量形成各阶段进行检验,并将其最终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吻合或不吻合标准判断,评价产品质量水平,该项工作需交由专职人员完成。其二,把关职能。依托严控的检验,去除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并予以“隔离”,做到“三不准”,其中三不准为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产品禁止出厂流入市场,作为食品检验质量最核心、最基本的职能。其三,预防职能。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积极汇总收集和积累呈现质量状况数据,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汇总其中规律、倾向性问题,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免同种问题重复发生。其四,通过合理化检验食品质量,获取原始数据记录、分析和掌握,评析产品实际质量水平,最终呈现为报告形式反馈至管理决策部门,以此作出准确判断和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对食品全生命周期进行高效监督,通过食品检验结果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以此保证食品产业具有良好的秩序,剔除不合格产品,维护食品可靠性及安全性。高水平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可促进行业长足发展,提高食品产业整体水平。监管机构需客观、严谨完成食品样品检验,并客观评价其质量是否达标,助力食品加工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以此提高产品质量。质量不达标产品需加大惩处措施,遏制不良生产厂家发展,保证达标产品正常销售,提高食品质量。

2 食品质量检验常用方法

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检验方法选取正确性十分关键,需对其高度重视,因其直接决定最终质量检验准确性及有效性。现下使用频次较高的检验方法包含气相色谱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等进行检验。通过选用上述方法对食品中成分进行综合性分析,进一步保证食品检验准确性及有效性。

2.1 气相色谱仪法

根据色谱操作形式划分,气相色谱属于柱色谱,结合实际应用色谱柱直径不同,可划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前者主要为将固定相置于玻璃或金属管中,其中管内径为2-6mm;后者又可划分为空心、填充,空心毛细管柱将固定液直接涂抹至内径为0.1-0.5mm玻璃或毛细管内壁上,填充毛细管柱是近年来兴起。气象色谱仪主要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化合物化学分析仪器,其内部存在一根流通型长管道,其为色谱柱,处于色谱柱内样品的不同,自身化学、物理性质不尽相同,与特定固定相存在不同作用被气流以不同速度带动。气相色谱仪可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此类方式精准性较高,作为现下食品质量检验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方法。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选用液体为流动相,利用高压输液系统充分将不同溶剂予以混合,注入色谱柱内分离完成食品检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三高一广一快”特征,其中“三高”主要包含高压、高效、高灵敏度,其中高压为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其实际受阻较大,为进一步保证短周期内迅速通过色谱柱,需对载液进行加压;高效主要是指分离能效高,可选取固定相和流动相实现最佳分离成效;高灵敏度体现在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处于uL数量级。“一广”为实际应用范围广,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化合物超过70%,尤其针对热稳定性不佳、大分子化合物分离分析其优势更为显著。“一快”主要体现在分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完成一个样品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部分样品在5分钟内可完成[1]。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重金属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从两方面实现,食用饮用造成重金属中毒损害人体健康,或通过食物链污染农产品和水产品,影响人体健康。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可选取多种测量分析方法,常用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所用设备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是由四大模块构成,即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显示,实际应用中常选取的光源为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主要以原子化器构成,核心作用在于利用气体燃烧形成火焰实现原子化;分光系统多选用光栅分光;检测系统包含显示器、对数转换器、放大器等元件。

3 食品质量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影响因素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作为一项复杂性工作,其主要依照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准则,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以此保证产品质量达标。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其检验流程较多,影响最终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因素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3.1 样品取样质量

样品取样作为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基础保证,选取具有代表性食品样品进行检验,方可展示其整体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对样品抽取具有严格要求,包括采样方式、存储容器、温湿度等,其中一个环节不达标,均会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

3.2 仪器、试剂、检验方法等

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受检验仪器自身缺陷等因素,如其养护、校准等工作不到位,最终影响检验结果精准性;试剂配制科学性、合理性对最终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食品检验方法呈现为多样化,同种样品选用不同方式进行检验,使用检验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有效性。

3.3 实验室误差

准确度作为衡量食品检验最终结果关键性指标,具体而言为检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吻合程度,其主要是由与误差值反比关系体现。准确度越高其产生的误差越小,准确度高低受多个因素影响,如室内温度、湿度等,若并未严控实验室内温湿度,促使检验仪器发生偏差,或促使样品发生质变、腐烂,影响检验结果自身准确性及有效性。

3.4 检验人员专业素

食品检验人员作为检验工作核心实施者,其自身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最终检验成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具体实践中若人员并未严格依照相关规程操作,促使检验成果不准确。同时,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自身整体素质,如工作经验、专业技术等,均会影响检验成果。

4 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策略

食品质量检验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其涉及流程较多,若其中某一环节并未加以严控,影响其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保证食品质量检验结果自身准确性及有效性,需积极依照相关规程,严控各环节质量,减少检验工作中误差,保证检验成果准确性及有效性。

4.1 严格规范抽样样品及样品制备

一方面,抽样样品。样品实际抽查需具有代表性,抽样过程中应严控其理化指标,保证原有微生物处于稳定状态;抽样之前需检查专用工具洁净度,以免有害物质同步带入样品中;抽样之后建议选取干净的样品袋或容器进行盛放,并根据相关要求做好消毒处理,以此保证样品自身原态化。所有样品应及时进行完整登记,根据其自身特征入库前进行明确标识。另一方面,样品制备。样品制备的可靠性直接决定最终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如固体类食品,需将其进行粉碎加工;液体类需在制备前充分均匀,保证检测样品质量达标。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啤酒等进行检验时需通过检验浊度做好样品制备[2]。

4.2 选取合理的仪器和试剂

仪器和试剂作为食品检验最为关键的元素,其自身质量可靠性关乎最终检验成果可靠性,仪器选择应结合国家相关准则,确保其自身检验精准性,定期做好仪器检定或校准工作,确保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仪器应及时做好保养,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基础上,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仪器种类选取建议选取先进仪器,以严格控制检验过程,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试剂主要是与样品发生一系列反应完成样品检验,试剂选取合理性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十分关键,所以建议以检验标准使用试剂。正式使用试剂之前,需做好全方位检查,其中部分试剂自身保质期较短,禁止将过期试剂用于检验过程中,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不宜存放、易与外界氧化反应等试剂也需做好定期检查[3]。

4.3 选取合理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选取合理性至关重要,对最终检验成果准确性产生直接性影响,应积极结合实验室自身条件、待测样品成分进行选取。相同的食品测定其含有不同成分,选取检验方式不尽相同,需严格依照相关规程实施,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各类检验方法自身优缺点不同,适合于不同食品检验,若检验方法选取不合理,难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性及有效性。

4.4 改善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误差

食品质量分析核心目的在于,处于更高标准下获取准确性食品检验结果,为生产及消费做以指引,具体操作过程中选用精准检验方法、精密仪器,测量数据与基准数值存在差距,需汇总误差自身规律,减少误差值。一方面,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处于分析操作过程某些界定因素造成,重复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分析结果处于固定化,系统性误差是有多种因素造成,如仪器误差作为仪器标准校正缺乏及时性,测量仪器自身精准性不佳;因食品质量分析模式产生误差,最终呈现数据和现实数据不吻合;试剂误差与操作误差均因操作不规范引起测定误差值。另一方面,偶然性误差。测定最终结果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变更,特别为环境控制条件促使测量设备性能变更,其产生的误差为偶然性误差,环境温度或湿度波动均可纳入偶然误差中,具体实践过程中偶然性误差为客观存在的,属于不可避免逻辑因素,食品样品制备过程中,检验最终结果重复性产生的偏差为偶然性误差,可通过选用多次结果均值避免此类误差[4]。

4.5 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养

检验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与最终检验成果准确性、有效性密切相关,应对其高度重视,针对上述人员综合素养不佳问题,可从两方面加以强化:一方面,应积极分析检验人员自身专业薄弱点,有目的性、有计划性采取培训工作,丰富人员知识体系,提高其自身专业素养;增加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其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应积极提高岗位招聘门槛,不仅要求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入复合型人才,为整个队伍注入新鲜活力。通过上述方式保证检验人员从工作态度至操作均保持严谨,各检验环节操作规范化,保证最终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5]。

5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关乎广大群众自身健康,以及社会良好发展,食品质量检验作为质量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重要关口,需对其高度重视,凸显其自身重要地位。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需积极明晰影响其自身准确性及有效性因素,从多层次、多视角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消除各类影响因素,加强检验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放心的食品,促进食品加工产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准确性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技巧探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