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4张慧敏

法制博览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经济法应用型案例

王 莹 张慧敏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及法律法规方面逐渐得到完善,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都必须立足于《经济法》才能有效进行。因此,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尤其受到关注。但是,就目前阶段来看,在高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要求教师具备经济学及法学专业的知识体系

经济专业《经济法》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法学知识,还要对经济学较为了解。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将经济学与法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让学生更好地学懂《经济法》课程。对于缺乏法律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经济法》课程是一项入门较难的课程。而且,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经济法》课程普遍缺乏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这有助于培养出更多懂经济、知法律的应用型人才。

(二)《经济法》课程涉及面较为广泛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专业中都开设了《经济法》的课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课程的涉及面较为广泛。而且就《经济法》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其体系也较为复杂。比如《经济法》课程中涵盖了行政法、商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等多方面的法律知识,而且应用本科高校中的《经济法》课程甚至还超过了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所以对于非法学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其学习难度相对较大[1]。

(三)与法学专业相比教学目标具有差异性

《经济法》课程与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着较多的相通之处,然而其教学目标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经济法》课程不用于法学的主要区别。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中的《经济法》教学,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能够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经济工作,同时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对于法学专业来说,其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法律相关研究工作方面。由此可见,《经济法》与法学专业间的培养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从专业课程的学习深度上来讲,《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相比法律知识的深度,其更加注重宽度。所以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法、用法,而非精法;法学专业就更加侧重于不断挖掘法律知识的深度。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经济法》是一门具备较强理论性及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经济法》的理论知识学习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关于《经济法》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但是,就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纯理论式教学,这让学生难以对《经济法》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虽然近年来,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中也逐渐意识到该问题,并逐渐采用理论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足,大部分时间还是由教师来对案例进行讲解。而且课堂互动性不足,加上案例分析占用课堂时间过长等,这些都导致当前高校《经济法》专业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高校中关于经济类的专业较多,其对于《经济法》的知识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财务管理专业其对于《经济法》的需求主要侧重在会计审计法、税法以及财政法方面[2];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其在《经济法》方面的知识侧重点应该集中在《广告法》、《民法典》合同编以及民事代理制度等方面。但是,就当前高校《经济法》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式,其并未就不同经济类专业对于《经济法》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教学质量。

(三)学生对于课程认识不足

就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其对于《经济法》课程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第一,部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其缺乏对《经济法》课程的重视,相比其他主修课程,学生在《经济法》课程方面所花时间并不多。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听听就过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第二,对于大部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并不具备关于法学专业的学习基础。而《经济法》课程其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多,而且各种法律条例对于学生来讲显得较为枯燥难懂。所以,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经济法》的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一定难度,这将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逐渐消磨殆尽。最终也就导致了其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四)“双师型”师资欠缺

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指的是既能够较好地胜任理论教学,同时又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教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其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实践对于高校经济类的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经济类《经济法》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其普遍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过多,实践内容相当少。这让学生对《经济法》课程难以产生学习热情,从而也就导致其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所以,要想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迫切需要培养“双师型”师资团队。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不断丰富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有效激发经济类专业学生对于《经济法》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其教学方法。目前,教师在进行《经济法》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当前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采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以往讲授教学法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创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而且适度的提问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同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对其知识难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这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知识[3]。其次,教师在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时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其教学,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经济法》的最新政策及知识。而且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经济法》知识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有助于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局限性。

2.案例分析法

相较于讲授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通过实际案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实践能力。而在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立足于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还要根据《经济法》的专业特点来选取较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选择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难度适中的案例。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去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

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小组讨论法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负责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当中,同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出启发性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是该方法在使用前需要学生提前对知识点进行预习,同时还要保证具有充足的课时。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需要对其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根据专业特点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立足于与经济类的不同专业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不同经济类的专业其对于《经济法》的侧重内容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的实际特点及需求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师需要对金融监管法以及宏观调控法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把关于金融法律法规的最新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对于最新的金融监管政策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讲解。由此可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专业的特色,而根据专业的实际特点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不断提升[4]。对于相关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考核也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其考核的内容以及形式应该立足于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合理设置。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对经济类专业学生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靠课堂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只能让学生对于《经济法》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了解。而要想让学生具备处理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相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注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要想有效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向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当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经济类专业进行《经济法》教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法来辅助教学。通过对案例中的经济事件进行分析与探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经济法》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也能有效让其自主分析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让学生改变以往的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有助于让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重视培养“双师型”师资

众所周知,《经济法》课程其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性知识,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师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方面,从而有助于培养出懂经济、懂法律并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同样也是当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双师型”师资能够有效促进该目标的达成。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需要重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在进行校园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应聘教师具备较好的《经济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应聘教师在法律相关社会经验方面予以一定要求。高校可以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这能够有效提升在职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打造出“双师型”师资团队。除此之外,由于《经济法》课程内容中关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变动等因素而不断更新,所以教师团队对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变动需要予以及时关注,同时还要对新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以此来保障高校经济类《经济法》课程的前沿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体现出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也能给学生做好终生学习的榜样。

四、结论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虽然在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高校及教师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将有效促进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其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经济类的专业特点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积极打造“双师型”师资,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培养出更多的懂法律、懂经济以及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经济法应用型案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