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视角下贵州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分析①

2021-11-24武弢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民俗贵州省

武弢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1 “非遗保护”的相关概述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民俗旅游开发等方面,通过非遗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文明的协同进步和发展。贵州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省,在非遗保护及旅游资源上有着天然的、巨大的优势,但是,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政策保护、资金支持及制度支撑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加强管理才能走向深入。

2 现阶段贵州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共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00余处,这些都是贵州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孕育出来的经典遗存。同时,贵州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汉族占比超过60%,其余则由侗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构成。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今,贵州省打造的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已经在全国形成了很大影响,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自然景观、红色文化相映生辉,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出了一个大美贵州。

但是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贵州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方面还存在着整体规划不足、省市之间协调不齐、文化产业融合不够、非遗保护力度不足、资金投入匮乏、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许多问题。要想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体育旅游名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还需要花大精力进行全盘考量、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分类推进。

3 贵州省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建设的路径分析

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贵州省应该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该省的民俗文化进行认真分析,以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为龙头,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与关系,把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非遗保护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开拓非遗保护与体育文化旅游共同进步的局面。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认识,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旅游应该与之相匹配,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把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一手抓,在提升内涵上实现双方的协同进步。

贵州省与各地市的领导要具有“一盘棋”思维,一方面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护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把文化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比如,黄果树瀑布是闻名世界的自然景观,与其相关的产业众多,可以通过夯实一、二产业的基础,发挥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作用,实现传统村落与现代旅游业的双向和谐共进。要建立一个文化反哺机制,每年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非遗文化进行资金扶持,以此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推动整个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2 做好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按照规划所确定的内容、步骤和时限有条不紊地实施相关工作,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坚持科学精神。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普世价值、历史状况、变迁过程、存续状态,分层划分出需保护项目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与相关内容,尽可能地满足相关利益者的诉求并征得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同意。文本要经过专家会议讨论通过,并依据《文物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实施中对不科学、不完善和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解决。第二,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贵州历史上分别有两条水上和陆路文化线路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即舞阳河和清水江;明代京滇古驿道和黔桂古驿道。在现代交通未发展之时,它们都曾是西南云贵进入中原和两广最主要、最便捷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苗疆走廊”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黔东南州境内遗存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其中古城群落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连片、连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因此,应当纳入整体规划进行统筹保护与合理利用。

3.3 加强对非遗保护宣传力度,筑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根基

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及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管理过程中,贵州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才能真正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强化非遗保护的自觉性与能动性。

一是加强旅游宣传。贵州是旅游大省,黄果树瀑布闻名遐迩、遵义红色文化圣地等,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用宣传来吸引游客极其必要。在范围上,对全国、省内及周边省市进行“地毯式”宣传;在手段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交相融合,网络、短视频、电视、报纸齐上阵。全方位、立体化、无遗漏,形成一个庞大的宣传体系。二是在非遗保护方面,要通过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对于专门的非遗项目,要加大投入,夯实对当地居民的宣传,促进保护工作的进步。一定要把贵州的文化亮点展示给全国人民。

3.4 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大数据技术定制旅游产品

在非遗保护中,资金起着最主要的基础作用,好钢必须用到刀刃上,要通过针对性的有效投入达到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目的。

首先,要加强政府资金规划。随着非遗保护项目的不断增加,对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仔细分析,建立针对性的资金扶持档案,把扶持与扶持后的绩效考核进行分类建档,有效规划资金使用,将其作用落到实处。其次,要配齐政策支持。比如对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旅游在税收上进行优惠,通过免税及减税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在进行非遗旅游与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相关成本,以更为雄厚的财力进行非遗保护与产品开发。再次,要加强财政补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受到很大制约,亟需地方财政支持才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在文化旅游的财政收入中每年按照固定比例抽取一定资金进行补贴,而非遗文化项目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升内涵,与市场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从而由输血变为造血,达到促进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最后,加强财政考核,通过贵州省与各地市的资金使用考核,对于非遗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积极的推进。

3.5 完善管理机制,出台保障性政策依据

非遗文化的管理涉及到宣传、旅游、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想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同时加强保障工作。

在组织机构上,贵州省要根据自身文化体育旅游的需要成立联动机制,开展联合管理与联合执法活动,促进旅游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在人才方面,外引与内培相结合。通过当地高校培养更多的非遗人才与旅游专业人才,奠定文化基础与智力支撑,同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对省内民俗文化体育旅游工作进行指导与调研,建言献策,当好政府智囊。在文化保障上,通过有效宣传形成全省范围内重视非遗、保护非遗、利用非遗、发展非遗的良好氛围,给广大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6 逐步开发,利用市场,形成规模

贵州省非遗文化丰富多彩,有的容易进行市场开发,只要形成规模与效应就能很好发展;有的则需要庞大的投入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分层施策、分类推进、分项培植,争取遍地开花。

对市场效应比较好、有雄厚基础的非遗文化产业要进行积极开发,通过建立龙头企业进行培植,形成规模。比如在黄果树,有专门的旅游公司负责游客的接待、管理及开发,自然风光、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最终有效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对市场规模较小的非遗项目,要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市场化经营,形成规模后再放手,使其在大浪淘沙中发展壮大。比如黄平蜡染是传统蜡染工艺,由于机器印染的影响正在逐步消失。当地政府通过把旅游业与黄平蜡染相结合,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逐步形成了3家比较知名的企业。

对于没有市场进入的产品,要寻找有利时机进行市场化发展。比如兴义市布依族刺绣,原本就是布依族传统服饰及节庆的刺绣,但在经济浪潮中很多刺绣工艺已经失传。兴义市将此项目引进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当前已发展了2家刺绣企业。这2家企业不仅传承了原有的刺绣工艺,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推动了布依族刺绣走向市场。

4 结语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相关工作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省市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体育旅游的衔接上也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通过资金扶持与现代技术结合来深挖内涵、扩展外延,实现联动发展,反哺了经济发展与非遗保护。在该文的研究中,尽管贵州省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体育产业旅游方面具有比较天然的优势,但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发力,这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和谐共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同进步。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民俗贵州省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漫画民俗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