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4申倩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0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资产

申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双创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扩大招生规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固定资产作为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从数量、种类都急剧地增加,价值高,使用部门分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充分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强高校市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多高校每年都会分批、定期地购买固定资产,而学院大多数只重视固定资产经费的划拨与分配,却忽视了如何管理固定资产,不仅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不关注,而且高校不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使得二级分院领导和使用者对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认识不够,其表现如下:一是固定资产划归到后勤基建处(新校区建设办公室)、资产设备处、后勤保障处等职能部门按照品名、存放地点进行分类管理,由于高校没有制定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出现管多管少一个样,相互推诿扯皮,经常出现交叉管、你也管、我也管或都不管的现象,部门管理人员职责不清,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疏漏或懒得管理,形式主义较为严重[1];二是各职能部门、二级分院不按流程申报和避开公开招标采购程序,要么先斩后奏,要么重复、盲目购置,影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使固定资产得不到充分地利用。

(二)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职能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人员相互合作辅助完成的,一个好的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专业素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院资产管理工作的成败[2]。由此可见,增强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设高效的管理人员队伍。在现实的工作中,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部门使用人员爱护资产观念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和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直接上岗,有的教师在使用仪器设备示范授课过程中不熟悉资产设备的性能,不及时向实验技术人员咨询使用方法,随意违规操作实验实训管理人员未及时地加以规劝指导,导致仪器设备损失损坏不时发生。另外,很多高校对实验管理人员也不提供充足的经费支出进行专业培训,只“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损耗加大。由于院级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整个团队的各个方面不加以重视,比如实验实训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人员对高、精、尖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的指导,一线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如何管理机关、实验室固定资产是一片茫然,管理团队水平急待提高。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资产管理员和使用人员个人利益与固定资产管理效益不相挂钩,资产管理员和使用人员没人主动承担责任,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广大师生员工,影响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账目混乱

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采用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对于资产的确认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由于高校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部分高校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为提高拨款额度,出现部分设备搁置问题,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房屋和构筑物、通用设备、一般设备、家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土地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做了新界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四类。另外,一些高校对固定资产核算仍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忽视了固定资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对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改造等节点不明确,造成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通常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取得按照历史成本法确认,初始和后续计量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违背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原则,账目比较混乱。

二、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要增强高层领导和教职员工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在全院上下加强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学院主管领导应根据新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条例规定,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和确认条件等。在高校内部制定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高校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另外,固定资产购置应按照公开招标采购程序进行,符合采购标准限额的项目,由高校事业单位向财政局分管科室申报、政府审批的手续,严格按照政府招标采购程序执行。同时,应加强固定资产绩效预算管理,把编制预算与考核绩效有效对接,确保管理考核绩效落到实处,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水平[3]。以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为例,要在制度中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及报减范围、报减核算标准、报减处置审批程序,对需要报废的,由资产使用人、管理人员及时提出。

对于资产配备标准以外且闲置资产,应遵循共建共用共享原则,优先调剂其他急需使用的部门和院系;对于不同种类、不同金额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处置应科学规范,应由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价值、性能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再由高层领导审批做出处置论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降低损坏率,确保处置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二)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

管理活动是指某一特定组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核心是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目的[4]。首先,按照《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事项审批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属于不相容岗位,并进行分离。财务人员有监督行政的权力,但不能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包括维护、登记、财产清查、资产调拨及处置。因此,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学院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方式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取代过去的收付实现制;其次,管理人员应更新管理理念,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管理人员从观念上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不搞小金库,不私自挪用单位仪器设备,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最后,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应加强岗位培训,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固定资产有关业务,并为实验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事[5]。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我院是由农、林、水三所中专升格合并而来,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管理人员队伍庞大,我校应结合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当前,在信息网络经济的大趋势下,各大高职院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选择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建立学院固定资产网络信息系统,实现院内固定资产数据库信息共享模式,积极地为学院资产购置提供存量信息,实现了与预算的有机衔接,二级分院(部门)及使用者能通过网络查询到其他院系资产设备的状态信息,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前提下,向社会及其他部门开放使用学院的科研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另外,学院二级分院、教研室应打破独占仪器设备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的共用共享管理模式,避免其他部门重复购置、多头购置造成的资金浪费。

三、结束语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地逐步完善。高校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中,要逐步转变高层领导和基层职工的固定资产思想观念,建立更加责任化、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的资源共享,促进高校管理效率创新。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资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