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 模型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索
——以日语精读4 为例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4期
关键词:日语句型模型

宋 婷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多为零起点学生,即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日语。而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的要求,外语类专业要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日语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而BOPPPS教学模型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待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入探索。

一、有关BOPPPS 教学模型

BOPPPS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技能培训(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1],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型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取各阶段英文首字母而得名。

导入(Bridge-in),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以讲授、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引入最近的新闻实事、提供不寻常的数据,提出具争议性的论点。目标(Objective/Outcome),学前目标清晰化,使教学能有的放矢,重点在于目标不宜过多,要从学生出发,使用行为动词表述,目标必须可测量。前测(Pre-assessment),对学生已有的与本次课程目标相关知识的评测。前测可使教师更全面地掌握学生水平,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学生的先备知识直接决定课程的进度、深度和广度。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BOPPPS教学模型中的核心阶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深度参与式活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侧重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师生和生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使用角色扮演、制作学习单、口头发表汇报、完成海报等多种形式。后测(Post-assessment),评估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参照知识理解型、技能传授型、应用分析型和态度价值型等多种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并基于测试结果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总结(Summary),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整合,进而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知识拓展。上述六个环节各有分工,环环相扣。可以说,BOPPPS模型为教师提供了指导组织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框架和理论体系。[2]

二、BOPPPS 教学模型用于高校日语教学的可行性

系统掌握一门语言并非易事。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学习要点犹如围棋盘中的点,需步步扎实积累,方可构成坚固的网状知识结构。BOPPPS教学模型中的“目标”环节打破以往综合提升语言能力的整体性目标,为学习者提出明确、细化、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可谓拨云见日。

语言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日语课程,特别是精读课程讲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绝大多数知识点都是阶段性逐步呈现的。BOPPPS教学模型中的“前测”环节,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此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帮助学生查找、填补知识漏洞,在强化和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关联知识,可谓温故知新。

语言是一种沟通手段,终极目标是语言输出,与他人顺利交流。BOPPPS教学模型中的核心环节“参与式学习”与该目标高度契合。同时,外语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小组探讨、发表汇报和角色扮演等“参与式学习”可用日语完成。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过程,也是将已学语言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可谓事半功倍。

三、整体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笔者将以日语精读4为例,结合具体授课实例,阐释BOPPPS教学模型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日语精读4是笔者所在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日语学习,熟练掌握并准确运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了解日本语言学和日本文学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该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扎实的日语基础和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课程开设时间为第4学期,周学时6学时,总学期总学时为96学时。

笔者选取的教学设计案例为所使用教材日语精读Ⅱ第13课 1—3段落的内容,课程时长约90分钟。中文译文内容如下:

只见庭院中一座四周环绕树篱的瓦房木屋。推开院门,踏着院中踏脚石,赏着左右两侧簇簇丛丛的花草灌木,一路向前便是玄关。于玄关口脱下鞋子,步入幽暗走廊,约十个榻榻米大小的客厅映入眼帘。初夏的阳光穿过拉门透出一抹柔和,映出壁龛的挂画与插花。壁龛侧壁置有多宝阁式壁架,陶瓷器置于其上。房间中央则是大而厚重的实木桌,五块坐垫被摞在房间角落处。

拉开两室之间的拉门,便是一间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简约茶室。

这间可用于家人团聚的茶室内,除神龛佛坛外,还添有一副茶具架,加上抽屉尽显古香古色。房间内备有日常饮食所需的各种餐具。移步庭院,回廊绵延,只见木屐被散在廊下一旁。若是初夏,院里蓝青色八仙花,时而是山椒或襄荷,静静开放。家人若去采撷,必经回廊。此般屋舍沁透着家族悠长的历史。每每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刚一进门,便感身心疗愈。[3]

如下,笔者将从BOPPPS环节、教学流程和重点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Bridge-in)

利用热点图书导入本课课文主题——日本传统住宅,激发学生兴趣。

2019年12月,清华大学教授张克群的新书《树木与房子》出版发行,本书以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色与魅力,引发读者去思考、发现深藏其中的生动的中国文化和智慧。[4]世界各国建筑风格各有特色,蕴含各国不同的风俗、历史文化及审美意识。日本建筑以其崇尚自然、淡雅素朴、空间留白等特色闻名。本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日本传统住宅,体味日本住宅的魅力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目标(Objective/Outcome)

发放“本节学习目标任务单”,使学生明确通过本课学习需达成的目标。任务单如下:

第一,(词语)能够识别课文中的表示移动的动词和表示状态的动词,并运用这两类动词描述空间场面。

第二,(句型)能够辨别句型「~ものだ」的四种不同用法,用语言表述其内部关联性,并能够准确造句。

第三,(文化常识)能够提取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并根据课文准确绘制出日本传统住宅图。

要求使用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三)前测(Pre-assessment)

借助小测、亮考帮、课前作业等完成前测,使学生巩固本节要点内容的先备知识,教师根据前测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用随堂小测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本课出现的表示移动和状态的动词的记忆程度,并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要点讲解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此类动词的准确记忆。

其次,采用亮考帮模式。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负责句型「~ものだ」的一个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用2分钟时间汇报本组负责用法的要点知识。并用本组查找的例句考查其他组的同学对该用法的掌握程度。最后可就本组未解决或存疑问题与其他组同学展开讨论。

最后,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翻译的方式深入解读本节所涉及的文本内容。

(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

1.熟读课文

选择3—6名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同学为其发音纠错,教师补充,并就发音上的共性问题加以说明和指导。

2.探索表示移动、状态动词的用法和功能(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便利贴式海报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动词的特点与功能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第13课课文1—3段的语句有何共性,发现、体会本课出现的大量的动词。其次,让学生找出所有动词,并按照顺序将其记录下来。分小组探讨这些动词的特性和功能。教师在此基础上举例深入讲解这两类动词的特点与功能。

3.被动句式的功能

借助助词分析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与转换。以提问的形式引领学生简要回顾被动句型的构成及用法。如发现学生存在知识漏洞,通过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巩固被动句。

4.句型「~ものだ」的用法(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充分完成前测任务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多视角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前测环节已经将句型「~ものだ」从接续和例句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课上主要是教师讲授,从前后高频词汇对应搭配的角度解读该句型的四种用法。引导学生打破“区别”视角,从“关联”视角思考、理解同一句型的多个含义。

5.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图画,教师可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可确认文中语言细节,深化文本解读。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音绘图。

6.提取文章要点,练习凝练语英文言

以小组抢答对抗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信息提取和高度凝练。

竞赛问题:请用短语或短句的形式说出日本住宅的构成要素。

(五)后测(Post-assessment)

以口头发表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整合程度。

以「私の知っている日本の家」(“我所了解的日本住宅”)为题让学生运用表示移动和状态的动词、句型「~ものだ」做一个3分钟的演讲。视课堂剩余时间,选取部分同学在本节课上做即即席演讲,其他同学下节课做命题演讲。

(六)总结(Summary)

综合课中学生遇到的问题、难点及后测情况,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利用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打破领域壁垒,引领学生解读日本传统住宅的文化内涵。

使用的主要资料如下:

资料1:

“各个房屋内部空间可随意打通,而非切断式隔离,房顶房檐重在覆盖功能,而非单纯的遮蔽。这些留有余地的日式住宅特点都源于日本的风土特征。”[5]

资料2:

“欧美人极度重视语言交流,其背后主要成因之一,即他们的‘自我’清晰、独立、有别其他。与此相对,日本人很难形成与他者完全割裂开的‘自我’。在日语中,主语和宾语省略现象十分常见。这也从某个侧面显示出日本人不喜欢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这些都与日本建筑有相通之处。”[6]

四、教学效果及改进方向

从上述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生动有趣,特别是动画部分引人入胜,借助图片和动画很快记住了课文。二是通过课前和课后测试,对自己目前的储备知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学前目标明确,学后掌握程度可测。三是通过“亮考帮”的学习过程,对语法的掌握更加扎实深入。从学生的反馈中不难发现,这也正是BOPPPS模型的亮点和优势所在。

同时,作为教学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发生在测试(前测和后测)和参与式学习环节。前者特别容易流于表面,转变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层面的测验,使前侧形式固化且流于表面。后者则时常会因为部分内容由学生主讲,因此时间不可控,时而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这两点也是教师在课前宏观设计课程时需着重考虑的要素。

综上,BOPPPS模型各环节明晰、操作简单,在外语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希望小文能为外语教育者带去点滴启示,并将BOPPPS模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猜你喜欢

日语句型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典型句型大聚会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模型小览(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