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与乡村精神的建构*

2021-11-24丁月华彭泰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民精神艺术

丁月华 彭泰祺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401331,重庆)

1 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与乡村精神的建构

1.1 国外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大势

社会实践艺术(Social practice art)是自1960年代兴起的、以艺术和人文学科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领域,是将当代艺术创作扩展为一种协作的、集体参与性的社会方法,以期实现现实世界中的正义、社会建设和变革等,又被称为“社会参与式艺术”(socially engaged art),“基于项目的艺术”(project-based art),“基于社区的艺术”(community-based art),“新公共艺术”(new public art),“特定场所的艺术”(site-specific art),“充满用途的艺术”(useful art)等。[1]古希腊时期,艺术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之后艺术一度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被束之高阁。对此,杜威在1934年强调“艺术总是社会性的”。[2]社会实践艺术体现了艺术的社会性,看重的是通过创建艺术活动或者对话空间交流思想并通过参与者的协作完成作品。1990年代中期,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瑞塔L.欧文(Rita L.Irwin)等在加拿大与土著艺术家和社区的合作,即属于社会实践艺术,为社区恢复历史,重建愿景起到助力的作用。[3]今天,艺术被理解为通过大众媒体、商场和游乐园、当地雕塑花园、互联网、时尚和家具设计等方式融入日常生活。[4]

“乡村生活”一直以宁静、美丽和简朴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自1980年代,美国的农村艺术发展成为新增关注的焦点,那时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的目标是通过扩展艺术部门将艺术带给得不到充分服务的社区。[5]当今,大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项资金扶持介入社会现实问题的参与式艺术项目。比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艺术委员会为该州的乡村社区提供建议和资源材料等。[6]在澳大利亚,精神健康方面的康复被定义为“能够在所选择的社区中创造并过上有意义和有贡献的生活。研究发现社会实践艺术因其能接地气并能让很多人参与且在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利于乡村社区的精神健康。[7]国外的乡村与中国的乡村面临的发展问题有相近的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社会实践艺术在中国乡村大地的践行。

1.2 中国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兴起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8]2008年艺术家渠岩在山西和顺县启动的“许村计划”或许迈开了中国社会实践艺术的步履。十余年来,众多艺术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艺术,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2019年4月30日在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举办的“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参与“艺术介入乡村”的高校数量和规模空前。

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一改以乡村生活作为入画题材的传统美术创作方式,强调艺术项目探究,使村民参与其中。在在地关系重建的协商、反思、研讨过程中,社会实践艺术的践行者们参与到了乡村建设,强调问题引领,协同塑造乡村向上精神。乡村精神是一个村的灵魂所在,是以村为单元的村民们内心对该村文化价值的认同。布朗分布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提到[9],个体镶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体系,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大系统到长期系统,从空间上看,不仅受直接的、面对面的微系统的社会因素影响,还受到微系统与微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从时间上看,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又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现今,凝聚乡民的传统宗族制度因时代的变迁逐渐瓦解,城市化建设使得大规模的农民迁入城市寻找生存空间,导致许多乡村空心化,大量的宗祠年久失修或被拆迁,很多乡村中破败的寺庙以及曾经开垦又被弃荒的土地无人打理。另一情景,乡村被城市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在曾经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诸多原因造成了原有的乡村精神承载体缺失。

由于土地的限制,城市发展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迫使重回乡村势在必行。换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今天的乡村经济发展与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有些村镇把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搬入谷底,堵住自然的通风口;有的乡村不顾及当地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为了政绩急功近利、照搬照抄。对此,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不可或缺。

针对乡村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发掘中国传统村落中的精神遗产,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因村落而存在的内容。如何把即将逝去的历史记忆、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等转化为社会实践艺术的探究项目,并让村民们乐意参与、互动、研讨、创作并展示,都是艺术工作者扩展艺术创作空间的驱动因素。

2 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空间的方式

2.1 乡村品牌建设协商式共生实践方式

社会实践艺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建构的介入方式之一是与当地居住民一起尝试为乡村品牌建设进行协商式的共生实践。以四川美术学院的焦兴涛以及雕塑系的学生们2012年开始介入贵州遵义市桐梓县北端羊磴镇的方式为例,所有项目与作品都是在与当地人的对话和交流中产生的。2014年,艺术家焦兴涛、王比、娄金、张洁等将羊磴镇冯师傅家豆花馆的桌面换成了刻有复原香烟,摩托车钥匙等当地常用小物件的桌面,并将其店名改为“冯豆花美术馆”,放一些艺术类杂志可供人们翻阅,或者用物件调换。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使这家豆花店在当地成为了一家网红豆花店。后来,通过“西饼屋”美术馆、羊磴全景漫游,可以移动的、像取景框一样的“羊磴站”等社会实践艺术,让羊磴鲜活了起来,变得广为人知。

2.2 事件与物件介入

社会实践艺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建构的介入方式之二是事件介入和物件介入,与村民一起拾掇记忆,寻找本土文化的根与脉,并用艺术的方式物化。

“事件”介入就是找到一个话题点引起村民持续的关注。以2016年实施的“艺术介入贵州雨补鲁寨”计划为例,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胡泉纯率领团队,用记录村民生活的方式,经过艺术处理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如《物尽其用——盆景计划》以居民家中废弃的物件为主要材料,相互交流与共同体验,凸显“事件”介入的价值所在。《物尽其用——‘衣’旧出彩》试图找到一种能够共同参与的事情,将村中的妇女群体与作品形成链接。

“物件介入”是在公共空间和自然场域中人为制作和添加的“物件”,如《秸秆塔》《石陀螺》《天坑地漏》等作品共创。

再以2017年7月2日实施的“艺术介入湖南常德鼎城区沅水右岸”计划实施为例,主持人赵明、石玩玩带领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第六工作室团队,开展“倾听老物件的日常诉说”活动。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居住地人们搬迁后残留的物品组成,目的是为了将老物件、声景、建筑遗存物进行重构,形成新的物件,使得只剩下废墟的村庄变得体面,不显得残缺不堪。

中国社会实践艺术的最早践行者渠岩告诉笔者说:“乡建是一个乡村慢慢地调理和修复的过程。用艺术修复乡村,不是以乡村视觉性装饰和审美标签化的方式介入,而是侧重于从乡村的信仰体系入手,尊重地方知识,以和地方的主体持续联动的方式介入。艺术乡建尊重乡村的主体价值,艺术家和村民互为主体,互相尊重,有协商、有妥协,互相推进,以恢复天、地、人、神的系统和信仰。”

2.3 以美术等艺术教育方式普惠乡村儿童美育

中国社会实践艺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建构的介入方式之三是以美术等艺术教育的方式唤醒乡村儿童对乡村本土文化认知与表现的渴望。70多岁的女画家谢丽芳与所到之处的老师们一起引导儿童参与“蒲公英行动”课题实验,美术的寓教于乐促进了当地儿童对本土民间美术的感知与认同,感触本土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助力儿童种下了热爱自己家乡文化的种子。

从云南梁河一个偏僻村庄里创办的先生书院开始,王军(笔名信王军)通过艺术的方式帮助乡村的儿童打开梦想的大门。2018年的8月2日,在山东寿光的先生书院,三名来自美国的美术老师与当地儿童们一起互动“矛与盾”的游戏,儿童用行动绘画的方式可以激发自身创造力,感觉到艺术是快乐的源泉。

笔者曾于2017年5月21日考察成都三圣乡蓝顶艺术区,看到很多艺术家们参与到了以儿童为对象,在发掘孩子创造潜能的活动中,间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艺术家们以贴图的形式,把心得全部贴在墙上,这些贴图记录着艺术家们介入乡村的心路历程。

对儿童的美好心灵塑造是乡村精神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美术教育的边缘化问题,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胡俊提出了“逆向融合”的美术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乡村往往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并有其不同于发达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伦理、媒材资料与相应的艺术表达。“逆向融合”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学习者的姿态,学习乡土文化,与乡村孩子一道用乡土材料,创作出表达他们自身精神诉求的艺术作品。以乡村孩子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能创造出打动城市孩子的美术课程,逆向提供给城市美术教育新的启发。

随着艺术教育频繁介入乡村活动,介入形式会更加灵活多样,来乡村的人多了,乡村就会越有人气与活力,乡村精神的建构因乡民的精气神与活力得以彰显。

3 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持续性反思

3.1 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与乡村文脉发掘

笔者在2018年8月走访了江西景德镇市与安徽黄山脚下交界的西递、宏村、碧山村、沧溪村、石溪村、查村村、源港村等乡村,看到了西递、宏村两个地方大规模地保留了完好的明清建筑,在这些建筑的布局、装饰以及书法楹联中,体现出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对自然、秩序和规则的遵循,这些符号就是乡村精神的体现。这两个地方的村落布局、环境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构成了景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得很好。西递、宏村的良好发展状态无疑应当得益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每年都有众多的学艺之人到西递、宏村写生,但是似乎鲜见这两地的社会实践艺术。邻近的碧山村不时会有社会实践艺术者光顾,进行艺术项目的探索挖掘。碧山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印象深刻的是碧山书局所在的位置曾是汪氏祠堂启泰堂,原始风貌保留完整。2010年,中国现代诗人欧宁以及策展人左靖共同发起将祠堂改建为碧山书局,他们发起的“碧山计划”目的是探索徽州乡村振兴的契机。但因种种原因,几年后,“碧山计划”按下了暂停键。由此,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可持续性似乎亮起了红灯。

2016 年,重庆十方艺术中心曾途、曾令香、胡燕子等组织四川美术学院跨媒体个性化工作室的学子们展开了针对艺术介入乡村的“碧山计划”与“乌镇模式”的综合调研,围绕着“曾经孕育出传统文化的中国社会语境在发生何种变化?”“中国乡村的特殊性有哪些?”“艺术的边界在哪里?”“以艺术文化内容促进区域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开展了社会实践艺术的针对性研讨和创作。笔者在碧山书局调研期间,访谈了前来书院歇息的两位村民,他们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喜欢书局的氛围,常来书院坐坐,可使内心世界丰富。自2010年起,固然全国各地社会实践艺术工作者络绎不绝地光顾碧山实施艺术计划,问题是艺术介入乡建的践行背后,外来者的田园般理想和村民们的现实与愿景并非契合,那么,社会实践艺术如何接地气?如何让村民在和艺术的互动中获得精神成长的可持续性? 答案或许是社会实践艺术要在乡村建设中产生作用,践行的过程需挖掘乡村的文脉,创作的作品必须成为该乡村精神系统中一部分。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这些精神信仰可以在乡村遗存的许多符号中找到,如图腾符号、象形文字符号、服装装饰符号、建筑装饰符号等。以沧溪村为例,当地保留了大量的古徽派建筑,从宋代朱熹引荐地理学家朱宏当太傅时,为当地民众树立起了牢固的中国传统的礼学观念。沧溪村保留的明清时代主建筑群体现了“枕山、环水、面屏”的理念。建筑里外以及门外的牌坊有很多石刻,这是早期在乡村中建筑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现方式。越是大户人家,房屋建筑上的雕刻越精美。房屋建筑上雕刻有一只戴帽子的猴子,寓意着对子孙一路封侯,家族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天井是徽派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四水归堂”之说。村口有一个牌坊,叫做蜚英坊,牌坊下面的石头铺设很有寓意,内方外圆而后再方。这种抽象的铺设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礼学的思想,“外圆内方”指为人处事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由此提示,如果社会实践艺术要在苍溪村实施,介入乡村的艺术至少有一部分应该是这个乡村精神系统中某些符号的延伸以及再创作。

中央美院一位本科在读学生张一冉在某个农村的装置作品《躺着的城墙》,用砖块石头堆砌成公共休息椅,后面是某村古时残破的城墙,有一种新生的美丽。梁家富的《碾土》装置记录了某村慢慢淡去的碾土习俗,该村在下雨之后需要把高岭土用碾子压实,雨水能渗透到地底,使得地面不那么泥泞。而今,碾土的习俗渐渐消失了,且该村落居住者甚少,为了保留曾经的记忆,梁家富创造了《碾土》装置作品。作品成环状,一环套一环,三环加一圆,每个圆环中间隔了一层环状的高岭土,每一环高岭土上放了一个小碾盘,通过这些碾盘可体验到当年的人们碾土时的感觉,再现渐消失的习俗。张一冉和梁家富的作品创作都是在和村民一起研讨中产生的,完成的作品只要不被拆掉,永久与村民互动分享。

3.2 社会实践艺术可持续性介入乡村的难点应对

农村社会人口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青年以及中年人远离乡村,致使乡村青状年劳动力出现了断层等农村面临的社会生态问题同样是中国社会实践艺术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2019年笔者调研了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20位留守村民,愿意参与社会实践艺术群体活动的村民占了被调查人数的95.2%。 在他们接触到的社会实践艺术作品中,村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与该村前辈们历经十年的光阴开山凿石,徒手搬运,修建起的水渠相关题材。这说明即使社会生态失衡,但是接地气的艺术始终会留在村里人的记忆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期待社会实践艺术的持续性介入。

时任石溪村第一书记的周先法坦陈:艺术家能为乡村建设做的事情很多,集中连片的老土坯房需要改造升级,当地的古井、古屋、古驿道寄希望于通过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让村民参与到社会实践艺术的项目研讨和创作思考中,能把这些古物变得有灵魂、有情绪、充满生机,通过村民参与提升了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效果。渠岩在梳理青田计划可持续的经验时感慨到:起初到青田村时,邀请了18位乡建领域的专家把脉,基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形成青田乡建设发展报告,其目的是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让村民们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现实与深远意义,乐意配合参与到传统礼俗重构的家园建设中。

确保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可持续性,一要在跨学科合作的乡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持续制订艺术乡建活动计划,吸引村民们去关注乡村,热爱乡村文化,吸引游子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修复乡村独有的文化风景与文化特色;二要落实涉及项目资金的来源;三要完善艺术家自身的生存保障;四要推动艺术家与管理农村的各级部门、村委会的沟通,村民的配合;五要借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先行国家的经验,并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出台有关农村艺术发展、农村社区服务方面的相应政策以及配套资金扶持计划。

4 结语

中国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是艺术家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扎根乡村,围绕乡村的政治、伦理、教育、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凝练、乡村品牌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乡村的发展根植于乡村精神的重构与再创造。为了保留乡村淳朴习俗,艺术工作者们亲临现场发掘乡村文化基因,用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艺术呈现形式,与乡民们共享时代的脉搏跳动。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是乡村振兴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必将对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村民精神艺术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