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P2P 网贷行业中的应用

2021-11-23史串楠

北方经贸 2021年2期
关键词:借款人网贷借贷

史串楠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P2P 网贷行业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助力下,P2P 网贷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存在时间较短,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许多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借贷双方及P2P 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些问题造就了著名的“庞氏骗局”,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因此,解决P2P 网贷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一、区块链应用于P2P 的相关文献综述

何文静[1]提出通过构建P2P 联盟链来使P2P 网贷平台回归信息中介平台的角色,P2P 联盟链涵盖借贷交易中的所涉及的所有流程,通过区块链来记录交易发生的各项数据信息,确保交易信息完整及不可篡改;李倩茹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P2P 行业征信体系的应用,指出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授权保护、分布式存储信息及不可篡改性等特征可以改善现有征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各P2P 借贷平台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间数据更新及时并共享、降低征信手段成本并且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吴建刚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P2P 网贷行业的实用性分析,指出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传统P2P 小额信贷、P2P 小额信贷债券转让、P2P 小额信贷担保模式以及P2P 小额信贷平台模式的场景之下;严振亚[4]从平台数量、借贷增长量、监管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近期国内P2P 行业发展状况,指出当前P2P 网贷行业存在平台安全方面、用户隐私信息方面和行业监管方面都有待加强,提出通过在借贷流程、征信体系和货币流通三部分都融入区块链技术,同时依靠第三方机构监管的P2P 信贷体系。

目前,学者们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P2P 平台运行所存在的风险,大多是从传统理论角度来分析平台借贷双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从社会关系、信号传递、征信和违约成本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但从技术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P2P 借贷行业有高度的契合性,有可能为陷入困局的P2P 行业带来一丝生机。引入区块链技术的文献多是从P2P 网贷行业的监管体系、征信体系来分析P2P 网贷行业现存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的文献很少。因此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角度来分析P2P 网贷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引入区块链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P2P 网贷行业发展现状

(一)P2P 借贷平台概述

P2P 网络借贷是互联网与信用借贷相互结合的产物,借贷双方依靠互联网通过P2P 借贷平台来实现从个人到个人的借贷过程。它的出现开辟了除传统借贷方式以外的新形势,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相比传统的银行借贷,P2P 平台具有投资门槛低、资质审核快、放款速度快等优势,受到众多网民的喜爱。

2007 年,国内首家P2P 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到 2010 年国内P2P 平台共有26 家,2011 年开始国内P2P 网贷平台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14年进入爆发期,以平均每天1-2 家上线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4 年底数量已高达3 000 余家。然而P2P 网贷行业无准入门槛、无运营规范和无监管标准的“三无”状态使得P2P 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多家平台出现负责人跑路,筹集资金池、庞氏骗局等现象,给平台使用者带来极大伤害。据统计,2015 年全国P2P 网络借贷平台出现问题的有1031 家,占全国P2P 网贷平台总数的30%。自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重视P2P 借贷行业的管理,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18 年P2P 平台频现爆雷潮,相关部门开始着重整顿P2P 网贷行业,提出“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引导部分机构转型”的政策,导致2019 年国内网贷行业成交量相比2018 年下降了46.24%(根据网贷之家数据得)。从监管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于P2P 网贷行业的存在还是认可的,因此很有必要探讨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促进P2P 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P2P 网贷行业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借贷市场中,银行通过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或担保品,来解决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在P2P 网贷行业中,客户主体大多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他们往往没办法提供抵押品,所以P2P 网贷通常是通过考核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来评估是否能进行借贷交易。由于互联网用户匿名的特殊性,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P2P 平台和借贷双方有可能隐藏信息,双方获取到的信息量不同或对信息的理解不同,这就会使交易各方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又分为投资人与P2P 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

1.因交易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

从投资人和P2P 平台的角度来看,在投资人从众多P2P 平台中选择进行投资时,出于逐利性投资人往往会选择利率较高的平台,P2P 平台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而抬高利率,造成P2P 网贷行业利率虚高的现象,高收益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这就导致一些低利率的平台很少能吸引到投资人,严重情况下造成高质量低利率的平台被排挤出P2P 网贷市场。造成这种不良竞争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P2P 网贷行业依靠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虚拟的特性使得投资人在查找平台的各方面信息时,没办法了解到精准的信息;另一方面平台自身往往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从而选择美化平台自身形象,甚至出现夸大宣传、掩饰真实经营状况的现象,加大平台和投资人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角度来看,P2P 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通常会根据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然后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投资人想要了解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信状况和借款用途等信息,只能通过借款人自己给平台提供的信息这一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若有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编造自己的职业、薪资状况等,受互联网技术的制约,平台在审核借款人的信息时,没办法做到实地核实,所以并不能完全保证借款人信息的准确性。借款人为了能够快速得到借款,会抬高自己的利息率来吸引投资人,在相同信用等级的借款人中,投资人往往会选择利率高的借款人投资。因此就会出现信用资质相对差的用户得到借款,而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得不到投资人的资金,出现借贷双方之间的逆向选择,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因交易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

从投资人和P2P 平台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投资人在选择P2P 平台进行投资后,部分P2P 借贷平台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投资行为,而是利用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空转,向外界报告虚假运营信息,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来投资,形成“资金池”、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等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到P2P 平台后,平台方处于信息优势,为了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作出损害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人利益的行为,不将资金的明确用途告知投资人,而将资金用到合约外的用途,平台方并不需要承受该行为带来的后果,在出现风险时可以“卷钱跑路”,这就是来自P2P 平台方的道德风险。

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后,借款人得到投资人的投资,随意改变借款用途,为了追求高收益而选择投资风险更高的项目中,加大违约概率,增加道德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P2P 借贷交易双方完全靠P2P 平台进行线上交易,平台受成本的限制也很难做到有效的贷后管理,无法监督借款人的贷后行为,一些劣质借款人在高风险的投资中得到回报后,往往会申请更多的借款再次进行投资;另一方面由于P2P 平台的特殊性,没办法跟传统金融平台一样,有抵押品或担保物作保证,借款人即使违约也并不会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借款人违约后,P2P 平台除正常催收外没有其他的措施可以实施。目前国内的P2P 平台还没有上征信系统,同一借款人在A 平台违约后,还可以在B 平台重新注册获得借款,继续违约。贷后管理的缺失和低失信成本加剧了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几率。

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给P2P 网贷行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投资交易发生前投资人没办法了解P2P 平台的资信状况;投资交易发生后不能确保投资人将资金用于约定用途,可能发生平台“跑路”的现象;借贷交易发生前出借人没办法正确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状况是否可靠等;借贷交易发生后不能保证借款用途等。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P2P 网贷行业的可行性分析

区块链技术首次被提出是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一书中,它源于比特币,是比特币底层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整个体系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允许任何节点进行记录数据维护信息,联盟链由预先设定好的节点来负责,私有链是指由单一的节点来记录维护。具体用户对哪些区块链有访问权限靠区块链的维护者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所有用户都可以以匿名身份来访问公有链,而私有链和联盟链只有特定用户才可以,在访问时用户身份已知。

区块链的技术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除此之外还结合了树形结构、公式机制、加密算法、时间戳、智能合约等技术。因为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区块链技术本身有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时间戳、信息公开透明去信任化的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P2P 网贷行业的痛点。

(一)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在区块链技术下的核算和信息存储采用分布式的方式,所有节点的地位是相等的,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每个节点都可以查看与验证所有信息的记录,若有一个节点受到攻击,不影响其他节点的运行,同时整个网络中没有特定的节点来管理整个区块链,依靠节点贡献度来决定是谁来管理。

(二)盖有时间戳不可篡改

区块链中的节点在记录数据时都会带有时间戳以记录每一笔交易的发生时间,同时也有相应的加密机制,对经过验证记录在册的数据进行保护,且安全性也有保证。区块链中的节点在存储数据时,利用不可逆运算的哈希算法来保证存储的数据不可篡改。节点在接收信息时没有加密,通过哈希算法将数据信息打散来进行存储,这样就保证了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三)信息公开透明,去信任化

区块链上的用户以匿名身份进入公有链,每个节点商所记录的各项数据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的各个参与方不需要信任彼此就可以完成各类交易。因为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遵守着同样的算法,系统自会判断是否应该进行交易。

(四)安全性较高

区块链技术依靠密码学工具中的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各个节点共同记录维护的账本数据,防止造成用户信息及交易数据等隐私的泄露。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P2P 网贷行业的作用

(一)去中心化的特性促使整个P2P 网贷交易信息不可篡改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运行方式,每个节点共同记录维护交易相关数据,用户在使用公钥查看公有链上的相关信息时,能看到所有交易相关信息,虽然是匿名但其他相关信息能够详细了解到,减少了借贷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盖时间戳的特性保证了区块链上进行的所有交易的相关信息都被按时记录下来并带有时间戳,无法做到随意篡改,用户在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时只需要按时间顺序就能够找到;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平台及用户过往在区块链上进行借贷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各个节点中,不能随意篡改,不论是平台还是借贷双方都不能轻易改动自己过往的交易记录,这样就不会出现平台及借款人美化自身形象伪造虚假信息的情况。平台以及用户为了提升自己的信誉,就会遵守相关规定,平台做好自己信息中介的相关职责,而用户做到及时还款等。

(二)信息公开透明促使P2P 网贷行业的监管趋于透明化自动化

依靠区块链技术的P2P 借贷交易是公开的可编程交易,[10]可以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规定以编程代码的形式嵌入P2P 交易区块链中,这样区块链上进行的P2P 借贷在交易前就会受到审核,符合条件的平台或出借人、借款人才能进行借贷交易,使得交易更加趋于透明化。除此之外,第三方监管机构也能够根据在区块链进行的借贷交易所产生的智能合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监管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加入使得P2P 网贷行业的监管走向自动化发展的道路。

(三)非对称加密技术提高P2P 网贷平台的安全性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依靠密码学工具中的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各个节点共同记录维护的账本数据,根据数据记录的时间段来分别加密,同时又由分布式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来进行验证,这样的加密方式给黑客攻击带来难度,保证了区块链上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数据方式下,所有的节点来共同记录维护数据,所以任一节点的信息丢失并不影响其他节点及整个系统。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给P2P 网贷行业带来的影响,提出P2P 网贷行业当前存在以下问题:投资交易发生前投资人没办法了解P2P 平台的资信状况;投资交易发生后不能确保投资人将资金用于约定用途;借贷交易发生前出借人没办法正确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借贷交易发生后不能保证借款人将借款用于约定用途,且违约后并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提出了可以利用区块链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盖有时间戳、不可篡改、信息公开透明,去信任化和安全性较高的特性来促使P2P 网贷行业交易透明化,促使P2P 网贷行业监管趋于自动化和保障P2P 网贷交易安全性。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引入P2P 借贷行业有利于P2P 借贷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借款人网贷借贷
关于“债”的事儿,你必须知道
小微企业借款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热词
元代就有“按揭”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