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思考

2021-11-23洪富艳

北方经贸 2021年2期
关键词:政商职能营商

洪富艳,陈 熙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一、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作风亟待改进

“亲而不清”或“清而不亲”都是“亲清”政商关系的极化现象。政府与官员不仅要积极作为,还要有清廉的底线意识。高压反腐的做法虽然减轻了政府官商勾结现象,但也从侧面造成了政府官员懒政怠政现象,出现了“清而不亲”政商疏离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政府官员又存在摆架子、设卡子、做样子等不能“马上就办”问题,没有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东北地区某省2019 年内查处腐败及作风问题共14 142个,同比增长32.8%。政商关系处理不当,对“政”“商”二者都是不利的。一些官员腐败落马,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同时影响了市场公平秩序,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如果政商勾结,政商疏离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必然得不到改善。

(二)政府干预市场经营依然存在

我国虽然正处于经济形势向好的大环境下,但市场的发育程度仍不够完善且市场主体也未发育健全,还存在价格体系混乱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市场机制中的许多功能还难以发挥。因此,为了能让社会资源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就要在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也进行调节,才能使我国市场经济走向良性的发展方向。但某些地方政府没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干预微观经济的程度较高,现如今仍存在较多不必要的政府限制,政府“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经营,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还未将权力充分地交给市场,使得市场还未能真正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够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从营商环境建设、提供财税支持、加强融资服务等方面提出措施。但现在看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使其无论是在财政税收方面还是融资的过程中都面临着难题。中小企业大多是独资企业,本身规模有限,市场占有的份额较少,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就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政策扶持体系,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政府扶持,生存发展将步履维艰。但行政部门在制定扶持政策时有所缺失,提供的优惠政策也缺少一定的时效性。虽然政府提供了一定融资支持,也提供了部分专项扶持资金,然而对数量繁多的中小企业而言,现在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政府扶持。

二、营商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服务职能不规范

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多是政府服务职能不规范造成的。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把工作当做身份和权力的象征,缺乏对政府服务职能的认识。部门利益权力化、市场管理随意化、政务环境人为化,都是服务职能不规范的体现,“吃拿卡要”现象尚未完全杜绝。此外,对企业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依然存在。服务职能不规范,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企业与群众本该一次办理的事情,来回跑多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甚至导致个别企业错失商机。

(二)政府经济职能不明确

政府的经济职能体现在,政府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负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维护经济基础稳定的责任。政府经济职能不明确,履行职能不规范,随意插手市场的运行,已经成为营商环境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意识里,政府的存在就是管理,行政权利就是要对一切社会事项进行干预,如果要管理就是要全面的“管”,就是应该包揽一切,包办一切,造成管得过多,管得过死。“放”就变成了弱权、卸权,也代表着失去了更多的权力优势,紧跟着出现了怠于行政的现象,出现了“放任不管”的情况。政府本身既制定规则又参与市场的运行,而不是做市场的守护者,过多地干预了市场。只有在市场解决不了自身问题时,政府才应通过履行职能采取恰当的措施。

(三)扶持职能发挥不到位

政府的扶持职能是指政府帮助各界发展和社会保障的职能,体现在通过广泛的产业、税收等政策规划和倾斜帮助各界顺利发展,直接关系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政府对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对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发展环境的建设也了解得不多。中小企业发展时间普遍较短,抗风险能力弱,需要相对长期地、持续地支持。但就政府而言,政府更加追求政绩和短期所带来的效果,相对于小升规(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与基金项目建设等见效比较快的工作来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般不会被政府重视。部分扶持政策门槛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使得政策实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部分曾发挥巨大作用的政策与当前情况不符,或即将到期的扶持政策没有新的政策来延续,导致政策的连贯性不够,这些都是现有的扶持政策与实际需求的差距。

三、解决营商环境中的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工作作风

营商环境建设需要服务来推动。以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服务质量,规范政府服务职能。对于违章办事的或不作为的破坏营商环境的政府人员要严肃问责、严肃处理,真正做到让企业“办事不求人”。政府规范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公开透明的服务过程,确保及时与有效的信息公开,确保信息公开的可信度与完整度,确保交流互动的灵敏性与回应性,确保服务过程的透明度与规范化。为了规范政府服务职能,政府应加强对公开工作的监督,切实提高公开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全方位公开行政权力及其运作过程。真正落实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执行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政策决策和管理机制。

(二)明晰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不明确,就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营商环境,阻碍经济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市场经济主体活动进行干预,纠正并改善市场机制内的市场失灵问题,针对失灵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相关公共政策。政府要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就要明确政府的经济职能。政企职能不分,也会限制企业的活力,阻碍企业发展。政府要将权力下放,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服务于市场经济客观规则,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行政人员要自觉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利用政府职能,使市场主体能够掌握自身的经营自主权,使其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行政审批中脱离出来。

(三)维护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公正,这也更加突出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维护和服务职能。政府对企业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能因为企业的性质、规模区别对待。要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共公益事业上的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政府应通过对公共、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及合法权利。要发挥政府的扶持职能,端正发展中小企业的服务理念,大力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发展。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政策、资金、服务、宣传等,使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及舆论环境得到优化。坚持解放思想,重视中小企业的积极引领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政商职能营商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