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高中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021-11-23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题组选项差异

陈 雪

前言

课题组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教师、场地、器材等资源情况,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需要,确定了田径、篮球、健美操三个课程模块,根据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身体运动智能(速度、协调、平衡、力量、柔韧等)的不同,将各模块选项学生分为A类班(总得分前50%)和B类班(总得分后50%),并开发相应课程,由不同的实验教师进行教学实验。学生的差异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两类班级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均有所不同,但都突出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也都遵循“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边教边反思,边反思边调整,不断完善课程方案并进一步实施。

1 体育课程实施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实施进行了界定,总结起来,较为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将课程实施视作课程变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观点是由以富兰(Fullan.M.)为代表的教育专家提出的,重视改革的引领和对改革的反作用;第二是将课程实施视作课程计划或方案付诸实践的整个过程,该内涵强调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工作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的。鉴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在界定体育课程实施内涵时既要考虑课程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工作以外的影响因素,又应考虑教学工作这一课程实施的主体。本课题借用《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实施的内涵: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1]

2 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高中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一方面,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或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从体育课程实施的内涵不难看出,体育课程实施的最后落脚点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也都关注学生差异并发展学生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重视课堂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方案并进一步实施。基于以上两方面,课题组将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体育课程实施策略分为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两大类进行研究。

2.1 分析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学生层面策略

每个学生是学生群体的一员又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的需求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需求来源于学生自身,也来自他人和外部世界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内在成长的动力。学生在身体、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生理方面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特点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特点、性别、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2]课题组始终围绕“适应学生差异发展”这个主题进行课程构建,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是我们编制课程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2.1.1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的差异实施选项授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两部分,为差异教学奠定了课程基础。在教学中,打破班级甚至年级界限的“选项走班”模式受到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3]这种模式不但弥补了以往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合本校教师、场地、器材等资源情况,课题组对学生兴趣、特长进行调查,确定了田径、篮球、健美操三个课程模块,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指导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构建出我校田径、篮球、健美操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选项走班。

2.1.2 根据学生身体-运动技能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完成课程构建和学生选项后,为了更好地关注、发展学生差异,更有效地利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课程资源,[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课题组在学生选项的基础上,对同一项目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是根据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身体运动智能(速度、协调、平衡、力量、柔韧等)的不同,将各模块选项学生分为A类班(总得分前50%)和B类班(总得分后50%),由不同的实验教师进行教学实验,两类班级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均有所不同,学期末,课题组对学生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有助于形成较为系统的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高中体育课程体系,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成效。

2.2 有效开发教师资源、贯彻差异教学理念的教师层面策略

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新课标下,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教师“导”的功夫到不到位。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6名,且全部为课题组成员,其中,学历构成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名,本科学历5名,专项构成为田径专项2名,篮球专项2名,健美操专项2名,在教学一线最短的工作年限也已有9年,每位教师均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不同程度的科研经验,特别是在自己的专项教学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正是充分开发教师资源,将我校学生选项设定为田径、篮球、健美操三个模块,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教学中重视差异教学理念的贯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进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己驾驭课程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2.2.1 加强对学生的选项指导,避免选项的盲目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根据新版课程标准,高中学生每学年进行1次运动项目选择,高中三年最多可选3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学生在重新选择新的运动项目时,根据其考核结果确定从模块1、模块4或模块8开始学习。为了避免选项的盲目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选课前课题组向学生介绍各项目的情况及选项的具体操作流程,选课时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选项意愿表”,每人最多可按先后顺序填写3个运动项目,如果因场地设施、师资等情况不能安排更多同一运动项目的教学班级,课题组采取与部分学生协商的措施,鼓励部分学生选择第二或第三意愿的运动项目,并告知他们,一年以后他们有优先选择第一意愿运动项目的权利。

2.2.2 加强师资培训,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组织方式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决定课程是否能获得切实执行的主要因素。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各类学习与培训活动,集体研读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课程与教学论、差异教育等方面的著作、文献,宏观把握课程构建的方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组织教师观摩差异优质课、优秀教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有关课题的观摩、总结会议,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更好地开展课题服务。

2.2.3 完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人人打造差异精品课

课题组始终坚持“以集体智慧来促课堂效率”的理念,风雨无阻地进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一、周三上午7:30—9:00,内容为分模块、分类型探讨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集体讨论教学设计,把握方向。再由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差异教学目标,选用合理的差异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备课质量。每讲完一节课,实验教师及时收集学生课堂反馈,并进行反思,从而适时调整课的内容和方法。

为了解和掌握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解决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听课类型分为公开课、示范课、随听课三种,随听课要每周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体听一节,授课教师随机抽,遵循每个教师都被听一轮后再换听课教师的方式。每学期同一模块的两名教师每人讲一节公开课,每个模块出一个示范课,这样一来,课题组成员人人有公开课。听课人员为除授课教师外的所有课题组成员,需要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态度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应作记录,并进行课后评课活动,帮助教师打造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精品课,并及时调整课程方案,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组共同打造的精品课中,高海侠老师执教的田径模块《利用足球上田径》在2016年荣获烟台市德育优质课,栾小玲老师执教的健美操模块《搏击操“中国功夫”》在2017年荣获烟台市优质课,陈雪老师执教的健美操模块《搏击操“重拳出击”》在2018年荣获烟台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和2018年度福山区差异优质课。

2.2.4 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课程方案

教育科研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在实践中对研究内容不断进行发现、设计、改进、提炼的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它的核心要素是实践出真知,它的核心价值是改进提质量。因此,课题组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也是结合现实条件和已有经验,设计出课程方案,然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课题工作。

总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以关注学生差异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自主精神,通过分层教学学习机制,在改变教师角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运用差异评价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差异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力求找到最科学合理且符合我校实际的课程方案。

猜你喜欢

课题组选项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跟踪导练(四)
四川省非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以夹江县“插花式”精准扶贫为例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