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对策研究

2021-11-23史焰青孙金文李姗姗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廊坊公办实训室

史焰青 李 莉 孙金文 李姗姗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2018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指出: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

目前,国内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定义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站在政府的角度,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侧要与产业的需求侧做到无缝对接,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现代产业学院培养的人才要有用武之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要有符合新时代转型企业的职业能力。站在企业的角度,现代产业学院培养的人才就是他们熟练员工,得心应手的毕业生才是真需求。站在行业协会的角度,它作为一个中介组织,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是联系企业和政府的纽带,起到了协调、沟通、服务等作用,通过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相关培训和考证,为自己增加一定的创收。

国内学者许文静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一个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一起担当并有创新模式的实体组织。李宝银认为本科及高职院校下辖的一个二级教学机构或者类似于二级学院运转的办学机构就是现代产业学院,由政、校、企、协等单位或组织为了共同目标而构建。胡文龙认为现代产业学院就是在了解并熟知当地的市场用人需求,将社会上的企业办学机构引入,与区域特色产业或行业联合共建,将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有机结合,提高高校供给侧的人才培养质量。孙振忠和黄辉宇认为,现代产业学院要采取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由政、校、企、协联合共建,采用社会办学力量和新时代的管理方法,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特定的行业或企业。

综上观点,笔者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下设的一个新时期的二级学院,该二级学院是由高校协同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重点是引入企业的办学力量,由原来的以校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转变,能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因此,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政治意义重大,经济意义深远。

二、廊坊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市场产业需求侧的差距分析

(一)廊坊高校的基本概况

廊坊现有高校15所,其中8所位于廊坊市区,分别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部属公办本科)、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四部门共建公办本科)、廊坊师范学院(省属公办本科)、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教育部新增批设的省属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市属公办高职专科)、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市属公办高职专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独立学院本科)、河北东方学院(民办本科)。另外7所在廊坊下辖的县级三河市,分别是:华北科技学院(部属公办本科)、防灾科技学院(公办本科,隶属中国地震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部属公办专科)、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部属公办本科)、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市属公办高职专科、县级三河市财政投资)、燕京理工学院(民办本科)、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

廊坊地处北京和天津之间,受京津两地的政策影响和经济辐射,发展潜力巨大。廊坊下辖的三河市地理位置更加优越,西邻北京通州区,北邻北京平谷区,东邻天津蓟州区,三河市在2020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中排名46,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廊坊北三县(北三县是指: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正在推进与北京通州区“四通一”协同发展,“四统一”是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管控。因此,廊坊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廊坊的高校更是如此。2019年10月29日,北京财贸职院选择廊坊燕京职院作为廊坊校区正式挂牌,两所学校的党政领导参加挂牌仪式,双方签订《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由北京财贸职院带动燕京职院的发展,不仅响应了国家政策,更有效地推动了两地高职教育协同发展。

(二)廊坊高校的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差距分析

查阅廊坊高校的网络数据,几乎所有高校均开设服务类专业,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总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本文以廊坊高校服务类专业为突破口,分析高校人才供给侧与地方产业需求侧的差距如下:

1.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存在差距。专业设置的初衷是学校想扩大办学规模,并没有完全对接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或者是向地方政府申请相关经费,导致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对口就业或者是一毕业就转行。

2.师资的专业技能有差距。虽然很多高校的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但这些教师主要还是以“双证型”教师居多,缺乏企业的专业技能。虽然很多教师利用寒假或暑假的空余时间,去企业学习实践技能,但究其根本还是与教师评职称挂钩,下企业实践锻炼过于形式化。

3.校内实训设备相对落后。很多高校都在建设实训室,但实训室的设备型号与企业实际运转中的设备有差距,很多高校都是建设完实训室后多年都没有进行设备更新。

4.校本位思想较重。高校都在落实国家政策,推进校企合作,但是校本位思想依然较重,主体地位高,并没有完全让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主要体现在学校提供学生供企业用人即可。

5.管理体制有差距。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没有让校、政、企、协多方参与,仅仅体现在校企双方的合作,而且是以学校全权管理为主。

6.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陈旧,没有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或者说没有“引企入教”,课程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脱节。

三、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对策研究

本文以地理位置优越、与北京财贸职院对接并协同发展的廊坊燕京职院为例,该校的服务类专业目前正在对接产业链,朝构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方向发展,正在实施并践行的相关对策如下: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了服务类专业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专业共建”的2+1人才培养模式,于2017年与北京翔宇通用航空集团联合办学共建空中乘务专业,2018年与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联合办学共建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前两年在校学习,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第三年由企业组织考证、安排实习就业。

(二)以“校主体”向“企业主体”转变

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重点作用体现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对所有的毕业生安排对口就业,形成了“招生即招工、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

(三)引企入教,师资共享

校企双方实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合作企业每学期外派授课教师常驻学校,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我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并改革相关课程,企业自编的部分岗位实践教材逐步进入课堂,企业还外派教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校的专任教师每年均可参加企业的师资培训,提升专业实操技能。

(四)企业投资建设实训室

自联合办学以来,由校方提供场地,翔宇集团投资建设了航空模拟舱,型号为波音737—800,同时还投资建设了民航地面安检工作流程实训室、空乘化妆实训室、空乘形体礼仪实训室,商鲲集团投资建设了复兴号高铁模拟舱。加强了实训教学,为学生上岗提供了真实的模拟环境。

(五)校、政、企、协多方参与

2018年,燕京职院参加京津冀航空服务业发展论坛暨京津冀航空服务业产教联盟成立大会,我院被选举为京津冀航空服务业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有力的促进了政、校、企、协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了产教融合。2020年,三河市政府投资建设了高铁专业化妆实训室和形体礼仪实训室,有力的加强了实训教学。

(六)专业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师资在课上融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尤其是真实岗位的相关技能融入实践教学,学生的实操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专业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我院空乘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均由北京翔宇集团安置在民航系统内就业,高铁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均由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安置在铁路系统内就业。

综上所述,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猜你喜欢

廊坊公办实训室
廊坊专场(二)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