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N机构在中国短视频领域下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11-23程晓文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流量机构

程晓文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作为进口产物,MCN起源于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营,其本质是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到2014年MCN才成为学者的研究题材,且相关研究分散于各个领域。在中国短视频领域下,鉴于MCN较短的发展史及其所面临的日益变化的挑战,国内相关研究必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稍显不足。因此,对MCN的研究需不断与时俱进,紧跟其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中国短视频领域下MCN的主要运营模式,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MCN机构的发展现状,并据此给出相应对策。

二、基本情况

(一)定义

作为舶来品,MCN是近年来在短视频领域新兴的一种商业模式,是网红经济的一种新型运营模式。在这一模式下,MCN凭借其强有力的资本支持,通过保证内容的持续输出,实现商业资本的稳定变现。

随着MCN的不断发展,其发展业态也在不断变化与更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内容生产、运营、营销、电子商务、经纪、知识付费、IP及周边产品开发等”业态[1]。

(二)运营模式

1.垂直内容联盟模式

垂直内容联盟模式是在对某一领域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开发与该领域相关的内容,形成相对垂直的内容矩阵,以满足内容消费升级过程中观众对垂直化、专业化、个性化内容的需求[2]。在这一模式下,MCN机构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更专业、更准确地为其制作个性化内容,从而增加用户黏度,吸引并留住用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平台流量池。这一特性使得该模式下的MCN机构相较于采取其他模式的MCN机构,其商业变现更为容易。

2.头部IP驱动模式

头部IP驱动模式是指一些头部网红借助自身的流量基础,通过成立公司,自立门户,签约新的网红,转型成为MCN的模式[2]。在国内短视频行业发展之初,不少人跻身短视频生产者行列。他们凭借自身独具一格的内容和特殊人设,获得了大量关注,成为自带大量流量的网红。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他们视频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打破这一限制,他们纷纷开始成立专业团队,利用自带流量,签约新人,从而转型为MCN机构。

3.内容货架转型模式

内容货架转型模式的MCN,很多本身并不是做短视频内容的,他们凭借自己积累的资源进入MCN市场,通过给内容创作者提供各种服务实现转型和赢利[2]。该模式下成功转型的MCN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整合上游内容资源,凭借规模化效应将供应链资源聚拢,打造具有个性化内容的达人品牌。他们普遍具有资本优势这一特点,同时又在生产内容上存在明显偏向。

三、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据2020年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0%[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国内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等,使得国内短视频行业中的MCN机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新兴MCN机构的不断涌现,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等因素却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内部竞争,使MCN机构普遍在内容生产、盈利模式、人才以及资源等方面面临较为严重的困境[4]。

(一)内容生产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内容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对作为内容提供者和生产者的MCN机构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内容产出要求。

1.同质化严重

目前,中国MCN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在盈利模式、技术支撑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尚未成熟。内容生产上,绝大多数MCN机构都面临着诸如内容同质化、模板化等问题。对此,机构可采取内容个性化与品牌化相结合措施,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依靠外部力量: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打造优质内容平台[5];二是激发自身力量:打造机构内部特色与个性,实现内容生产个性化;同时,树立起自身品牌,真正做到个性化与品牌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

2.产出质量与频率难以兼顾

随着短视频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用户自身需求的不断变化,短视频内容的产出迎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内容生产者在提高产出质量的同时需兼顾产出频率。对此,可采取多方机构合作共赢模式,解决高质量内容与高频率产出难兼顾问题。MCN机构可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将内容创造与制作分离开来,一家或几家公司专营于优质内容的创造,其他公司则专营于内容的制作。

(二)盈利模式

在MCN机构发展之初,其盈利模式多是广告变现。但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MCN机构普遍面临着用人成本激增以及商业变现困难等问题。

1.用人成本激增

现阶段,MCN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行业内部竞争大大加剧,内容产出质量要求更为严格,而高质量的内容产出离不开专业化的生产团队以及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MCN行业在高级人才需求市场上的用人成本在不断增加。对此,可采取引入外部资金举措。MCN机构除依靠自身盈利外,还可适当借助外界力量,引入外部资金以扩大自身资金储备。具体可从招募投资者以吸引外部投资或寻求合作者,共同经营相关业务等方向出发。

2.变现困难

商业变现是MCN机构运营的首要目标。随着MCN市场的不断扩大,不少MCN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单一平台过度依赖,忽视其他变现渠道,致使该行业变现渠道单一化问题不断凸显。对此,MCN机构应采取多元化变现模式,可尝试探索其他变现领域,扩展变现渠道,打破自身业务边界,增加变现模式多样化,以建立平衡稳定多元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还可完善目前已形成的优质内容付费模式,集行业整体力量,逐步提高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意识。

(三)人才资源

目前,MCN行业人才增速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人才资源匮乏,具体表现在人才难招纳、难培养和难管理方面。

1.人才难招纳、难培养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MCN行业,人才资源显得愈加稀缺。当前MCN行业人才抢夺严重,招纳人才困难重重,人才成本居高不下。机构内部培养人才前期周期较长且存在试错成本,所花费的成本远高于外部招纳。对此,可采取多元化人才招纳及规范人才培养体系举措。机构可创造性转化人才成本,从人才自身需求出发,对所要招纳的人才采取个性化措施,从提高人才签约福利待遇等方面留住人才。同时,加强体系规范建设,整合人才培养资源,拓展内部人才培养方式,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人才的内部培养。

2.人才难管理

在MCN行业,人才话语权因其紧缺性不断增加,开始出现一些头部红人对于MCN机构要求越来越高,自身对机构所做贡献却越来越低,红人收获与付出不对等现象。不少机构难以满足其愈加膨胀的欲望,头部红人出走现象愈加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MCN机构对签约人才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一问题,MCN机构需从自身出发,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管理体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规范。就整个MCN行业而言,需形成一套系统管理与培养人才的方法论体系,提高整个MCN行业的规范性。

(四)资源争夺

随着新兴MCN机构的不断涌入,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该行业正处于各方激烈争夺资源的局面。其中,以流量、营销和供应链方面的争夺最为激烈。

1.流量

目前,MCN行业不同角色之间已形成较为激烈的流量竞争格局:新兴MCN机构瓜分老牌机构原有流量,各平台之间争夺用户时长,头部账号身处公域流量争夺战,跨平台争夺流量;非头部账号缺乏个性特征与核心优势。对此,MCN机构可采取个性化运营模式,打造自身优势,进行个性化运营,形成自身特色,建立核心优势,提高流量争夺竞争力,以此来吸引并留住用户,从而建立起自身的专属流量池。

2.营销和供应链资源

近几年,电商直播的飞速发展扩大了MCN行业的营销领域,也扩大了对营销资源的争夺范围。电商直播其核心在产品,而优质产品的筛选离不开强有力的供应链资源以及管理能力作支撑,这加剧了该行业对供应链资源的争夺。对此,机构之间及行业之间可相互合作,集各方优势所在,整合行业内外部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用,以促进彼此发展。合作具体可表现为三种模式:MCN机构彼此之间进行合作;MCN机构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MCN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

四、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MCN向前发展的趋势乃是必然。MCN机构需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获得长远发展。本文在分析中国短视频领域内MCN主要运营模式基础上,探讨了MCN机构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据此给出相应建议。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MCN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后来的研究者可将其作为一定参考,并结合自身所处时代背景,作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个性化流量机构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