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探讨

2021-11-23朔州市朔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事业单位财务

白 静 朔州市朔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理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效防止舞弊和腐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力,并加强公共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一)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来看,内部控制不仅是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而且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和行政治理的基石。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为公共事业单位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的需要。健全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结构,有利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

(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把握管理要点

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相关部门和岗位加强沟通协调,可以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公共机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单位必须有责任心,尤其是精心管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内控管理可以真实反映情况问题

一方面,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水平。内部控制报告的质量和结果是财务监督检查的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提供真实、完整、详细的信息,而不是片面追求的报告和评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和报告的重要性和协调性。目前一些单位认为内部控制报告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其他部门和人员在报告过程中既不重视也不配合。需要强调的是,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方法,涉及所有部门和每个部门的所有人员。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因此,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不能仅仅由财务部门来完成。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便按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配合完成数据收集等任务,共同推动和完成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

(四)风险评估需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风险评估可以发现内部制度与外部战略的不一致,为内部制度的修订提供政策依据;可以发现内部制度与内容的不一致,为内部制度的修订提供建议;通过形成风险清单,风险评估报告可以发现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为社会公众完善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开展和完成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整理事业单位实际使用的相关内部数据,将事业单位数据与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和识别。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应当形成风险清单和风险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以风险评估为出发点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以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为指导,梳理业务流程,明确职责,明确业务职责,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有关的业务符合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这样就会导致该工作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出现财务风险,对财务内部控制整体的效率和质量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让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不足

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事业单位尚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有效性,无法根据相关要求和自身管理特点制定业务经营风险控制措施。特别是,一些组织已经具备了内部控制构建的基本条件,包括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行为准则和信息系统,但是现有资源尚未与内部控制构建的概念完全关联。

(二)系统不完善

内部控制的功能组织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与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之间的中介。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其范围仅限于财务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现相对简单。内部控制组织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甚至不兼容的职位也没有分开。许多公共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没有提出要求和指导,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内外部联系格局。

(三)内部财务控制薄弱

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只能通过内部控制的实现来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得到测试和完善。因此,内部控制的实施是内部控制系统与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桥梁,在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为了满足相关要求,一些单位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尽管他们制定了许多内部控制文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循它们。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对策

(一)提高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通过以上对重要性和问题的分析,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事业单位的自我控制意识,而关键是掌握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同时,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业务单位负责人的随意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所致。足够严格,这就增加了一些人为因素。因此,提高事业单位自觉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尤为重要。在改进措施方面,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后,必须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学习相关的准则和规定。通过宣传动员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同时,贯彻执行事业单位规章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内部控制中,明确了每个员工的具体职责,并通过将职责分配给个人来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为事业单位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建立适合业务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业务往来,建立隐患分析和风险评估机制。改进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岗位分离与不相容,内部授权,批准等基本内部控制方法,进一步加强单位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以实现目标。要实现以下目标:实施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还应当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事业单位在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做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还需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战略发展需要来构建相应的控制制度。如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做进一步强化,以便工作人员得以更好的投入到内部控制工作中,进而及时有效的发现、解决和处理风险问题,并及时向上级反馈,使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更加完善,进而有效的避免各项风险问题。另外,事业单位还应当结合内部员工的切实利益与工作能力进行开展,以便更好的适应自身的发展和员工的实际需求。此外,还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作用,严格落实和执行相关制度、操作流程,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内部控制管理。

(三)掌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

建立和执行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须遵循党加强内部控制和组织建设的精神,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价,特别是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整改。该制度必须进一步改进。另外,提高执行力,改进监督措施,确保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情况,调整和优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达到加强内部管理的实际效果。事业单位的业务内部控制措施,应当每年对部门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时修订和补充内部控制的特殊措施和内部操作程序,定期调查内部实施情况,及时纠正控制措施或措施。

(四)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将监督检查结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实施预算绩效评估和中期绩效评估,作为财务计划的参考。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与审计监督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联合监督,避免重复检查。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需要我们增强重视程度,尤其是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大改进提升力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