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策略

2021-11-2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核算

(宿迁经济开发总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会计中的两大分支,二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共同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一些异同点。要想进一步发挥会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需要转变传统理念,加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力度,为国有企业发展打下基础。

1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异同点

从职责划分来看,财务会计能够评估国有企业财务行为和经济活动等方面,收集和分析其中产生的各项信息,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国有企业财务行为;管理会计的职责范围更为广泛,不仅要对已经产生过的经济活动、财务行为开展审计工作,同时还要预测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情况,为管理者做重要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从这个方面来看,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包含范围都比财务会计更为广泛,且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

从时间和工作顺序来看,二者存在一定差别。财务会计的重点在资金支出和收入两方面,同时要全面掌握国有企业历年的财务报表,并分析各项业务、经济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升企业整体盈利;管理会计往往要在财务会计工作完成之后,再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掌握往年的财务数据,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让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为国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核算对象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相同的。整体来看,两者的核算对象都是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只是两者的分工不太相同。并且,财务会计和信息会计分析的数据基本同源,都能够有效收集和分析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项财务数据,财务会计要分析资金支出和收入情况,使资金使用更为规范合理,确保资金使用率在合理范围之内,为国有企业资金正常运转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管理会计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核算资金过后,管理会计要根据实际核算结果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有助于管理者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国有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2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价值

2.1 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两者的融合能够在全面分析经济活动所产生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国有企业未来发展,使会计信息更为准确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两者融合之后,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更好地汇总财务状况,有助于管理人员对财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金是企业能够良好运营的关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之后,能对财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做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决策。财务会计能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进行精确核算;管理会计能结合国有企业过去几年的资金情况和如今的发展状况,再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预测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帮助国有企业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及时调整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帮助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降低管理成本

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能良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国有企业管理者集中管理,让财务部门的工作高度统一,减少数据整合和分析难度,同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就目前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单位财务部门职务分离情况较为严重,工作效率不高,财务管理质量无从保证,使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成本投入增加。已经核算过的资金可能会再进行新一轮核算,重复工作增加了财务管理成本,并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的稳定发展。国有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是非常零散的,各个部门也都是非常分散的,这会导致分享信息不对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管理这一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优化内部结构

财务会计做好本职工作,能够为管理会计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完成,才能为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和有力支撑。因此,要全面核算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情况,收集和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项财务信息,在对当前业务开展情况作出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对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升企业运行的稳定性。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给传统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良好融合,便于国有企业集中管理两个原本独立的部门,有效节省管理成本,同时让两个部门的会计人员学习新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学习计算机技术,财务会计能保证国有企业资金核算的准确性,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会计能在得到资金核算结果的基础上,制作更为系统的财务报表,有助于国有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3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方法

3.1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要想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良好融合,需要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搭建良好的组织架构,为两者融合营造合适的环境,也为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奠定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良好沟通,能够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在确保沟通渠道畅通的前提下,营造积极合作、勇于探索的企业文化氛围,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与此同时,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避免出现工作重复或某些工作无人承担的情况。财务部门要充分意识到两者融合对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和内部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部门合二为一,集中管理,同时根据自身职业的不同特点,出台不同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让两者能够更好地“求同存异”,在共同合作、友好交流的前提下,由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在人员的管理上,实行奖惩分明的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适当奖励,对于懒散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这些奖励和惩罚都直接与员工的薪水挂钩,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 整合财务管理理念

受传统管理理念束缚,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承担的职责及扮演的角色不同,将两者结合对国有企业发展并无益处。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整合现有资源,才能够为国有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让两者有效整合。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单独的财务管理部门,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成独立的部门后,由财务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升级。同时,定期开展培训,从理论知识储备、实践技巧、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精神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加快实现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转变,使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3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国有企业资源信息共享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面向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财务会计在对国有企业资金进行核算之后,可以通过共享中心把核算的内容发送给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再根据这些数据预测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同时,建立财务信息网络,让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及时上传处理好的信息,在财务信息网络平台上设置专门的邮件和意见接收功能,及时收集员工对工作的反馈以及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便于及时解决,为国有企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4 提高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需要在各自的领域都具备相当专业的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在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自己领域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素养。国有企业可以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考核,以此鞭策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避免出现“以公谋私”“以权谋私”的现象。与此同时,邀请行业内优秀导师开展讲座,为会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从财务理论知识和财务技能等多个方面出发,为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为国有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语

就目前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发展情况来看,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还存在较大问题;从职责、工作内容等多个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度较高,两者融合性不强,对国有企业发展较为不利。在事业单位内部不断改革的今天,只有两者融合发展,才能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能让其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这对维持社会稳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