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研究*

2021-11-23窦正毅李翠霞

运动精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产教

窦正毅 李翠霞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研究*

窦正毅 李翠霞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12)

文章阐述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存问题,提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合理培养路径,即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以便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思路。

产教融合;双师型;高职

近年来“产教融合”一词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职业教育政策性文件的热门词而时常提及,如产教融合下行业企业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政策问题、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下的相关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育人机制以及产教融合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等[1-3]。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产教融合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所在,因此,如何开展产教融合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心所在。

1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将“生产”作为生产活动,使物质文化财富创造活动与人们的精神追求相结合形成一体化,而“教育”作为生产活动的推动者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互融合[4]。两者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产业和教育融合后产生一种新的“产教融合体””,产教融合有利于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提升。通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教师队伍的培养理念既能跟上产业结构的升级,又能将育人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以产教融合为依托,既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又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2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释国内有多种提法:“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全职或兼职教师中,既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从事专业的实践教育。“双师型”教师既要获得高等教育教师资格,又要获得所从事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职称、能力、素质等体现出来的具备双类型“双师型”教师定义[5]。而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措施方案》中明确的“双师型”教师要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教师要具备理实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一定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紧跟时代、服务一线企业工作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途径既可以是先从事职业教育后具备职业技能,也可以先具备职业技能后从事职业教育,两者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3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存问题

3.1 产教融合理解不够透彻,缺乏实践经历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导向。职业院校在教师的引进模式上依旧遵循从学校到学校,多数人通过入职前的岗前培训能很快适应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虽然很多人在毕业前都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缺乏长期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积累,多数教师不能根据企业需求完成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甚至完成的实践技术教学跟一线工作需求的职业技能相差甚远,达不到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3.2 “双师型”教师概念理解不透彻

尽管大批学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大量国内外对比与分析研究,对“双师型”教师概念有了更深层理解和更全面的分析。但是,仍旧没有形成统一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共识,以至于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具备的“双师型”认证有名无实,无法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无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难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6]。

3.3 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为使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高职院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都会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便教师拥有“双证”的比例获得提高。虽然“双师型”教师比例得到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拥有“双证”,未必拥有“双能”。这些教师只能从事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通过短期强化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了“双师型”教师认证,但是大多数老师因忽略了企业的实践历练,无法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企业有着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型人才,因达不到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的学历和职称要求,以及相关编制问题而无法进入体制内,被拒之门外。

3.4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渠道不通畅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是职业院校新进教师主要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主,对于专业实践的培训几乎不会涉及。也就意味着,教师无法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在技术方面的迫切需求。第二就缺少稳定且有实质性深度合作的行业和企业实训基地。校企在彼此之间在各自利益诉求上未形成交叉点,彼此间的积极性都不强,形式主义较多,未能真正发挥出校企合作的实质内涵,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自身专业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升受到限制。

3.5 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就目前而言,“双师型”教师并未受到职业院校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不愿意深入企业一线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个别教师认为在企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技能的提升,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跟现实工作中职称评审条件不能有效对接。尤其是“双师型”教师获得认证以后的工资提高、进修学习、 项目申报、评优评先进以及绩效考核等都没有足够的倾向。取得“双师型”认证和未获“双师型”认证并无明显差异,导致以“双师型”型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干劲和氛围。

4 产教融合视域下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

4.1 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够加速校企人员互通流动,彼此实现更好的互通育人用人合作。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实践、革新及相关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线需求的发展动态,推动育人模式的更新。企业人员以高职院校为平台,作为人才引进为专职或兼职教师,落实相关的待遇保障,实现职业发展的转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形成协同发展、利益共享、取长补短、共进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4.2 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以教师在企业常态化历练的实践经历作为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将产教融合作为切入点,产业升级为契机,统筹好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高层管理人才服务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优化教育理念、孵化大师工作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派优秀师资进入企业一线开展实践进修提升,了解企业前沿技术、先进的管理、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通过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建立,才能有效保障优秀教师进企业,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能能手进校园的渠道畅通,实现校企互动和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7]。

4.3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首先,加大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力度。以“内培外训”的方式把职业院校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送进企业进行一线实践技能的提升,使其具备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其次,教师的引进要以具备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一线工作年限和经验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再次,高职院校要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制定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管理、完善教师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在企业行业的任职经历做合理规划[8]。最后,不拘一格降人才,依据相关政策适度调整人才引进标准,提高人才引进待遇,把高端技能型人才吸引进来服务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

4.4 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

评价是前提,激励是推动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足够重视,尤其是深入企业一线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企业需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而“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优秀人才形成的推动力。制定“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在企业一线开展实践和挂职形成制度。明确培养目标、考核措施、待遇、晋升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双师型”素质能力,并在在工资待遇提升、职业培训、职称申报、项目立项以及绩效考核等大力倾斜。

总之,产教融合有利于实现校企间在资源配置上相互匹配,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创造合作平台,通过职业教育创新式深化改革,形成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间形成高度融合即产教融合,形成一种各取所需的利益共同体合作模式,既搭建行业、企业高端技能人才引入高职院校,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又保证了高职院校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的培养为依托。最终才能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发挥出产教融合真正的效能与产出。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12/t20171219_321953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EB/OL].2018-08-01. http://www.gxzf.gov.cn/zwgk/zfwj/20181229-729333.shtml.

[4]叶春桃.探究产教融合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学报,2019(7):188-189.

[5]徐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变迁与实践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81-86.

[6]周爱成.高职路桥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7(6):80-82.

[7]张忠.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40-41.

[8]马慧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双师型”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27.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OU Zhengyi, etal.

(Guangx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ning 530012, Guangxi, China)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立项编号:GXGZJG2019B101)。

窦正毅(198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健身与运动康复。

李翠霞(1972—),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老年体质与健康、运动康复。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