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诗词,畅想别样精彩

2021-11-23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永联校区陈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孟浩然韵律首诗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永联校区 陈琳

“诗词”历来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采取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很难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对此,教师应当“拨乱反正”,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带学生品出诗词之美。

一、强化朗读指导,感受韵律之美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为什么诗词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它记录在纸张中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西汉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术,但是造纸的流程非常复杂,成本极高,未必人人用得起纸张。所以,诗词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人和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由此可见,诗词必然充满韵律感,朗朗上口,人们才能记住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想要让学生记住诗词,感受诗词的美,也同样需要从诗词的韵律着手。鉴于此,教师需要积极强化朗读指导,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之美。

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具备极强的韵律感。诗的开头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仅句式非常整齐,而且从尾字可以看出韵脚是“ong”,可谓非常讲究,从中可以看出唐诗的格律之美。此外,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又和开头两句遥相呼应,为我们烘托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态之美,将秋日美景描绘得生动细致、耐人寻味。在进行指导朗读教学以前,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读一遍诗歌,试着划分诗歌的节奏,这是让学生对诗歌的韵律形成初步印象。接下来,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认真倾听,看看教师是怎么朗读这首诗的,重读了哪些字,又弱读了哪些字,这是帮助学生感受古人的格律技巧,激发学生对诗词韵律的体验。

二、通过闭目聆听,想象诗词画面

诗词之所以美,不仅美在韵律,更美在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尽管诗词的篇幅较短,有的只是一二十个字,却包含着异常丰富的审美元素。准确地说,诗词看似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不如说诗词是由一幅幅画连缀而成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太过功利化,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刻内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摒弃功利化的色彩,引导学生闭目倾听,同时让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灵动。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朗读以后,教师开始进行课堂教学。这首诗由四句构成,每一句都包含一幅画面。首先,诗歌开头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主要描绘的是阳光播撒在西湖的水面上,好像给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水波荡漾之际,波光粼粼,看着美不胜收。但是,通过第二句的描写可以看出,天气陡然发生了变化。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晴转多云,即将下雨。“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的正是烟雨蒙蒙之际,湖边山色若隐若现,更为西湖增添了一丝空灵之美。接下来两句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将“西湖”比作是“美人西施”,而“晴天、雨天”这样的自然天象,就仿佛是美人脸上的胭脂,淡妆浓抹皆具美感,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在为学生分析完整首诗歌以后,此时,教师要求学生闭上双眼,并为学生播放一首古琴曲《潇湘水云》,并在音乐的伴随下,重新为学生读一遍整首诗,要求学生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三、鼓励学生创编,增加诗词理解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创编的形式体会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内涵,感受诗词情感。所谓“创编”,就是对根据诗词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增删,增加一些细节化的描写,去掉一些多余的内容,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诗词的印象,让学生将诗真正读到心里去。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在布置创编训练以前,教师要求学生试着分析诗歌内容,看看这首诗重点写的是什么。通过朗读,学生意识到这首诗主要写的是送别孟浩然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也注意到诗人的用笔非常简略,只是写了送别的行为,并没有具体写“送”的过程。因此,教师从此点切入,要求学生围绕着“送”的过程进行详细描写。在学生动笔以前,教师做出提示,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接着又带学生回忆了“记叙文六要素”,并鼓励学生用六要素的方式梳理整首诗。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很快得出了结论。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人物:李白与孟浩然;起因:孟浩然和李白相聚的原因;经过:李白在江边岸上登上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结果: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梳理,学生写出了很多小故事。通过有效的改写训练,学生既深刻理解了古诗内涵,也体会到了创作的成就感。

总之,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想,分析诗词的侧重点以及亮点,理解诗人表达了什么,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孟浩然韵律首诗
《上课没人抢》
书的国度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春晓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春晓
秋千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