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留白

2021-11-2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小学李庆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4期
关键词:蒲公英金色文本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小学 李庆玲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刚一提出,常见的情形是学生马上就举手,教师似乎很满意学生的表现,指名举手的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完了接着又是一个问题。看上去课堂教学中也互动不停,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在茫然跟跑,并没有从中获得应有的发展。原因就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急于走完设计得满满的教学程序,没有给课堂适当留白,少数学生的举手迎合了教师走教案的需要,多数学生没有充分思考、体会、感悟的时间。

一、在课堂留白中促进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种“留下不讲”就是课堂留白。因而,课堂留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在不经意间把一些内容秘藏起来,引发学生急于对教师的留白进行尝试填充、补齐,无形之中,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就被撩起来了,进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中。或者教师在关键处,创设悬念,留下空白,引发学生产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也显得特别强烈。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充分发挥讲章回体故事的特点,在导入环节就故意卖关子:“诸葛亮和周瑜都是那个时代绝对聪明的人物,如果互相离得远远的,肯定互相欣赏彼此的才干,但是命运偏偏捉弄人,喜欢安排他们聚在一起。有一次,诸葛亮到了周瑜所在的东吴商议抗击曹操的事情,周瑜故意说箭不够用,诸葛亮就表示愿意造箭,一来二去,最后变成了三天造出十万支箭,还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这是周瑜的计谋,可上了大当啦!”讲到此处,教师就停了下来,在学生的等待中,教师笑着问:“欲知后事如何,怎么办?”学生忽然间明白过来,纷纷进入读课文之中。接下来的大段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自主研读课文中与悬念有关的内容。学生对故事的发展情形和结果自然是特别关注,在阅读课文中自然会聚焦到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上,而这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中不待教师讲解,学生都弄得很清楚明白,教师只需要将教学集中在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上。

二、在课堂留白中寻求语言突破

有人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了语文教学最关键的目标。那么,一堂语文课上,教师该在哪些语言点上进行适当留白呢?这需要教师在文本中选取一些富有弹性空间的语言表达,把这种弹性空间悄悄展示一角,引导学生进入其间,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一探究竟的劲儿去寻找和发现,进而在其间完成带有自己特色的语言建构。或者选择那些对学生而言充满新鲜感的语言表达句式、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其间的魅力所在,并产生也来试一试的念头,这也能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突破的效果。

例如,《精卫填海》是一篇节选的文言文神话故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在带学生初步疏通课文大意之后,聚焦于“以堙于东海”这一句,先让学生说说从这一句中可看出的结果是什么。有学生指出是“堙于东海”后,教师追问:“用什么来堙于东海?”学生回答是“西山上的木头和石头”。此时,教师给学生留下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神话都具有神奇特点的角度看,你想想:精卫衔来的西山的木头和石头会是普通的木头和石头吗?你觉得这些木头、石头有什么不一样?用木头和石头来填塞东海,你觉得能填得起来吗?你希望有一个什么结果呢?这就是教师选择文本中的关键点,留下具有弹性空间的表达,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促进学生自主创造出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特点来。

三、在课堂留白中激发求异思维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必须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静下心来思考,再回答经过思考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课文中有这样的说法:“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教师可以就这个比方提问:“这是不是说,每一朵蒲公英花都能像手掌一样,不停地张开、合拢,才使草地一直保持着金色呢?”这个问题中有个陷阱,学生想简单回答肯定不行,这就需要学生再度进入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表达,并深入思考才能有结果。具体地说,就是找到“长满”“盛开”这些关键词语,从而明白两点:一是一朵蒲公英只有一次张开和收拢的机会,“金色的草地”是许多蒲公英开放的结果;二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金色的草地出现,只有在蒲公英盛开的时节才会有。这样的思考,学生的思维才不会一直跑在简单的轨道上。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之道是教学艺术的有效体现,需要教师掌握留白的时机,以激发学生顺势进入文本的知识、语言、思维的学习之中,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最终为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服务。

猜你喜欢

蒲公英金色文本
蒲公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蒲公英的歌 外二首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金色七夕节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金色的光
金色十年
穿一双闪亮耀早秋的金色鞋子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