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11-23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宋琪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4期
关键词:深度文本教师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宋琪

对话,是沟通交流、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教师将对话理念融入课堂,营造民主氛围,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能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相互转化,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是多元对话的引领者,对话能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展、知识的建构、语言的积淀。

一、初次对话,解读文本,熟文知意

教师与文本对话,了解文本的思维、编者的意图,熟悉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文章的主旨思想。再通过充分研读词句段落,教师能从多角度展开思考,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应依据目标、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经验,从作者生平、文章题目、关键词句、特殊的标点符号以及作者的生活经验等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从文本内容中提出问题: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的?每一次擦燃火柴都分别幻想了什么?教师也可以针对重点词句提问:“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教师也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问:小女孩在擦燃火柴的过程中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能增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能熟文知意,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体验。学生可以借助工具阅读文本,对精彩之处加以标注,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二、深度对话,循序提问,分享交流

学生的深度对话,有对文本的精准解读,也有与同伴的分享思考、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深度对话,有对问题的提问,有引导学生质疑解惑,也有对学生的评价总结。教师要借助问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在初次阅读后,就有了初步的思考。教师提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下《猫》时,教师提出问题:猫把老舍先生的稿纸踩脏了,老舍先生讨厌它吗?学生经过讨论,能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从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一手法,感受到作者的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学生在形成问题意识之后,会主动带着问题融入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教师要留时于生,让学生去揣摩、推敲。学生通过熟读文本,可以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句中之意、言外之意。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回答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再思考,让他们对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与疑惑。在学生与同伴深层次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对文本的欣赏之处以及感到疑惑的地方,从而促进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会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学生在互评中聆听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取长补短,提升独思、辨析的能力。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学生的失误予以纠偏,要捕捉学生表达的创新之处予以激励,对学生偏离目标进行调控,对淡化主题之处予以指导。

三、延伸对话,积累经验,读写相融

教师要反思初次、深度对话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设计的不足,能依据教学重难点之处,对生成的问题进行筛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以弥补教学预设的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谈谈自己对文本角色的感受。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下《“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让学生任选一种身份,想象说话。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你是船长,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你就是这艘“诺曼底号”,在身受重创,目睹遇难这一幕时,你想说……学生在畅变角色的过程中,能促进情感的抒发,使自己的内心受到震撼,使船长的形象更加高大。

学生与文本对话,能获得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技巧的掌握,能促进文本言语的迁移,教师要将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由读文走向作文,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形成有意义的建构。学生在课后要注重阅读与所学文本相关的内容,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提升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将习得的写作技巧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之中,促进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由读及写,写身边的人与事,能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让课堂向整个生活空间拓展,能促进自主学习的意愿,能引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式对话,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促进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增进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深度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美育教师
圆我教师梦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