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看”“读”“说”学古诗——以《七律·长征》的教学为例

2021-11-2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李霞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七律气势诗句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 李霞美

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长征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怎样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诗句意思,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真正读懂这首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从“听”中初步体会诗的意境

“听”是为了让学生对诗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听入手:一是听诗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从中感受诗的磅礴气势;二是让学生听由《七律·长征》所谱成的歌曲,让学生感受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激昂、雄壮。“听”让学生从“听读”和“听唱”的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气势,使学生通过听的直观感觉,间接地去体会、感受诗的情感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从“看”中了解诗中史实,加深对诗的了解,感受诗的内涵

“看”是从“听”的基础上加深对诗的了解,进一步体会诗中的意境。这里的“看”并不是简单地看书,而是看投影片(有录像更好)。在听诗的朗读录音的同时,适时地把根据诗的内容制成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六张投影片同步展现出来。

之后,教师结合投影片适当地介绍诗中所涉及的史实,让学生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震惊中外、史无前例的壮举,红军历时两年,开动两只脚,在天上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历尽艰难险阻,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三、从“读”中进一步领会诗的意境和内容,体会诗的艺术美

“读书”,顾名思义,书是从“读”之中理解体会的。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读”成了本次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在“听”和“看”两部分内容完成后,学生对诗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教学,指导学生借助读来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及其艺术美。

(1)自读。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独立体会诗的情感和内容。

(2)指名读。找一些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起来朗读,同时,教师再一次出示根据读的内容制作的六张投影片,让其他学生从耳听、眼看中再次感受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磅礴气势和红军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3)齐读。教师在学生能准确流利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掌握好语调,处理好重音,运用好语速,读出节奏。同时,教师进行指导性的范读、引读,使学生读出语感,加深学生对诗的思想感情的领悟,理解诗意,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中“难、闲、暖、寒、喜”等字的准确运用,领会“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些工整对仗的诗句,享受其中表现出来的气势磅礴之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诗句语言文字的理解,接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熏陶,引发学生从朗读中得到共鸣,以达到读出气势的效果。

(4)句读。即以诗中每一个诗句为一次停顿,教师从中做一些指导性的提问:这一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学生读一句,感受一句,体会一句,理解一句,令学生从读中去想,从想中去体会,从体会中去理解。

(5)赛读,分个人赛读和小组赛读,让学生带着“我要比其他同学或小组读得好”的心态去读,读出诗中的意境,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从“说”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诗的内容,认识“七律”

“说”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掌握。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难”字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②“万水千山只等闲”中“闲”字又从哪里能体现出来?③“难”和“闲”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④你是怎样去体会“暖”和“寒”“喜”和“开颜”的?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扫清一切障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对于初次接触的“七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较古诗的形式来对其加以认识,之后再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七律”。

“听、看、读、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摒弃了传统教学古诗时的解词说句的习惯教法,使学生从“听、看、读、说”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强烈的自我需求,使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七律气势诗句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七律·答友人》书法
七律六首(新韵)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咏鸡
七律三首
散谈山水画之“势”
让句子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