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才尽的恐惧

2021-11-22青丝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42期
关键词:纳什王尔德写作者

青丝

普鲁斯特说过一句非常沮丧的话,认为自己可能今生都写不出想写的东西了。我不知道每一个从事文字写作的人,是否都有过类似的念头,但可以肯定,每一个从事文字写作的人都考虑过才思枯竭的问题。曹禺晚年就公开谈论过写不出作品的内心痛苦,余华也表示这辈子就算往死里写,也写不出像《活着》这么受欢迎的书了……

文字创造力是造化赋予写作者的一项卓越天资,写作者具有这一禀赋之后,便再也无法接受自己有一天会失去这种能力。江郎才尽的担忧,会像梦魇一样,时刻萦绕在每一个写作者的心头。然而,如同江淹在梦里被郭璞索回五色笔,从此诗作再无佳句的例子比比皆是。

曾为英国文学偶像、引领先锋主义的王尔德,人生后期落魄到熟人一看见他就躲,喝酒都要赊账的地步。他于困厄中写信告诉朋友,做梦死后去到天堂,天使抱着一大摞书拦在门口问他,王尔德先生,你还有这么多书没写,怎么就来了?其实他不是不想写,而是这时候,他除了偶尔还能说一两句俏皮话博人一粲,再也写不出任何有分量的作品了。

写作者的才华穷尽,除了到了一定的年纪,创作巅峰已过,也因为人的成熟世故、老练稳重,与想象力是无法共存的天敌。人对于世界的感知,是各自的大脑对于外界环境的间接还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思维多标新立异,性情更为怪诞冲动,有助于发掘创造力的潜能。很多人年轻时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不拘章法,亦无所畏惧,敢于把各种古怪的想法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激情与自我就是创意之源。

但是写到了一定的阶段,作者对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掌握,思考加深,就会逐渐发现之前作品的幼稚和不足,对于自我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敢再在离经叛道的界线上游走,也不再依赖过去对世界的直觉性认识。如以“纳什均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一生为精神病症所困,他自述回归到理智“不完全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思考的理性将限制强加于人,制约了人们对自己和宇宙之间的可能性”。

很多写作者就是陷入到這样的怪圈中,从傲视一切到磨平棱角,文字由直抒胸臆到玩弄各种技巧,写作的野心大了,诚意却少了,逐渐丢失了最初的激情与灵气,作品由此不再动人。我看过不止一个作家回忆早年的创作历程,坦承自己都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写出那些作品的,放到现在就再也写不出来了——人的困扰往往不是来自事物本身,而是出自人对事物看法的改变。

才思与灵感有时就像一种随机的奖励,遽然而来,又翩然而去,但越是难以捉摸,给写作者带来的情绪反应也越强烈,不论是欣喜还是挫折。

猜你喜欢

纳什王尔德写作者
白马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论写作(创作谈)
为自己
为自己
王尔德的色彩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爱,纳什博弈人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