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研员美术多媒体

孙 娜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基础教育教研室 河南 周口 466000)

通过众多教研员开会讨论的结果,目前很多中小学的美术课堂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般来说,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相关的课前任务,让同学提前预习课堂内容,同时准备相关绘画的材料。等到上课之前,美术教师就开始了个人的独角戏,在讲台上,带领大家欣赏图画,或者介绍相关的画家、画作,待这一过程结束之后,那么下面就成为了学生们的独角戏。学生依照美术教师的要求,依葫芦画瓢,老师让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交作业,美术教师离开。据很多美术课程的教研员讲,很多中小学的美术课堂都陷入了这种死循环中。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提不起教学热情,甚至出现了类似于美术课堂可有可无的乱象,很多学校甚至将美术课堂取缔,让位于语数外等学科。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学生的欣赏画作的能力以及绘画的能力永远都不会得到提高。然而,随着我国大多数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美术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已经完全荒废了。

作为美术教研员,一直都是该学科的中坚力量,起着引导和带领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作用。所以,各位教研员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自身的头脑,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方式的完善中来。现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教研员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思考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如何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让美术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发挥作用。

1.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其就是创造一个类似于课本内容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当一个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氛围时,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会大大地加强,学生对探索美术世界的动力也必然随之而提升。因此,既然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课堂中,教研员为何不首先使用这种良好的方式呢?近些年来,随着各种绘画修复艺术以及电脑动漫技术的发展,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中看到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将一些古画,重新将其恢复原有的颜色,同时通过电脑技术使其能够运动起来。例如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类似的资源,在经过修复之后,蒙娜丽莎的微笑更加迷人,因为一些动态技术,蒙娜丽莎的嘴角、眼神以及头发都处于一种似动非动的幻象,可以说这样的修复工作给了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神秘感,同时也给了赏画者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让欣赏者感觉到,蒙拉丽莎就站在我们的眼前,好像蒙拉丽莎是我们眼前的一个人物,而不仅仅是画上的人物了。所以,教研员也应该提高自己搜集资源的能力,也可以学习相关的电脑绘画艺术。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河北美术出版社)中的毕加索版画作品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教研员可以上网搜集相关的重新上色的作品,然后分发给具体的美术教师。让各位美术教师在上课的同时,依据相关的背景,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背景音乐可以播发《义勇军进行曲》,同时让同学欣赏这部作品。在慷概激昂的歌声中,学生身临其境,如同回到了那个家国沦亡但是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特殊年代。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自然被及时地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会高涨,那么既然同学努力,美术教师一定会充满热情。这种情境教学,由于网络资源的充分挖掘以及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当时的环境,回到画作的相关时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增强互动

中小学生由于正处于一个学习模仿的阶段,一旦有优秀的榜样,那么他们学习的动力必然会增强。那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发挥榜样的力量。例如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上册(湖南美术出版社)中第一课“老师您好”!在美术老师让同学做相关送给老师的礼物之后,由于各个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差异,其中必然会有做得好的同学,那么在下节课之前。可以让比较优秀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做成相关的PPT,只需简洁生动即可。让这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上台,通过PPT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自己为何要这样做,以及是如何做的,做的心得以及成功的原因。

这样,通过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学生可以展开良好的竞争,学生榜样的力量也是巨大无穷的。

3.结语

教研员始终处于引导的位置,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利用多媒体,劝导各位美术教师展开情境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美术课堂熠熠生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研员美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美术篇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