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水而生,与水同行

2021-11-22赏析人周宇晨株洲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株洲市洞庭湖湖湘

赏析人/周宇晨(株洲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人,总是在学习如何与水相处的。《水的行走》以蕴藉深远的文字,审视着洞庭湖与湖区人们绵延数千年的相依相偎。

文章追根溯源,思考着这一湖水从何走来。湖的由来,湮没在历史的浩瀚烟波之中,多情之人便以想象试图赋予其源头——在娥皇、女英寻夫不得的凄婉哀绝哭声之中,在龙王惩处恶类的地裂天崩轰鸣之中。

先人绕水而生的遐想与情思,从此有了流淌的方向。自屈子开始,这一方天地之间的诗意伴随着湖水,淌进了后世血脉中,与湖边长久矗立的亭台楼阁、宗祠庙宇,共同谱写成湖湘文化符号。人为水寻得归宿,水孜孜不倦地孕育着人类文明。探索水的起源,亦是追溯我们的文化根基。

沈念是满怀着敬畏与眷恋去书写这湖水的。敬这湖水给予城市以“灵性、厚重、声名”,畏它面对着人类肆意侵占也有“狂躁和残暴”。然而这洞庭湖转眼之间便对人类的悔改予以宽容,它仍如苍翠葱茏的树冠般对众多支流予以包容。跨过历史的曲折,如今的它仍“不急不缓”、日以继夜从容行走。“母亲”二字涵盖了这湖水的深情,亦表达了作者的眷恋。

为此,连带着这湖边之景也都含着别样意趣。沈念写到太阳之圆鼓鼓,雾气之忽沉忽浮。正因湖水之深沉,这四周的灵动与可爱也就有了体现,两者共同交织成湖区人们在繁忙喧嚣中可以共享的旖旎。

孔子于水中悟出九种美德,感叹“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老子认为水滋润万物却不争,赞美“上善若水”。伴水而生,我们探索着文明的来处;与水同行,我们寻觅着灵魂的归途。

解题练练手

1.结合文章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湖没有源头,又有源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湖水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人/周宇晨(株洲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参考答案

1.①历史记载中,找不到湖从何时诞生的相关文字,这成了无解的问题,因此说“湖没有源头”。

②人们试图用历史传说去解密湖,以龙的纪念日——二月二日定为洞庭湖形成日,洞庭湖于这些传说中拥有了源头。

③湖极具包容性,湖湘大地上众多有名无名的河流最终汇集于此,这些支流都是其源头。

2.①敬意:湖水孕育着湖湘地域文化,因之产生的神话传说、诗歌词赋和历史建筑等,给予城市以“灵性、厚重、声名”。

②畏惧:湖水面对着人类肆意侵占也有“狂躁和残暴”,洪水滔天,湖堤破溃,使得人们只能仓皇收拾家当,被迫远迁,给这城市带来了“刁难、悲痛、漂泊”。

③眷恋:湖水无论曾遭遇多少污浊、痛苦和索取,面对人们如今的退耕还湖仍然选择了宽容,如母亲般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株洲市洞庭湖湖湘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下)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上)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我是湖湘儿女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源可寻而濯我缨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