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系列之十一金陵十二钗中的异类

2021-11-22章新华湘潭市第一中学

十几岁 2021年24期
关键词:妙玉宝玉梅花

文/章新华(湘潭市第一中学)

在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个异类。

年轻的妙玉,带发修行,被请进贾府,入住栊翠庵。她满腹经纶,聪慧过人,才识不在宝黛之下。曹雪芹盛赞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她精通茶文化,精通诗词,还熟谙庄学文化。

妙玉入的是佛门,性格却带有庄学文化色彩。她最喜欢的古诗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意为人生无常,终须一死。她自号“槛外人”,自谓蹈于铁槛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场。她爱读庄子的文章,自号“畸人”,意味着特立独行,纯真无伪,通天道,远尘俗。

妙玉的性情,是孤僻清高,不喜俗人。宝玉曾经评价她“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这种性格,自然也不讨人喜欢。李纨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与妙玉曾为邻十年,号称与妙玉乃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的邢岫烟,也曾批评她“放诞诡僻”“‘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批书人脂砚斋也说:“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后世读者,不少人也有同样的看法,比如林语堂,比如王蒙。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意指妙玉六根不净,为情所困。她的爱情,注定无疾而终。

妙玉和贾宝玉的关系,值得玩味。

在芸芸众生、情天欲海之中,妙玉和贾宝玉的感情,带有纯粹的欣赏和关注的味道。这种异性情感,在《红楼梦》中显得尤为独特。他们之间的感情,像“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前八十回,在品茶、赏梅、拜寿三段文字里,曹雪芹用他的“传神文笔”,通过妙玉的一系列反常的言谈举止,细腻委婉地刻画出一个带发修行的妙龄少女春心萌动的内心世界。

品茶

第四十一回,贾母在众人陪同下,带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到了栊翠庵的禅堂里,妙玉给老太太泡了一杯老君眉,然后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领两人进了耳房去吃体己茶。宝玉不甘心,也悄悄跟了进来。妙玉把两只珍贵的茶杯分别给了黛玉和宝钗,将前番自己平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与宝玉。

曹公这段文字特别有意思。向来有洁癖、鄙视男人的妙玉,举止言谈非常反常。

首先,见宝玉跟了来,妙玉不但不反感,还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给宝玉这样一个“须眉浊物”用。这种行为带有强烈的暗示意味,无意中泄露了妙龄少女对异性男子倾慕爱恋的“天机”。要知道,先前那盏名贵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只因贾母递与刘姥姥喝过,妙玉便嫌“脏”。

其次,妙玉请薛、林二人喝茶,固然是因为她们出类拔萃,其实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的体己茶更是想给宝玉这一“蠢物”喝。所以那句“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实在是欲盖弥彰。

吃茶席间“饮牛饮骡”的玩闹取笑,更无异于一般小儿女之间的笑闹。向来寡言罕笑、不打诓语的妙玉,此时分明是个聪明可爱又带点狡猾的多情少女。显然,“转盼多情,语言常笑”的怡红公子,令妙玉春心萌动,无比欢喜。

赠梅

小说第四十九回至第五十回,大观园重开诗社,宝玉因写诗“落第”,被李纨罚雪中折梅。

小说先写宝玉清晨看到的雪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这里表面写梅花,实则是写妙玉之脱俗,并为下一回宝玉被罚乞红梅而欣然前往埋下了伏笔。

妙玉的梅花不是人人都能折取到的,可是宝玉却“乐为”。因为宝玉知道,他是可以取到梅花的。一向“小心眼”的黛玉,对于宝玉到妙玉处去乞梅竟然很宽容,也足可见她对妙玉脱俗品格的了解与欣赏。

宝玉不知费了“多少精神”,方才求取到梅花。曹雪芹虽然没有直接写,却委婉含蓄地写尽了宝玉和妙玉相惜相知的情愫,实为“不写之写”。

宝玉折来的梅花或许是栊翠庵中最美丽的那枝。宝玉为此赋诗:“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把妙玉比作“大士”“嫦娥”,充分体现了宝玉对妙玉的赞赏之情。后来,当贾宝玉再跑了一次栊翠庵,妙玉送每人一枝梅花。若非宝玉,众人恐怕是“沾”不了这“光”。

拜寿

宝玉生日,群芳夜宴之后,宝玉发现妙玉送来的一张寿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透露出妙玉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的爱慕之意。

宝玉见到帖子后,“直跳了起来”,责怪大家没有告诉他。曹公又写了几个“忙”字和一个“快”字,足见宝玉对妙玉有特别的好感。

为回帖,宝玉煞费苦心。在去咨询黛玉的路上,意外遇到了解妙玉的邢岫烟。宝玉告诉岫烟,妙玉“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他因此“爱屋及乌”,把和妙玉有过“半师之分”的岫烟看成了“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本而来”的人。而岫烟也明白了妙玉为何如此看重宝玉:“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妙玉与宝玉的相知,已被岫烟一语道破。

岫烟又告诉宝玉,妙玉以为“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两句好;妙玉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铁门槛”“土馒头”寓意富贵荣华与坟墓。范成大的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佛教的“万事到头都成空,及早抽身了尘缘”的思想,也是“色即是空”,也是“好便是了”。跛足道人的一曲《好了歌》表达的也是大体相同的意思。

邢岫烟的话令宝玉醍醐灌顶,忽然明白了家庙“铁槛寺”的来由。他在回帖上面只写了“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亲自拿了到栊翠庵,隔着门缝儿投了进去。

惺惺相惜的妙玉和宝玉,用这种方式,完成了一次心灵的交流。在后四十回,还有宝玉观棋、妙玉脸红,以及当晚妙玉神不守舍,打坐时走火入魔的一番描写。

身在佛门,却又不自觉地心系红尘。残酷的现实使妙玉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爱不能爱,想爱不敢爱。妙玉堪称贾府群芳中最为特殊的人物。

猜你喜欢

妙玉宝玉梅花
妙玉那场茶事
论宝玉之泪
论哪吒的“肉身成圣”与宝玉的“归彼大荒”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梅花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梅花引
梅花锁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