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组织历史脉络中把握组织工作前进方向

2021-11-22朱莹滢

党的生活(江苏) 2021年5期
关键词:组织部门动员干部

■朱莹滢

(作者系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组织部门秉持初心、砥砺担当、履职尽责,为党和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人才,同时主动站在继续坚定贯彻组织路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伟大行列当中。

回望百年来路,组织工作的历史发展与党的命运走向紧密相连,与党的奋斗历程高度契合。作为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史映照的就是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挫折磨砺中成长、在改革发展中壮大的奋斗史。当前,在全党上下重温党的历史、开启新的征程之际,只有了解组织工作一路如何走来,回溯历史足迹,知晓脉络走向,感悟初心使命,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牢牢把握组织工作的未来方向,朝着伟大目标继续前行。

回首过往路,光荣部史闪耀着璀璨的真理之光

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换句话说,组织部门诞生的历史必然就是为了保证党在各阶段的政治任务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组织部门尽一切可能扩大组织、发展党员、增强党的力量,帮助夺取了全国政权。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组织部门大量提拔和训练干部,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管理、懂技术、懂财贸的干部,有力支援了国家建设。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组织部门致力于实施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保证了革命事业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部门坚持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以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以从严治吏匡正用人导向,推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历史上不同时期,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能、具体任务、内涵要义有所不同,但对党忠诚、不搞变通、坚决执行的政治本色从来没有改变。

首屈一指的动员能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依靠动员。组织工作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组织动员史。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面对党员数量上的不足,组织部门广泛动员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仅用8年时间,党员数量从4万人发展到121万人,一举逆转了与国民党在党员力量对比上的劣势。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为建立全国政权准备干部,半年内动员6万余名干部奔赴解放区巩固新生政权,创造了干部调配史上的奇迹。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后,135万名官兵被紧急动员起来跨过鸭绿江,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让敌人永远记住“现在中国人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这一深刻教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了疫情形势,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环顾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组织拥有这样庞大而迅速的动员力量。

坚不可摧的组织体系。党一路走来,几经磨难,组织部门也不断在逆境中磨砺、在挫折中奋进、在困难中崛起。大革命失败后,党员人数从5万人锐减到不足2万人,党组织大量被破坏,组织工作被迫转入地下,中组部被降为一个科室,甚至一度被撤销,但到1930年,又迅速恢复上升到12万人。长征途中,部队建制被打散,党员干部多数牺牲,但支部依旧建在连上,剩下的党员成立党小组,部队又有了主心骨。历史充分证明,组织部门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处重生,在打击挫折中一次次站立奋起,关键就是拥有严密的组织工作体系。

踏平坎坷路,优良部风催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公道正派的“公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大家看组织部,主要看这一条。”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坚持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以公正之心选公道之人,为党和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人才。

迷恋至深的“专业精神”。从延安时期开始,抓学习就是组织部门的一大特色。当时,组织工作摊子大,人手紧,连时任部长陈云同志在内只有16个人,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坚持了5年之久,被中央评为学习模范小组。正是靠这种奉献精神,组织部门的同志练就了一双“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修炼了一套“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的思维能力,掌握了一身“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干”的过硬本领。

甘于奉献的“人梯精神”。一直以来,组织部门就有主动让贤的优良传统。时任代部长的张鼎丞同志在得知中央打算提议让其担任部长时,立即向中央提出:“我从地方来,仅对华东的情况比较熟悉,其他地区我不熟,还是请中央派一位部长来,我做具体工作为妥。”张鼎丞的高风亮节生动诠释了“人梯精神”的深刻内涵,就是把事业看得重一些、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个人职务的“上升”让位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上升”。撑得住、压不垮、甘于为他人奉献的“人梯精神”,为组织部门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远眺奋进路,模范部门肩负起时代的发展重任

建设一流骨干队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围绕关系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立时代性、立体式、精准化的干部教育体系。拓宽干部实践锻炼途径,注重在重大斗争考验中磨砺干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素质。持续推动落实“三项机制”,用肯定性激励和温情式保护为有为者担当、为善为者呐喊,让干部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

打造最强战斗堡垒。瞄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放大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心骨”作用。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凝聚到党的周围,为党的肌体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激活乡村振兴内驱动力,大力建设农村带头人队伍,引导广大党员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亮身份、比贡献、作表率,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将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厚植顶尖人才资源。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引进国际一流、业内顶尖的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加强本土人才自主培育,统筹推进产业人才、乡土人才、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大厦”的塔基更实、塔顶更尖。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建设更加健全的人才服务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百年大党,芳华正茂。光荣部史,熠熠生辉。我们坚信,只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坚定组织路线的前进方向,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好优良部风,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无愧历史、更加璀璨的光辉业绩!

猜你喜欢

组织部门动员干部
从组织部门的“五个一”看优良部风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制度、法规体系的研究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