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探析

2021-11-22重庆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王妮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牢记党组初心

文/重庆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 王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自2019年5月底开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放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之首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这系列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建立这一制度,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我们党已初步建立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及时理清制度内涵和现状,逐步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内涵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规律,归纳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课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具体的、实践的,从制度价值导向出发,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科学界定,阐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要求,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明确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了实践依据。因此,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应当汲取和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要求,确保该制度永葆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回顾党史和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践行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出荆棘,开创未来。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演讲,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在中共七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确立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延续至今,并成为我们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宗旨意识和服务本领教育,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然成为该制度的应有之义。

(三)坚持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格局破立并举、涤旧更新,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悉数爆发。我们党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大局观,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国家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应当涵盖教育和激励党员担当作为、增强党内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把工作实绩纳入党内考核等方面内容。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现状

目前,我们党尚未出台一部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专门党内法规,其制度载体分散于现行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可分为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两类,这两类制度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这些制度还存在体系不协调、标准不统一、范围不全面、内容不明确、机制不健全、外延不宽广等问题。

(一)直接规范。党的十九大后,特别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规范逐步增多。经过梳理,直接规范可分为原则类制度、任务类制度、考核类制度三个类别。

一是原则类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工作原则。诸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支部工作遵循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遵循的原则;《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总则第三条。

二是任务类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某些单位、系统、人群的任务。诸如,《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目标;《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分别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教育培训。”

三是考核类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考核内容,有利于解决有规不依、落实不力的问题。例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建设方面的考核内容;《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述职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

经过分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接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系不协调。《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未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其工作原则,使之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衔接不足,制度体系协调性不够,有碍于党组领导作用发挥。二是标准不统一。有的党内法规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党的政治建设范畴,有的党内法规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党员队伍建设范畴。《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尚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容。三是范围不全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相关情况仅纳入了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和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内容,党组织、党政领导个人、党员个人在这方面的考核尚未明确、留有空白。同时,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况”表述不够具体,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可行性不足。

(二)间接规范。在现行党内法规文件中,有许多虽未直接写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仍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载体。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的四项重点措施包括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学习教育,主要聚焦思想根基和政治站位,推进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主要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查改贯通,聚焦人民情怀和工作实践,使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一是党章。党章是我们党的根本大法,党章确立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要主张,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以党章为遵循。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二是学习教育制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教育是基础,通过借助多种载体、丰富学习内容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切实把理论武装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层面,制度载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在干部层面,制度载体主要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在普通党员层面,制度载体主要有《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制度机制,不断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基础。

三是查改制度。在主题教育中,调查研究是手段,检视问题是关键,整改落实是目的,把查和改贯通起来,做到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是确保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的必要条件。目前,党内查改制度载体主要有《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等。通过要求广大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党委(党组)书记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调查研究、经常深入一线调研等,走好群众路线,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制度机制,开展对照检查、制定整改清单等,推动问题检视和整改落实。

经过分析,间接规范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不明确。在坚持好“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现行制度的基础上,对于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教育内容有待分别予以进一步明确。二是机制不健全。在现行党内法规中,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规定较为分散、笼统,针对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是否到位,缺乏具体的指导推动、正向激励、考核问责配套机制。《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要求“上级党组织应健全经常性指导推动机制”,但因缺乏对“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机制,在实践层面该条文容易落空。三是外延不宽广。2019年2月施行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这是建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制度的一次生动实践,但总体来看,围绕民生领域的党内制度还不够多,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路径

为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来思考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路径。

(一)程序路径。我们党党内法规是按照统分结合、以上率下的形式来制定的,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也应遵循这个体制。一是顶层设计。党中央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目标导向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遵循“便利管用”原则,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价值融入现行党内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系。二是中层建构。地方党委根据党中央制度,在总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三是基层建构。各级基层党组织围绕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结合本系统、行业、单位实际健全贯彻落实制度的一系列实施办法,增强制度执行力,并注重总结上报有益经验,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不断完善。

(二)实体路径。一是完善直接规范。根据规范内容和价值的不同,对现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体系进行科学分类,以原则类、任务类、考核类规范为参照,修订完善相应制度,建立起一系列科学的“制度群”,使“原则类、任务类、考核类”制度内容协调、标准一致、覆盖范围全面,扎密扎牢制度篱笆,确保制度衔接有效、整体统一、体系完备。二是完善间接规范。总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经验,建立健全全党遵守党章的制度,形成党内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的浓厚氛围。健全学习教育制度,区分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教育、先进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等分别纳入其学习教育内容并各有侧重,确保学习教育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健全查改制度,建立调研成果交流机制,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建立整改落实情况定期通报汇报、监督问责、奖励激励机制,破除“洗碗效应”“鸵鸟心态”,让整改落实工作“有头有尾”,切实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建立工作总结评估机制,定期邀请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听取工作汇报并参加民主测评,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围绕民生领域完善党政领导责任制,在实践中根据需要丰富制度内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牢记党组初心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省审计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永远的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