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国企思政工作
——基于对党的思政史总结

2021-11-22重庆工商大学吴卓立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国有企业政治

文/重庆工商大学 吴卓立

通过实习发现国企思政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思政史,发现许多党的思政工作经验可以加以借鉴,帮助提升国企思政工作的效能。

一、新时期国企思政工作的不足

(一)国企对思政工作不够重视。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其地位特殊,肩负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任,所以有部分国企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基层员工都有“重效益,轻思政”的思想观念。首先从思想意识上就没有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是国企中思政工作不到位。

(二)国企思政工作机制不健全。目前,有不少国有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政工作职能部门,而是由其他部门兼职开展思政工作,从而导致思政工作存在感不强、影响力欠佳。由于缺乏专门的思政工作部门,权责不够分明,思政工作的要求是什么,工作该由谁负责,具体该如何落实,思政效果该怎样检验,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部分国有企业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行动上没有建立完善的思政工作机制,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国企思政专业人才匮乏。除了上述两点不足之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匮乏,国企思政队伍素质不够高,也是部分国有企业思政工作欠佳的重要原因。让其他部门兼职思政工作,短期内按上级要求勉强能应付了事。短期看似不存在问题,但始终没有引进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负责常态化思政工作。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绝大多数国企其特长在于经济发展和技术开发而非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国企思政队伍得不到专业人才的充实,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必定大打折扣。

(四)国企思政对象覆盖不全面。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于一般非公有制企业,具有一定特殊性。核心领导和中层干部往往具有一定政治背景,且由中共党员组成,而基层员工大部分仅是劳务公司派遣的普通人。在部分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有思政对象覆盖不全面、思政工作没有全员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偏向领导和党员同志,忽视一般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思想政治素养本身不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不涵盖他们,学习国家新的文件精神时也是一笔带过,其思想政治素养更是难以提升。仅仅对领导和党员开展思政工作,而忽视一般员工,不足以达到提升国企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五)国企思政工作不够灵活。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性,领导层的权威很大,有很多国企存在个人崇拜的问题。选题围绕领导的思路进行,工作按照领导的部署开展,导致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在内容上不够灵活。而部分国有企业在实际思政过程中,依然以开座谈会和分发文件学习为主要方式,没有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融入,在形式上不够灵活,久而久之国企思政工作走入死胡同。

二、基于党的思政史总结经验

往前走还不忘回头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国有企业思政工作。

(一)革命早期党的思政工作经验。革命早期,由于受到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集中于工人群体而忽视了农村广大农民,革命屡遭挫折。而后党将广大农民也纳入思政的对象中,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认清形势,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经验启示:新时期国企思政工作要认清基本情况,正确把握思政教育对象,不能仅仅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政而忽视基层普通员工。

(二)思政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最初由中共中央提出,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党重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思政工作都发挥着“生命线”作用。新时期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思政工作的“生命线”作用,重视思政工作,把思政工作贯穿到国企工作的全过程。

(三)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的成功都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马列主义,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照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指出了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方向。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唯有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四)警惕个人崇拜风气。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完美无瑕,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其地位和性质较为特殊,领导层都是党的干部,新时期国企思政工作要基于以往经验教训防范个人崇拜的风气。

三、新时期国企思政工作建议

结合党的思政工作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六点提升建议。

(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认识指导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首当其冲国有企业应该解决对思政工作作用认识不充分、地位理解不正确的问题。唯有端正态度,认识到思政工作“生命线”作用,在思想意识层面提高对日常思政工作的重视,才有动力去完善思政工作,才有动力去学习思政专业知识,才有动力去提高思政工作的成效。

(二)认清国企基本情况和思政对象。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国企基本情况,对症下药解决思政专业问题,不盲目行动削减思政效能。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把握思政教育对象,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两手抓的同时,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根据二者特点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国企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独特内涵,国企思政工作更是应当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基础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还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的文件精神和政治理论,扩充国企思政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思政工作理论的时效性。

(四)健全国企组织机构和思政工作机制。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健全思政工作机制,划清权责,同时健全考核机制,落实思政工作。其次,国有企业应该优化内部组织机构,设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部门而非其他人兼职。最后,优化国企内部资源配置,不偏不倚,保障思政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资源,同时应当主动积极为思政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国有企业从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上对思政工作大力支持,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五)提升国企思政队伍的数量与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者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国企思政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主要依靠以下两点:一是扩充国企思政专业队伍规模,直接从高等院校引进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迅速形成战斗力。二是提高现有思政工作者的水平,安排其进行思政专业理论进修,邀请思政专家学者进行培训,逐渐提升战斗力。

(六)国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基于党的思政史经验总结,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高度的思政素养和自身的优良作风引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日常思政工作中,应带头参加思政活动,带头学习思政理论,带头进行思政实践,发挥好中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其他员工,达到国企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理想目标。

四、结语

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思政工作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国有企业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