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养成

2021-11-22潘学华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潘学华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问题的解决时,就可以快速地完成解题思路的思维想象,以此来获得问题最终的解答。所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落实以生为本的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展开教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的方式较为单一,并且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说,就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重点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进行训练。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落实,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1]。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相关图片,并且要求学生在图片的观察过程中,来找到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对其进行分类,这样一来,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地加入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主体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就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情况来展开。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获得一定的提升,并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展开针对性的思维能力培养

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时,不应该直接将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向学生进行传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其问题展开深度的思考和探究,之后再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当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时,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将其思维进行拓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答问题,这样就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锻炼。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8+4”这一数学算式的课堂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用手操作小棒的形式来展开思考:8+?=10,最终获得答案8+2=10,然而4是由两个2进行相加所得的,再依据之前所学过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快速地得到8+4=12。这一计算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发展特点充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进行掌握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班级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教师对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且使用分层的模式来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比如说教师在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讲授解题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长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

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打造生动形象的课堂,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时,首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关注,并且能够及时地发现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之后进行纠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找规律”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大家是否知道排序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排练方式来进行排队,并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以及思考。通过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依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迅速地融入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快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不断的更新,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来打造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