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1-11-22邵淑杰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想过程数学

⦿邵淑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已广泛地被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因而加强数学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之中,教师往往是以公式、定理、几何等多种符号引领学生重复记忆,数学教育以遵循记忆公式、执行算法、得出答案的模式进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文化性、实践性以及人文性,削弱了数学课程的创新性。由此,在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该反映数学历史、反映数学思想、反映数学精神,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一、渗透数学历史,推动数学文化教育

相关学者表明,数学的发展已经被证明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关键要素,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渗透数学历史,通过学生对数学历史的解析,让学生了解整个数学发展的背景,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理解,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文化,进而融入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数学历史故事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途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符号运算的背景呈现出来,即加减号出现的时机以及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关于加减号的理解,以此让学生基于数学历史、数学文化了解加减号的实际含义,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学生融入学习课堂之后,教师又可创设另一个历史故事,以唤起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理解。在呈现故事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退位意味着需要向别人借,更要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这样才能够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依托数学思想,助推数学文化教育

在数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中隐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既是数学家的劳动结晶,也是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途径,所以教师可以抓住数形结合、几何直观、假设比较、符号化、类比、转化、分类等思想,让学生在这些思想方法过程当中,逐步完成数学思想的养成,从而潜移默化地了解数学文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小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此章节当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时,可以以数学思想为载体,辅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完成知识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引入课堂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呈现具体、形象的动画,以此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潜在的含义,这无疑是让学生透过数学思想了解到了数学文化。随后,教师又可通过比较的思想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加法和减法的不同点,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以助推教学过程。最后,当学生完全凭借加法和减法融入课堂之后,教师又可结合分类与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性与区别性。这样的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在数学思想的基准之上,丰富数学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习效率。

三、借助数学精神,促进数学文化教育

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数学规律都是无数数学家和学者研究的成果,教师可以深查这些研究学者的案例,将其引入数学课堂,引领学生解析,这无疑是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使得数学学习更加具有人文性,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内容“年、月、日”时,年月日既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时间概念,又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有效做事的好习惯的载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引入数学精神,以推动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进而使得整个数学课堂充满意蕴性。首先,教师可以引入关于珍惜时间、毫不懈怠的数学家的例子,学生在解析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明白年、月、日的概念,同样也让学生明白时间具有一维性。随后,教师又可借助案例让学生浅谈自己对于时间的理解。以此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案例之中学习数学文化,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

简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中隐藏的许多数学文化、数学历史、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教师要紧扣这些数学文化,使其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同时挖掘数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使学生融入数学之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思想过程数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