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探讨

2021-11-22⦿范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乐曲小学生情感

⦿范 颖

有时候音乐的力量是一种振奋人心的精神,就像文字一样,它一直都诉说着内心的言语。有人说过:“如果你觉得世界并没有善待你,那么就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对于他们或许是一种动画片主题曲的激动;也或许是下课铃声响起的轻松。他们眼中的音乐很“单纯”,那么教师也应该守护这种单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去享受音乐,并且多学习有着正能量的音乐,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小学生对于音乐并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想法,他们只是很浅显的听旋律,而且小学的音乐大多都是学习一些简单的乐曲,乐曲往往能传达某种精神,小学生还没有树立起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时候通过音乐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是很有效的,不仅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提升他们的审美以及情操,还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一、德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小学时德育教育开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生活习惯及性格特点还没有养成,大多数学生处于对外界十分好奇的阶段,他们对于品德与音乐都可以称为是一窍不通,那么在音乐中渗透德育教育就相当于学习新的事物,他们不会有抵触心理,不会动不动就叫嚣“心灵毒汤”。而且小学时期学生对于教师有一种敬畏之心,他们也更加配合教师的指导,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也相对顺利。还有就是要从音乐的本质来讲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音乐、写作、美术都可以是心灵的表达。它们可以无声地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注入情感的乐曲,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不俗,虽然小学生并不懂乐曲歌词的含义,也不懂旋律的精妙,但是他们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力量,这种力量慢慢汇聚起来,成为树立良好“三观”的基石。学生在未来压力过大的时候也可以有个情感的宣泄口,这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在小学阶段尽量让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有正能量的歌曲,除了基本的儿歌学习以外,也可以学习爱国歌曲,比如,革命歌曲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华儿女的器宇轩昂以及中华民族的跌宕起伏。

二、小学音乐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欣赏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分分合合,到如今的稳步发展、繁荣昌盛。在各个时期小学生都会受到外界影响,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多了解现在的安逸是先人们抛头颅、洒热血拼来的,让他们学会居安思危。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对于歌词也要进行解释,比如,在学习《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时候,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唱歌,还要将雷锋之所以被歌颂至今的事迹讲解出来,让学生了解无私奉献精神的美好。还有就是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的时候,让他们了解56个民族的大概情况,不要对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同胞有抵触心理,要学会友善、和谐。将歌曲背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并且在学习歌曲时慢慢地理解中华民生活中的各种优良品质和民族精神。

(二)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之所以称之为教师,就是因为他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教授和引导,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在课堂上,在学习音乐时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要教导学生端正学习音乐课的态度,不要因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就让他们放松态度学习,上课前要向得问老师问好,上课时要注意学生的坐姿端正,同时为学生讲解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在教师说要合唱的时候,所有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而不是滥竽充数,让学生养成集体意识。

(三)开展一些音乐活动 小学生大多都是活泼好动的,如果让他们一直坐在教室里学习音乐,长此以往,可能学生会有抵触情绪,这时候就应该适当地去户外活动一下,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保持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唱比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但是,大型的合唱活动要遵守纪律,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合、公共活动要有良好的遵规守纪的习惯,尽管活动的排名不尽如人意,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况且课外的音乐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与人交往的范围,让学生可以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而不是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三、总结

小学音乐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换言之,所有课堂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由此可见德育教育蕴含于生活的各个地方。音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学习歌词旋律,更多的是通过歌曲感受它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就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最好的启蒙。

猜你喜欢

乐曲小学生情感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