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吴宏红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章节分组美术

⦿吴宏红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老旧,一般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流程让学生去走一遍。先为学生机械地讲一遍书本中的美术知识,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这一种教学的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体会到美术的魅力,时间久了还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而合作学习法的运用就可以很好地打破这一个僵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交流中共享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看法和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开展合作学习法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分组,确保学生在加入了学习小组之后能够真正地有所提升。考虑到后期可能会进行一些与美术相关的活动,教师在分组的时候最好为偶数个,避免排挤和落单的情况出现。为了能够让美术学习小组有一个和谐且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按照着学生的意愿和自己对于学生的了解来分组。另外,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也应该想到一定要避免让学生产生可以偷懒的心理,有些学生在进去小组之后,认为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可以由别人来完成,就会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对于学生的进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初中的美术课本《熟悉的物品》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细心的观察自然与生活,并且用画画或者是其他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其实算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考验,学生不仅要对生活足够了解,而且还要用合适的语言文字去介绍自己的作品。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小组之间的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开始入手。比如,有些学生绘画能力比较强,就可以选择画画,而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就可以选择来为这一幅画做一个作品阐释。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面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二、开放探究课题

教师在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应该将强化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放在首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很多教师却还是会强制的规定学生要开展探究的美术课题,这一种强制的规定不仅过于死板,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本身就不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深度的研究,就会让大量的美术学习时间被浪费。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开放探究的课题,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有研究性的话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有着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初中的美术课本《泥土的味道》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会捏制泥人、泥玩具。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每组挑选一个动物或者人物造型。可以选择自己最想要去探究的方式,制定好泥人或者泥玩具的捏制流程。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探究的过程,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

三、灵活巧妙的评价方式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学科,并没有一个数据化的评判标准,这就需要教师用一种更加灵活和巧妙的评价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美术技巧和知识提出评价,还要评价学生自身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开展合作学习的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之间的学习过程都互相融合,学生可以清晰地知道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找到学生本身发现不了的盲点。让教学的评价对学生本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初中的美术课本《情感的记录》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鼓励学生用绘画或者是雕刻等艺术形式来留住自己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这就对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提出了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情感值得记录下来。在这个时候,教学评价就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让学生认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多么的特别,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美学的感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人。同时,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流程,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保留其个人特色,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美术课堂。

猜你喜欢

章节分组美术
美术篇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分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