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2021-11-22⦿杨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动手解题

⦿杨 兰

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计算,如何减少学生计算错误,进行高效率的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本文中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一些典型缘由,并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合理的开展小学生计算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缺乏动手能力,导致计算错误

小学教育可以说是人生的起点,在最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养成健全的数学思维非常重要。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但是因为缺乏引导,没有动手意识,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容易受到课堂的束缚,形成只听讲不动手,只学不做的不良习惯。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让数学的智慧之花在儿童的指尖开放。对于计算问题,需要大量的动手练习才能减少错误出现。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知识点“认识物体”的教学中,物体本身就已经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来切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对于几何图形的学习,小学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还处于对事物感性的认识上,所以学生只需要认识到图形的形状和特点就可以。比如说,鼓励学生组装教学工具,先是自己初步探索,然后教师给学生抛出问题,然后在课上解决。也可以把物体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出自己的日用品或玩具等等。由于小学生的绘画水平比较低,也就只能画出物品的大致形状,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绘画”的共同点,进行图形的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常见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例如,学生画的是水杯,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杯口就是圆形,它是有弧度的,由一条光滑的曲线组成等等。

二、解题算理不清晰,导致计算错误

在数学的计算过程中,算法是抽象的,但是算理确是简单直观、方便记忆和理解的。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步骤,需要学生重点整体上把控。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学习和思维能力并不是很高,所以缺乏对计算题计算步骤的整体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其中,篮子里有几个苹果的问题,是其中的经典例子。

比如说:桌子上有两个篮子,一个里边有6个苹果,一个里边有9个苹果,小明吃了一个,又从另一个篮子里拿过去了两个,问篮子里分别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也更容易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初步发展计算思维。通过操作化的表现手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运用结合起来,直观的操作是学生建立数学解题思维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首先就可以想到解题的操作步骤,从而使计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此一来,学生既能理解算法,又能掌握和运用。

三、不良数学学习习惯,导致计算错误

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有关,比如说,没有良好的聆听习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课程,导致计算过程中知识点匮乏,出现计算错误。小学生虽然性格特点比较活泼,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应该学习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学生能专注聆听是学习的必要前提。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到课堂上边,“强迫”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计算的过程是需要专注和心无旁骛的一项工程,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素养。

比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要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不同含义。老师可以设问:小明的座位在第几排?他的前面有几个人?数一数教室里一共有几个人?第三排第二位同学是哪一位?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增加学生计算过程中的严谨性,减少计算错误出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善于记课堂笔记,定期系统的整理数学知识点,对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这样在解题计算过程中,就能做到对解题步骤和计算知识手到擒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多角度地切入,减少计算问题的出现,形成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生计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引进有着诸多的挑战,其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讨解决。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由课堂教学模式决定,解决学生各种计算问题也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水平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动手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