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探讨

2021-11-22佘桂莲

读与写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情境

佘桂莲

(江苏省泗洪通州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900)

引言

新课标制定和实施,致力于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使其从被动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并在过程中合作和探究,最终在实践中认识,丰富知识积累同时,促进多种能力发展,具有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除了这些之外,语文教学还要发挥陶冶情操和培养人文情怀的作用,与工具性统一,使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实现综合发展。

1.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

1.1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需求。初中语文传统课堂上,具有唯知识论的问题,教师把精力放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部分,服务于语文考试。这个长期伴随语文教学,主要是应试教育所影响的。这种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学会了知识,但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没有发挥作用,或者是对学生熏陶和感染力不足。按照如此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拥有文化知识,但是缺乏正确信仰和思想观念,不能全面发展,将来很难在社会立足,也会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代对人才要求是,既要有知识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个人素质。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向市场,契合素质教育要求。新课标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性,旨在通过明确对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语文教学要做好改革,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又要在课堂中将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综合发展。学生不仅能在自主认知中,掌握语言知识,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还能在美好事物和情感熏陶下,产生共鸣,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贴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强其社会适应性,语文教学也就更有价值。

1.2 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需求。传统初中语文课堂中围绕语言知识进行讲解,教学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认真做笔记,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思考发言。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短,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很少,有很多时候教师会直接代替学生,在教学中告诉结果,省去让学生思考和探究环节。这种模式下,看似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学生学习属于接受式,自身思考少。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就会失去主动性,依赖于教师分析和讲解,一旦脱离教师,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明显不相符。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有导向作用,在其指引下进行改革,可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新时代是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学生缺乏自我发展素养,自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要确保学生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出调整,打造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师协助学生学习,促使其更好认知,在引导下确保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语文课要把主动权给学生,以讨论、探究、对话为主,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多种能力共同提升,自然也就有了自我持续性发展能力。

2.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2.1 引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要确保改革有效,就要打造以生为本课堂。教师要改变过去统治课堂和一言堂的做法,将话语权给学生,使其在讨论和对话中学习和获知,并为思维能力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语文课堂要以生为本,助力于让学生发展,在过程中要做好引导,使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这就需要建立民主课堂,多给学生机会,使其自主学与畅所欲言。长期坚持,学生就会有主体意识,在课堂中不再等着分析和讲解,而是具有求知欲,主动去探索。语文课堂中师生是合作关系,教师主要负责启迪智慧和点拨,当学生在自学与合作探究中出现认知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做好引导,促进其学习和解决问题。另外,初中学生受认知和思维限制,在自主学中必定会出现问题,认知方面出现偏差。课堂中要允许多种声音出现,打破过去以标准答案才正确的做法,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良好环境,以保证思维品质发展。鼓励学生说出个性化观点,有问题不要急于去否定,而是带领学生分析,使其明确问题出在哪里。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会更加好,轻松且和谐,既能调动学生,使其具有学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保持热情,形成持久探究动力,在积极学中实现全面发展。

比如在《沁园春·雪》这节课中,就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其自主诵读,在过程中结合背景,抓住中心,用心去感受,在此基础上自主理解。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发挥想象力,描述词人笔下北国的雪景,说说自己的感受,相互分享和讨论。学生自主赏析,在过程中体会意境。在实践参与中,也能更好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并能在熏陶和感染下,形成强烈的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整个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氛围轻松愉悦,在学习中就会有更多收获,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还能丰富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美好品质。

2.2 巧妙创设多元化情境。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创设情境方法,只要能用好,往往会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文本身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这也为采用这种方法提供了契机。创设情境能够促进知情意统一,学生就能被感染,在积极参与中感悟,进而从中直接获取感悟。语文课堂创设情境可采用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形成共鸣,更好理解和领会思想情感。语文教学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者是直接播放视频。语文教学就会图文并茂,相较于语文文字叙述,学生对声色影光技术打造的画面更感兴趣。这时就会被吸引,注意力变得集中起来,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情境中,包含了丰富信息,既有与教学相关的,又有拓展性信息,有助于开拓眼界,还能使其在掌握教学相关内容外,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另外,情境教学法能促进语言文字和画面转化,学生在阅读中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在画面辅助下就会迎刃而解。有助于增强理解能力,还能使其学会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同时还能更好陶冶情操。语文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但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种创设情境法,一个是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另外一个是要能促进教学目标落实。

比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脍炙人口词曲时,可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要求学生用心聆听和感受,培养美感,并使辅助学生更好认识意象和感悟意境。学生在音乐渲染下,全身心投入到欣赏诗歌中,就能从中更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情感。思想情感会得到升华,明确作者的胸襟和抱负。情境介入下,学生会勤于思考,自主去鉴赏,在过程更好接受思想教育。另外,情境教学法会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使其喜欢上优秀文化遗产,自觉去继承和弘扬。

2.3 利用好网络资源。初中学生喜欢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而网络中拥有丰富语文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也能突破众多限制。教学改革中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方式,具有良好的激发学习兴趣效果。此种情况下,不仅能在体验中认知,以及自我完成知识体系建构,还能在感悟中获取良好的审美情趣,领会精神内涵,从而将其转化,变成自我思想与精神体系中一部分,确保其形成美好的品质和正确三观。另外,线上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可组织讨论和对话,培养自学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完善和进步。课前引导线上自主学习,可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创作背景和作者经历等。将这些资料整合好,课堂中让学生做小老师,介绍相关内容。不仅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还能让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学常识、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等,还能促进其更好理解课文。此外,语文教学前也可以视频方式呈现导学案,或者是录制微课,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课堂中共同讨论和对话,解决线上学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敬业与乐业》这节新课学习之前,就可制作导学案视频,学生观看和阅读,并在网络上寻找资源和材料,完成课前学习。导学一个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者,这对于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另外一个则是要引导其把握中心论点,在思考和分析中理清论证思路。比如在导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圈画和批注,分析论据,在自主学中明确要如何摆事实和讲道理。

2.4 线上和线下教学统一。语文教学改革中不但要利用线上资源,还要促进线上和线下统一化,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作不同的导学案,或者是根据教学目标,将知识细化,制作微课,然后传到网上。不同层次学生就能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观看和学习,使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获取进步。线下教学则主要解决认知困难,以及需要探究的重难点和疑难问题。课后可通过在线上布置一些巩固教学成果任务,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将课前、课中、课后统一化,有助于教学成果提升。课堂教学中针对重难点,可制作微课,不仅能突出主题,还能在5—8分钟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效果更为突出。

比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可制作指导写作方法视频,还有就是构建写作网站,里面包含了名篇赏析、写作点评、方法汇总等,资源更为丰富,学生在网上自学。作文教学中主要解决线上作文学习困惑,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升。

3.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一定不能忽视兴趣作用,虽然这个是非智力性的,但是对于学生却很强的驱动作用。教学改革要契合兴趣要求,又要营造开放和谐教学氛围,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线上资源和教学手段、线上与线下教学一体化、引导合作探究等,促进学生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创设情境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