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培训和扶持双层角度浅谈就业保障

2021-11-21董傲坤潘佳祥陈浩东天津科技大学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培训师失业

董傲坤 潘佳祥 陈浩东 天津科技大学

首先,考虑到培训与劳动力资源开发有着密切联系,故我们将这两方面相结合,以调查问卷中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主要分析了就业者实际培训中出现的关于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选择、培训后的收入的相关问题,并从培训成本、培训对象和培训过程等方面给出对策。其次,以同样的方法,我们掌握了调查对象在就业扶持所遇到的问题、对象对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等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其中我们结合了以创业促进就业这一角度,了解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并对就业者的创业意愿进行分析。

一、调查问卷

(一)调查目的

为了研究劳动者就业以及就业保障情况并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我们对就业保障这个大方面从多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对象及角度

我们采用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的调查方法。本次问卷填写总人数为730人,其中有效问卷689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就业者,从劳动力资源开发、就业培训、就业扶持三方面入手着重探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问题原因并给出相关对策。

二、劳动力资源开发及就业培训

保障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劳动力资源开发。一方面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能够有效合理地利用,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想要有效开发劳动力资源,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首先从岗位配置来说,被调查者中有85%的人认为自己适合目前的工作。所以从调查主体角度出发,企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做到合理进行岗位配置,因此将着重从提高劳动力质量层面分析。

(一)就业培训的积极作用

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也是保障就业的手段。从政府层面来说,对于应届毕业生以及失业人员等相关人群的培训也是一直存在的。对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对于就业保障也承担着责任和义务。虽然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企业提供的各类培训同样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使得劳动者工作能力提高,进而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就业。培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为以下两点:

1.培训促进就业

据本小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认为所接受的培训有利于就业的人数占74.6%;另外所接受培训与之前工作无关的人占14.29%,我们认为这类人可能会通过培训增加自己额外的技能,以拓宽自己的就业空间。可见培训在促进就业这一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明显。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进行的培训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一般能力或特殊能力,能力的提高必然使得劳动者满足更多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就业起着促进作用。

2.培训提高了劳动者收入

通过问卷调查,除了18.33%的人没有接受过培训外,其余的有56.67%的人培训后收入有所增长,仅有25%的人认为没有增长。此外,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接受过一般培训还是特殊培训的劳动者收入水平都较培训前得到了提高。

(二)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们从问卷中得出,被调查者中44.44%的人倾向于培训能够提升仅适用于当前岗位的专业和特有的能力,即更看重特殊培训。而55.56%的人倾向于培训能够劳动者在不同岗位的普遍能力,即侧重一般培训。

可以从侧面得出结论,劳动者整体上更希望接受一般培训,还可以得出企业对于一般培训的力度不如特殊培训。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培训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但是若培训后,企业支付的薪酬没有满足劳动者的预期,那么劳动者将会选择离开当前的企业,而流向愿意支付其预期薪酬的企业。劳动者的离开既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质量,同时也使得企业承担了培训的费用。另一方面,企业更看重特殊能力的培养,认为其对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有作用。反而认为一般能力往往更容易提高,重要性不如特殊能力的培养,因此会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培训。针对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故提出以下三种解决措施:

1.员工承担培训成本

从企业角度来看,可以由接受培训的员工承担培训的成本,在培训结束的时间之前企业可以选择支付给员工低于受训后的工资水平,这就代表着受训员工承担的培训成本。这种方法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在这种方法下,即使员工在培训后离职,企业的培训成本也能得到补偿,也更能够留住员工,降低其流动和失业的风险。

2.政府和职业技术学校

政府和职业技术学校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补充,政府可以多为失业者或者大学生甚至是在职员工提供一般培训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劳动者对多项工作的适应能力,更好地保障就业。此外技术职业学校也能够满足劳动者提升一般能力的需求。

接下来,对问卷中影响培训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占比最大的三个因素为个人态度、能力,培训师水平以及培训方式,主办方的资金投入反而没有太大的占比。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在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培训效果不佳,很难有效提升劳动力的质量,也就难以保障劳动者后续的就业问题。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培训后收入获得增长的人群占到55.56%,但同时也有23.81%的人认为培训后收入无实际增长,显然这一部分人存在着培训所获得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在报酬上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员工根本没有从此培训中获得或增强对他就业有利的技能,另一方面是可能是员工所学习到的并未在现职位上应用或是应用较少,实际提高的生产率不明显,以至于企业无意愿提高他们的报酬。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选择合适的培训师

个人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培训师的影响。在选择培训师时,不可单方面考虑培训师个人水平,要结合企业员工的需要去选择,必要时可由员工参与培训师的选择;培训师应该根据受训者的需求和以往的经验或者结果反馈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以免出现培训内容未能在岗位上得到实际应用。

2)改进培训方式

传统培训模式通常采用以书本为中心,教室、教师、教材的“三教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课程往往无法吸引员工兴趣,仅是单向机械性的强制将知识灌输给员工。这样做会降低员工的兴趣,极易促使员工产生抵触的负面情绪,因此员工就会表现出走神甚至低头玩手机,从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就培训方式而言,应该向多元化和灵活性转变。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应该将课堂教学形式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优势。除此之外,在展开培训工作之时,应该改变传统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层次化。比如通过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等教学方式达到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我们对数据的进一步筛查:在所有问卷国企职工中,仅有10%的人未接受过培训;私企职工中,41.3%的人未接受过培训。由此可知,在培训实施方面,国企较私企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就培训促进就业这一角度来看,国企员工在就业方面更有保障。就培训观念来说,私企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以培训的方式保障员工的就业固然有效,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轻易忽视,无效的培训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就业扶持

收集的数据显示,有46.03%的被调查者表示失业过,剩下的53.97%的表示没有失业过。说明就业形势依旧严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失业原因

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此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人技能单一,技术水平不高,二是企业因缩减成本而裁员,三是企业因生产率提高而裁员,分别占比率为44.44%、26.98%、11.11%。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其他原因也会引起失业,例如:当地政府在个人失业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劳动力过多等。对于投资者来说,必然希望的职业者是具有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又能降低投入成本,大量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员就会被淘汰,科技发展可以使这些企业用少量的机器达到高效益的效果,又推动了这种失业现象的加剧。

(二)现状

要想提高就业率,首先需要失业人员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其次还需要国家和地方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根据统计,大部分被调查者接受过的就业扶持有专业技能培训,社保补贴。可见这两种扶持的辐射范围最广,给有需求的人们带来的帮助更多。

(三)增强宣传力度

然而从问卷中得出其他政策获益人群较少,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家并不知道自己可以享有这种扶持政策。就业保障相关政策的普及主要依靠政府宣传,通过政府宣传了解相关政策的被调查者占35%,从他人处听说和自己查阅的各占20%和25%。仍有20%的被调查者从未了解过就业保障政策,说明我国就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还远远不够。

可以更多的通过网络媒体来进行宣传,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让大众了解相关政策和保障。就业保障的相关政策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只有普及到位、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减少我国失业人口,有效改善国民生活。

(四)发挥创业优势促进就业保障

从创业即就业,创业促进就业的角度出发,创业也是保障就业的有效途径。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否创业仍然是一个很难做出的抉择。被调查者中有58%的人没有创业的计划,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劳动者创业知识储备不足,缺少创业实践。其次是是创业教育影响力不够,创业意识淡薄。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创业环境恶劣。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劳动者进行创业。

同时,也有41%的被调查者有创业的计划,在各类创业扶持政策中,他们认为免费的技能培训或创业指导和帮助服务更能吸引他们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的吸引力也紧随其后,达到了20%,人力物力的投入都需要经济支出,充足的创业启动金也是创业的必备因素。由此可见,国家应该加强在这些方面政策的扶持力度,为劳动者创业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

四、总结

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应该从着力从就业培训和就业扶持出发。培训对就业的帮助和保障作用是绝对有效的,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在为劳动者提供培训时都应该考虑劳动者的需求,同时改进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使得劳动者全身心投入到提升自我当中,最大程度地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此外国家应该加大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传播来扩大政策的受众群体,同时在创业方面为劳动者保驾护航,最大可能地排除其创业道路上地阻碍因素。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培训师失业
还剩几只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失业预警
五问失业保险
重新培养培训师
如何打造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
最坏的结果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