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2021-11-21滕卓易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能源实训院校

滕卓易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滕卓易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河池 547000)

文章基于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实际开设情况以及所遭遇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出了人才培养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 专业开设情况探讨

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专业,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当前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人才缺口高达68万人。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百万,该保有量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且每年以40%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高职院校对于开设该专业非常积极,这与我国相关政策导向有关,在2013年以前,高职院校对新能源车相关的专业并不重视,只有几所学校开设有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专业,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到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开设学校超过400所,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南高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最积极,有39所学校开设相应专业。湖北次之,安徽再次之。这些省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相应人才。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车生产、售后以及管理的方向,该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装配、保养、技术维修、测试、质量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岗位,就业前景广,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一个专科类专业。

但是因为专业比较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具有针对性,校本教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才培养造成了限制。基于此研究分析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具有典型现实意义。

2 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2.1 人才培养总体思路

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出发,本专业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技术是核心点,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培养,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育。因此考虑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状况,采取基于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路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此处所列学徒制,主要是人社部近些年提出来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际上是一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人社部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创造了新型学徒制,并且力推这种学徒制,主要目的是解决校企合作共育不够深入的问题。当前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是最佳的人才培养途径。新型学徒制这种校企合作育人的形式,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培养的人才也是要服务于企业的,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任务也是以企业为中心,学生具有两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最清楚,学校则配合企业对员工进行培养。当然为了保证合作的顺利展开,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学生要签订三方协议,其中企业还要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学生进校就是进企业。教学过程主要是基于工作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校按工学结合方式学习,在企业则跟着企业安排的师傅,在岗位上进行学习,而且是有薪酬的。

实际上该人才培养路径还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具有针对性等问题。学校和企业通过组织订单班这种形式,共同研究制定专业课程以及专业教育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都有企业的参与,更加具有针对性,当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是并行的,学校有学校的方法,企业也有企业的方法,其中学校突出的是工学结合,以实训为核心,突出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教育,而企业则是以实际项目为主导,引导学生提高工作能力。

2.2 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基于上文的分析,首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按当前形势,必须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即必须要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有所侧重,比如偏重于维修和保养,或者是偏重于新能源汽车装配,整车制造等等,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力量来说,要培养出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全才是不现实的,而且劳动力市场也暂时不需要全才,企业更需要在某方面专精的人才。所以在专业方向上有所侧重是比较关键的,也是目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上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按照现实情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不管是汽车制造厂家,还是4S店,汽车美容店或者是维修店,该专业要培养的人才必须要适应这些企业的一线岗位要求,同时还要落实立德树人。

其次,围绕新型学徒制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要求以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进行课程整合,要先确定该专业学生需要的核心素养,进而确定核心课程,即若学校偏重新能源汽车保养维修方向,那么核心课程就应该是养护维修技术方面的课程。以这门课程为核心,考虑学生终身发展需求,进而分析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选择合适的内容来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校本课程,当然这些需要考虑企业的意见,尤其是合作企业的意见。当然还要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落实双证融通,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优化课程标准以及考评标准。具体课程可参考如下几种,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如职场教育,职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素质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马思,形势与政策,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等等;专业技能课程如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机械,汽车识图,汽车构造,汽车电气与电控,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电池养护,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综合故障诊断等;专业实践课程,钳工、焊工、汽车保养与维修等,还可以将汽车营销,保险等专业课程进行整合设计相关的校本实践课程。

再次,教学方式的创新。基于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路径下,教学方式创新的核心是落实实践教学,学校的教学要突出实践,企业的培养也要突出实践。其中学校要构建实训教室,构建模拟工作场景,以项目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企业按照自身的培训方案,以老带新,或者师傅教徒弟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岗位上进行实操练习。这与以往的校企合作教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学校不需要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担任客座讲师,而是企业自己负责培训,学校的教师反而需要到企业去挂职,去学习,明确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运作方式,岗位职责等等,这样在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项目化教学。

最后,打造高质量实训平台。要求实训平台要满足学生开展相关项目的实践训练要求,如汽车的构造、电池的检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研究等方面的项目实训。实训基地还应满足师生职业培训以及合作企业员工培训,具备职业资格鉴定能力。按此要求,可在原有的汽车方面的实训基地上拓展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实训设备,因为新能源汽车本质上还是汽车,从检修保养的角度来讲,有很多技术是通用的,因此直接利用原来的汽车实训基地扩展成新能源车实训基地是最佳的建设方案,只需要添加一些设备即可,比如解剖静态展示、实训操作设备,显示系统,相关电子资料,技术资料,电子书,电池管理实训设备,电池分析实训系统,电池动力实训系统,充电桩等等。注意要考虑好专业方向的侧重点,如专业方向偏重维修保养,那么就需要重点建设整车维护实训系统,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发动机检修实训室等等。实训项目学校应同企业合作讨论确定,比如发动机检修,以企业遇到的实际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问题作为实训项目主题,以企业的做法作为实训项目内容,要预先清洁发动机,清洁过程中检查发动机的外观,内部结构,确定实际状况。利用位移、加速等传感器,根据应力云图以及应力危险截面,确定传感器应当安装的位置。必须要保证车重为标准车重,以保证信号采集准确,必要时要配重,这是先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将发动机从引擎仓拆卸下来,一般先拆控制单元以及执行元件和传感器的接线,按顺序拆下空气滤芯、电池,调整暖风开关位置,开散热器盖,拆除连接发动机的各种导线,确定无连接后卸下发动机与引擎仓的连接,然后吊起发动机,安放在检测台上,安装检测用的传感器进行检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必须要加紧人才的培养,为其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必须要对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评体系等等进行创新,突出以实践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培育适合企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当中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相对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当然也可能存在不足,在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将对此进行进一步完善。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ng Zhuoyi

(Guangxi Moder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xi Hechi 547000)

Based on the act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ent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major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encountere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a targete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for this major, and points out the path of talent training for peer reference.

Higher vocational;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056

G632

A

1671-7988(2021)02-174-03

G632

A

1671-7988(2021)02-174-03

滕卓易(1986.7-),男,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汽车维修工程师、汽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汽车维修。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B004);2020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的全面质量教学管理研究”(GXXDYB202009)。

猜你喜欢

新能源实训院校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