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国别与种族,基于对生命本身的爱与尊重

2021-11-20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21年20期
关键词:灵山慈善公益

王碧清

9月1日下午,网络在线会议室内,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秘书长、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省青联常委王文正在直播平台回望灵山公益初心,分享实践经验与思考,为“99公益日”预热。王文认为,“要通过这个机会把我们的价值主张和关心的社会议题大声说出来”。

王文人如其名,言谈条理分明而具洞见。大学期间,他曾带领同学走到贵州山区调研,返校后创建“春晖使者行动”,成为高校志愿行动中一面旗帜。2010年,他成为灵山慈善基金会第一名全职工作人员,全力推动基金会作为社会第三方力量发展壮大。他将曾经的“春晖”基因注入到基金会发展规划,发起“灵青计划”,帮助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支持大学生发展、构建“灵青校友会”平台,后又带领团队发起推动身边改变的“邻家公益计划”、推动全民健身的“为爱行走”等,将一个地方性公益组织,发展为年收入超过2亿元,立足无锡、放眼世界的慈善团体。

2019年,王文带着对公益的思考,以及自2015年起远赴埃塞俄比亚、尼泊尔、泰国、柬埔寨等地开展援助项目沉淀的理念,构筑春晖国际青年发展联合会(简称“春晖国际”),致力于参与全球公益慈善事业和公共事务,为共创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贡献来自中国的青年力量。

为了远方孩子的微笑

2015年1月2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灵山慈善基金会组建调研小组,王文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为落实“微笑儿童”供餐项目做基础调研,内容涉及当地小学发展现状、学生实际情况、饮食习惯、食品价格、当地合作机构运营情况等,确保为期五年的供餐项目顺利开展。

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全球饥饿人口比例应降至10%,而在非洲,该数字仍高达16%,部分地区甚至达30%。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王文等人已经通过埃塞俄比亚第一夫人办公室提供的数字,了解到当地困境:220所公立小学50万名学生中,约有超过3万名小学生忍受饥饿。

许多缘分深埋在行进路途中。这一次埃塞之行,起源于2014年灵山公益慈善促进大会。这次大会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承办。王文介绍,近年来,灵山慈善团队的目光不断望向更远方,在公益领域中,女性又是重要的力量,因此,这一次大会为进一步推动实现“民间公益外交”作出更多探索,邀请来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15个国家的第一夫人、公主、驻华大使共聚无锡。

在“民间帮助民间——公益非洲论坛”分会场,埃塞俄比亚第一夫人罗曼·塔斯法耶夫人与中国公益人进一步交流。当了解到饥饿问题依然困扰埃塞俄比亚孩子们时,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决定联合发起“微笑儿童非洲项目”。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首家支持机构,捐赠300万人民币,并持续5年,累计捐赠1000万人民币,为埃塞俄比亚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免费营养早、午餐。

这成为灵山团队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重要契机。

飞往亚的斯亚贝巴后,王文与调研组成员展开调研。炙热的土地,灼烤的是心灵。虽然是首都,但当地节奏缓慢,大量人群失业。“人们对于发展的方向感是不清晰的”,王文回忆。

在街上遇到乞讨的小朋友,调研組成员心生不忍,会给一部分钱,接着,不断有新的孩子蜂拥围上,这让成员们困扰,也在思考真正的帮助方式。看着许多小孩子拎着一个小箱子穿街走巷地为人们擦皮鞋,王文等人决定“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去擦皮鞋”。

走进一座座校园,虽然当地小学是公立的,但学生多为贫困学生。初期调研后,为了进一步落实供餐,并确保调研组回国之后项目顺利开展,在埃塞俄比亚第一夫人办公室支持下,调研小组与当地NGO组织母性之本慈善协会(简称“母性之本”)建立合作,由母性之本成为未来项目在埃塞俄比亚的执行机构。

母性之本由埃塞俄比亚当地女教师组成,并没有全职工作人员和完整的办公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颇为困难。调研小组决定拿出资金,协助该协会招聘全职人员,并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讲解工作方法,规范流程与对接机制。

随着整个项目运营机制、相关标准逐步成熟,灵山慈善资金会只需要专注将公益款项拨至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过程中抽检学校填写的供餐报告。通过一张张表格的记录、监督,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成绩、身高体重等都做了录入,孩子们从饿着肚子,到健康成长,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改变在发生。

王文说,即使在物质上的援助,也要格外谨慎。孩子们吃饱一餐饭重要而迫切,同时,王文等中方公益团队注重在这个过程中,为当地留下一个可以健康运营的机构。其后,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也主动参与到供餐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在非中资企业也主动加入进来,供餐项目募集资金规模已扩增至最初的10倍。

助餐项目,成为一个载体和崭新起点。王文认为,走出国门,要具备能力,并且具有“走出国门”的意识,“其实并没有很遥远,当你真的踏上那块土地,会非常真实”。

在更多地方投注责任与担当

从埃塞俄比亚返回国内不久后,尼泊尔发生地震,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队员分三批参与尼泊尔地震国际赈灾,协助当地做通讯保障,并通过各大公益平台发起筹款。在“4·25尼泊尔地震”联合救援行动中,灵山慈善基金会在5月5日前,已募集款项74.69万元。

既有前方支援小组的专业作为,在国内,医疗小组成员也募集到价值9800元的爱心药品,连夜完成常见病、外伤急救处理、消炎药的整理,国航也参与到灵山团队的国际援助,为超重532公斤的药品器材减免运费17100元。在了解到受灾区核心村子考利达短缺物资时,灵山赈灾队员为当地百姓带来物资援助,折合约每户1000元人民币,并协助村民安帐篷、挖排水渠。

虽然这是基金会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赈灾,但体现基金会秉承的是“重大灾难事件不缺位”理念。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规模并不庞大,王文认为,关键在于从自身实际出发,快速行动,聚合社会各界力量。在一次次具体实践中,“我们锻炼了团队,学会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看待生命以及如何看待自然”。

也是在2015年,王文了解到泰国泰北地区华文学校维系艰难,决心到当地调研。在与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初步沟通后,王文于2016年、2017年两次到达泰北清莱。清莱是知名旅游城市,名迹古胜颇多,在泰北知名度较高,然而,沿着蜿蜒山路深入泰北村庄,却是另一片生存图景。

清莱地区约有66所华语学校,多分布在华人聚居地。当地华校自成立至今,始终凭着学校创建者心中的一份信念,执着于“保留华语的根”而存续至今。尽管近年来,掌握汉语成为当地华人改善生活的一种重要谋生手段,但华文学校依然运营资金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其中一间学校,学生以孤儿居多,校长是有一名云南籍、五十多岁的华人二代,老师则多是個体志愿者。为了让当地孩子受到华文教育,这位校长办起学校,学校一直在负债中艰难度日。当校方得知真正有来自祖国的力量愿意帮助他们发展时,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几经生死的汉子一时心绪翻涌,泪流满面。这是这所学校第一次见到来自祖国大陆的公益机构。那一瞬间,王文心中酸涩,深悔“没能更早来到泰北”。

走访了解美斯乐、茶房等村子里的华校后,王文的感受又与埃塞俄比亚之行不尽相同:“我们对他们这个群体相对比较陌生。我也总感到,中国NGO能扮演的角色没有被释放出来”。当地66所华校中,仅3所学校具备合法办学资质,学生们多在破旧的房屋内,趴在门窗或者旧桌椅上学习。

在认真听取清迈总领事馆负责人,以及清莱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等专家的建议后,王文在当地选取5所学校作为试点,通过硬件、软件方面支持,以“泰北华文教育示范项目”推动当地华语教育发展。2018年夏,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13人青年志愿者团队,在当地开展支教。当地学生也从最初的害羞,到主动与志愿者打招呼,还一笔一划在书信中写下对志愿者的感谢与祝福。

在提供物资支持、开展国际志愿者项目同时,至今,基金会已为14名当地华文教师提供工资补贴,为300名泰北孩子提供华文课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海外志愿者项目虽有延缓,但援助资金依然源源不断支持着泰北地区华文教育发展。每当从微信里与当地的校长聊起最新进展,看到孩子们和老师们的笑脸,灵山团队总会受到鼓舞,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将“华人青年服务世界”理念化作真实行动

2019年10月,法国巴黎玛德莲教堂。由中国侨联指导,春晖国际主办的“亲情中华·音爱同行”中法友谊之夜音乐会举行。留法音乐人、巴黎之春合唱团、巴黎塞纳之春合唱团等海内外歌唱家、演奏家、音乐团体参与其中,为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欢聚一堂,1000余位华人参与到此次盛会。

王文介绍,这场盛会为泰国华文教育项目募集到善款。尽管当时自己身在国内,但手机依然不时响起,许多新知故交发来信息,纷纷赞叹这次由华人主办的音乐会声势盛大,让海外华人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春晖国际是王文于2019年在法国注册的公益组织,旨在“携手各界力量,聚焦留学群体,促进中欧交流,助力青年成长”。相比于在发展中国家具体的慈善项目,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王文希望,能够逐步在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地建立起以当地华人、留学生为主体的平台,构建起遍布全球的华人青年行动网络,让世界感知中国的善意,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且愿意并有能力将梦想变为现实”的青年力量。

王文认为,只有具有国际意识的中国青年,才能更好投入到对外援助项目中。“这是我们走出国门后一个强烈感受。我们过去会习惯性从中国来看世界,现在,我们要从世界来看世界。我们应当打破在国内形成的固有认知,先把自己打开,先去接纳这个世界、了解和熟知这个世界,再去看待这个世界、帮助这个世界。只有如此,我们的国际援助才真正具有国际性。”

王文回忆起在柬埔寨调研时,遇到一座“水上城市”。因为当年战争的历史背景,许多人难以返回家乡,但又不能留在柬埔寨的国土上,因此只能常居川上。“先尊重他们的历史、现状,了解形成的原因,再探究我们如何开展援助,这是我认为在开展国际公益项目中最核心的地方”。

“我们与世界是一体的,因此才会去援助。这一点,我觉得是NGO组织要具备的一个底层素养。第一,不是为了中国好而援助世界;第二,援助世界,势必就会为中国好。国际性和民族性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你具有国际性,其实是一定具有民族性的,因为你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海外开展项目。”王文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文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与其他国家联系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变得更加迫切”,因为疫情所造成的隔阂、误解或一定的冲突,更需要民间的方式作为一种补充。灵山海外公益项目以资金、物资援助为主,源源不竭,流向埃塞俄比亚、泰国、柬埔寨,以及美国等需要帮助的角落。

“合理度日,幸福做人”

无论是在大学期间发起“春晖使者行动”、关注乡村教育,还是多年来始终关注国际NGO发展动态,至2019年正式成立春晖国际,王文认为,这其中不变的本质是基于对人、社区、环境、全球发展的关切。

2005年,王文入读于江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一次和班主任爬山,听班主任讲述自己在贵州山区支教的经历。看着一张张来自贵州省黔南州灵武村孩子们的照片,王文心灵受到冲击,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想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王文很快在校园里招募同学参加贵州乡村支教活动。一个学期过去,没有募集到多少资金,他就去各个宿舍捡塑料瓶、旧书籍去卖,最初报名的500余名同学,也锐减至21人。

这当中还发生了一段插曲。王文找到团“贵定县”委书记的QQ邮箱,写邮件介绍自己是来自江苏的大学生,想要带队去当地支教。不久后,王文就收到明确答复,“我们这里并不是你要去的那个地方,我们是锦屏县……”辗转获得的邮箱地址虽有误,但这封邮件令王文和同学们士气大振。“虽然不是最开始的目标县,但这个县的乡村,我们也決定去调研”,王文说,“这是一个挺大的鼓励,觉得自己被认可,是有用的”。

2007年7月14日,王文与21名伙伴坐上西行的列车,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硬座、约六个小时大巴、近两个小时面包车,来到锦屏县。团队坚持自力更生,不打扰当地政府和村民,先去买席子,在当地学校操场简单落脚。每天,每人怀揣两颗鸡蛋,作为一天的干粮,靠一双脚,一个一个村子走访。17天里,这群身体困窘、精神却富足的青年,走遍16个村、48个自然寨,为下一步具体开展支教行动,汇集整理了当地发展面貌资料,以及200余名贫困学生的详细情况。王文等人也获得团锦屏县委授予的“春晖使者”称号。

回到学校后,王文在高校内发起“春晖使者行动”,将支教行动安全有序推行下去。该项志愿活动,最初仅22名同学,渐渐汇聚起蓬勃的青春力量,最高峰时,至2010年,130余所高校、三千多名大学生参与到“春晖使者行动”中。

王文认为,到山区支教是一场属于青年的“自救”行动。在校园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现场,王文条分缕析,讲述着自己的“志愿理想”。他常常和大学生讲,“要把每一块土地当成家乡,把每一个弱势群体当成亲人。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脚下土地,找到内心价值”。王文认为,只有学会承担、奉献,才能真正感知生命之间美妙的关系。他在志愿者培训中一次又一次强调:“人的肩膀比脑袋重要,有担当者才有未来。”

在最初开展支教项目时,团队就在思考,究竟主体放在青年身上,还是孩子们身上。经过激烈讨论,答案是“青年”。“乡村支教或乡村实践,青年永远是最大受益者。谁参与,谁受益。如果青年想获得更多,一定会对孩子付出更多,也才会获得更多。虽然是把青年作为核心,但结果最后会正向回到孩子们身上。”

王文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同时有坚定理性的行动作为支撑。在支教活动蓬勃发展期间,正在读大三的他与钱理群教授辗转取得联系,听钱教授谈青年,谈志愿者,谈社会,谈未来,谈国家。王文深切感受着钱教授对青年的热爱与关心,深受触动和启发,比如钱教授谈到“瞬间永恒效应”,正呼应着一次次乡村实践。王文深知,每个生命都自有轨迹,未必能彻底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但依然会投下光亮,“每一份善意的投入、善意的生命关联对人的影响永远真实存在”。

钱理群教授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里,提炼出“合理度日,幸福做人”,这成为王文坚定开展公益事业的初心。在一次深谈之后,王文回到学校创办《存在》杂志。激昂岁月仿佛就在昨日,王文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操场上不断去想如何去做。“‘存在这个名字当时突然冒出来,钱老说要有所坚守,有所反对,要践履媒体人的良知。因此,我们决定不批判、不谩骂,要传递积极的、建设性的声音,在对错之外有一片原野,我们在那里相遇。”《存在》一度成为江南大学青年人的阵地,钱教授为《存在》写下第一期序,其中三句话,王文至今仍能脱口而出:“坚守大学人的精神,践履媒体人的良知,寻找合理的存在方式。”

那段青春岁月为王文铺上前进的底色,并不断折射出新的光彩。他与多所高校互动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推动构建“华人青年行动网络”的种子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

乡村教育、青年培养、社区治理、国际援助……尽管王文现在已是公益领域一名“老将”,但他的目标并没有变化,“希望让更多年轻人懂得合理度日,幸福做人。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找到一种合理幸福的状态,学会与自己相处,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尊重自然。何为幸福?我们认为,来自于内心的、真实的自我认同的人是幸福的”。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王文在从事公益事业早期就感受到“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你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临近大学毕业,他投身创业,建立职业规划方面的公司,并有不错的发展,但心中总对公益“放不下”,“当在理想与生活之中博弈,你总觉得,赚的那些钱不是你想要的”。

在竭诚奉献之中,奇妙的际遇也不期而至。王文曾代表“春晖使者行动”项目向灵山基金会募集资金,开启与灵山的缘分,2010年成为灵山慈善基金会第一名全职员工,负责基金会运营与全面发展。王文对慈善的理念清晰且坚定:“慈善不是筹多少钱、做多少事,而是能真正带动多少人”。2012年,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成立;2014年,上海灵青公益发展中心成立。三个平台,同一支青年团队,奋力拼搏。

灵山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秋瑾是王文的大学学妹,大学毕业后,她踏上公益之路并不断深耕,先后供职于多家公益机构。2013年,她选择来到无锡,成为灵山慈善基金会的一员。在读大学时,李秋瑾先后参与贵州、甘肃的支教项目。“他那时常和公益行业的前辈交流,在定期召开的社团会上,他总能带回新理念。比如开展新教育实验,在支教地推广阅读,通过开展晨诵午读暮醒,激发当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今成为同事,李秋瑾说,“我们秘书长永远给人的感觉是笑呵呵的,很有正能量、很积极,他不会特别在一件事情上纠结”。

不论国内公益活动,还是国际慈善项目,王文常和团队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方向感”。2013年,基金会步入发展快车道。2015年,基金会跨出国门,并在这一年打破传统发展壁垒,通过腾讯公益举办的首届互联网公益日,三天筹款2200余万元。2017年,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南南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平台,灵山慈善资金会受邀成为该平台的一员。

李秋瑾回忆:“在具体探索尝试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他常常和我们讲的另外一句话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我们决定做的事,会十分投入,特别努力,哪怕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也不会特别苛责大家。”团队已经形成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不作为一份工作,而是通过平台支持,鼓励实现每个人的想法,实现自身发展。

如今,灵山慈善基金会团队平均年龄27岁,带着一份“做,就对了”的真诚与坚定,成为“一带一路,公益先行”的青年力量。王文在灵山慈善基金会十五周年致敬典礼上表达“跨越国别与种族,基于对生命本身的爱与尊重,慢慢铸就灵山的内在人格”,以更高格局与视野,坚定走国际之路。

未来,王文计划继续带领团队,把更多华人青年带到中国乡村去走走看看,以世界各国最大公约数的“善”,扎实开展社区服务、国际援助、国际交流。

猜你喜欢

灵山慈善公益
公益
公益
荔枝红了到灵山
公益
公益
灵山探梅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