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艾司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影响评价

2021-11-20陈卉

药品评价 2021年18期
关键词:艾司室性洛尔

陈卉

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100

室性心律失常一般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多发生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除心脏病理性改变之外,高血压、基因遗传、精神波动、药物作用等因素同样可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该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室颤动或引发心源性猝死,因此应当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胺碘酮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其作为多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1]。艾司洛尔属于β 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作用途径不同,该药物通过阻断β1肾上腺素受体限制心脏的过度兴奋,将其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许能够进一步增强心率稳定性。本研究针对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 月至2020年6 月于柴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34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 例和对照组67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诊疗标准,症状典型且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近期未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④精神及认知正常,配合服药。(2)排除标准:①合并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畸形等疾病导致心脏功能异常;②肺、肾、肝严重损伤;③药物过敏;④合并全身性感染;⑤因服用药物、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心律失常;⑥严重低血压;⑦合并心脏瓣膜结构性病变。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患者及近亲属签署同意书。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补液调节、对症服药控制原发疾病等,患者需配合治疗、保证休息、避免紧张劳累,同时服用盐酸胺碘酮胶囊(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0020463,规格:0.2 g),第1 周单次服药剂量为0.2 g~0.4 g,3 次/d;第2 周单次服药剂量为0.2 g~0.4 g,2 次/d;第3 周单次服药剂量为0.2 g~0.4 g,1 次/d;第4周单次服药剂量为0.2 g,1 次/d;之后按此剂量继续维持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后停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盐酸艾司洛尔(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159,规格:0.2 g),首先以0.5 mg/kg 的剂量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in内注射完毕;后调整剂量为0.05 mg·kg-1·min-1,4 min 内完成静脉滴注给药;之后按此剂量继续维持治疗48 h,给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根据药物作用效果调整使用剂量,48 h 维持治疗结束后停止给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变化。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3]。①显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表现显著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幅度在90%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脏节律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表现有所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幅度在50%~90%,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脏节律偶有失常;③无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表现无好转或恶化,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幅度在50%以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脏节律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血压水平。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3)心电图变化。使用24 h 动态心电测量仪测量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QTc 间期、心室率、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变化。(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血压水平

治疗前,两组SBP、D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BP、DB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mm Hg,)

表3 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mm 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 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心电图变化

治疗前,两组QTc 间期、心室率、室性期前收缩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c 间期、心室率、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QTc 间期、心室率、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电图变化比较()

表4 两组心电图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医学研究统计显示,室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且与心血管疾病、机体代谢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4],心肌炎症、冠脉病变会诱发心肌组织代谢紊乱,使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经心电图检测可发现QRS 波群形态畸形、ST-T 波与QRS 主波反向等多项异常表现。胺碘酮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阻滞钠、钾、钙等多离子通道,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的发生时间,抑制折返激动,钠离子内流受限的情况下,心肌传导纤维速度减慢,心肌细胞不应期可与动作电位保持一致,有利于降低窦房结自律除极频率,稳定心率波动,因此广泛用于各类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胺碘酮会对心外器官产生一定毒副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5]。由此可见,胺碘酮的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仍在探究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艾司洛尔近年来逐渐得到临床重视,该药物具有起效快、代谢快、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对人体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常用于控制手术麻醉过程中发生的心动过速,机制为逆转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稳定心肌细胞膜并抑制β 受体对心律失常的介导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胺碘酮+艾司洛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血压水平控制情况更理想,与龚爽、李树岩[7]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患者QTc 间期、心室率、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此方案药物并未增加不适。艾司洛尔可协同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室交感电风暴的发作频率,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李宝芸等[8]学者研究表明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可以改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减少心肌传导路径中的折返激动,艾司洛尔还能够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联合用药较单药治疗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胺碘酮+艾司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在调控血压的同时稳定心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艾司室性洛尔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宠物猫教我说话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