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蓝芩口服液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炎症因子及症状消失的影响

2021-11-20肖爱戴峥嵘王旅兰

药品评价 2021年18期
关键词:阿奇口服液细菌性

肖爱,戴峥嵘,王旅兰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儿童,主要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患儿鼻腔及咽喉部所致,主要包括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伴有脓痰、脓鼻涕、发热、咳嗽等[1-2]。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较急,若未及时实施有效措施,随着病情发展,易引发肺炎等严重疾病,危及患儿健康[3]。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此发挥抗菌之效[4]。然而该药长期使用易出现耐药性,治疗效果受限。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利咽、抗炎、消肿等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以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蓝芩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具体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 月至2020年12 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例;年龄(3.12±0.51)岁,年龄范围2~5 岁;病程(3.38±1.05)d,病程范围1~6 d。研究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14±0.49)岁,年龄范围2~5 岁;病程(3.31±1.10)d,病程范围1~5 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第7 版《儿科学》[6]相关标准;②对阿奇霉素联合蓝芩口服液不过敏;③患儿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儿伴有脓痰、脓鼻涕等症状;⑤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0×109/L 或C 反应蛋白(CRP)>10 mg/L。(2)排除标准:①入组前接受抗感染治疗患儿;②伴有精神疾病患儿;③伴有肺炎、心肌炎等严重疾病患儿。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退热、止咳等常规措施,并叮嘱饮食以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为主。随后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377)治疗,具体用药方法:推荐剂量为每日500 mg,单次静脉内给药,至少2 d,首先500 mg 注射用阿奇霉素+4.8 mL 灭菌注射用水,振荡直至药物完全溶解,使每毫升溶液中含有100 mg 阿奇霉素,用药前将5 mL 的100 mg/mL 阿奇霉素溶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进一步稀释,制备成1.0~2.0 mg/mL 的阿奇霉素溶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05),具体用药方法:蓝芩口服液每支10 mL,1~3 岁:2/3 支/次,3 次/d;3~5 岁:1 支/次,3 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5~7 d。

1.4 观察指标

(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治疗3~5 d 后采集患儿静脉血4 mL,CRP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C-6800)测定。(2)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发热、咳痰、流脓涕、咽部充血消失时间。(3)临床疗效:以患儿发热、咽部充血、咳痰、流脓涕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显效;以患儿发热、咽部充血、咳痰、流脓涕等症状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为有效;以患儿发热、咽部充血、咳痰、流脓涕等症状无缓解、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腹泻、食欲减低等发生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WBC、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CR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2 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发热、咳痰、流脓涕、咽部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3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2 例腹泻、1 例食欲减低、1 例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的5.00%(2/40)(1 例食欲减低、1 例恶心呕吐)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

3 讨论

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鼻咽喉部位易受病菌微生物感染,进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7-8]。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伴有咳痰、流脓涕等症状,且病情易反复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如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肺部感染、败血症、心肌炎、风湿热等,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

针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考虑细菌感染时,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对需氧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主要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50S 核糖体亚单位相结合,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长时间使用易产生消化道不良症状,增加患儿痛苦。研究发现,WBC、CRP 是评估感染的重要指标,当患儿发生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WBC、CRP 等炎症细胞大量释放,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咳嗽等症状[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WBC、CRP 低于对照组,发热、咳痰、流脓涕、咽部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相当。提示阿奇霉素联合蓝芩口服液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因在于蓝芩口服液属中药制剂,包含黄柏、板蓝根、黄芩、栀子、胖大海等成分,其中黄柏、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之效;板蓝根、栀子可起到清热利咽、凉血解毒的作用;胖大海具有抑病毒、镇痛、抗炎之效。诸药合用,可共同发挥利咽消肿、抗病毒、泻火解毒、抗炎等作用,进而有效促进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咳痰、流脓涕等症状消失;蓝芩口服液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蓝芩口服液与阿奇霉素联用,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协助降低CRP、WBC 水平,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病情改善,促使患儿尽早恢复。蓝芩口服液作为中药制剂,药物配伍注重平衡,副作用较小,与阿奇霉素联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蓝芩口服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效果较佳,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安全可行。

猜你喜欢

阿奇口服液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口服液要喝温的
听话的小瓶
阿奇,出发
口服液最好温着喝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