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1-11-19刘发莲

高考·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刘发莲

摘 要:化學是一门自然学科,有着极强的生活性。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化学。立足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生活化学的理念,落实此理念,需要教师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以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内容为切入点,走进生活挖掘生活化的化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与生活互动的过程中,理解化学,应用化学,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探索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阐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的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其他高中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有着极强的生活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化学课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所谓的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学生适应终身和未来发展需求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阐述的化学核心素养,将其划分为五大维度。这五大维度的内容从化学角度明确地展现出了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目前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为学生今后有效地体验社会生活做准备。所以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密切地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结合教材中的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走进现实生活中,应用多样的途径挖掘生活化的化学资源,并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迁移生活经验与生活中的化学互动,对化学内容建构理解,同时积累生活经验,锻炼化学学习能力,为今后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笔者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主要应用如下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

化学课堂是指化学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体验化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更是学生有效体验社会生活的保证。化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归纳出来的。所以,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新知的主要途径。对此,在组织化学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先分析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之后走进生活中,运用多样的途径挖掘与之相关的化学现象,利用多样的手段,将这些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熟悉感,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展开探究,由浅入深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实现对化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夯实应用基础。

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课前搜集到的二氧化硫性质的应用内容,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纸张、真丝织物等都是通过二氧化硫进行漂白的。据此,笔者要求学生结合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分析使用时间较久的书本或佩戴时间较长的帽子会发黄的原因,借此驱动学生初步与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互动。在此过程中,笔者还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具体案例。如: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利,为了使得自己的物品看起来美观,会利用二氧化硫对其进行漂白,所使用的二氧化硫含量较高,超出了国家标准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比如:一些商家会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对食品进行护色、抗氧化等。这些内容的展现,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生活情境中,根据具体内容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此外,学生在掌握二氧化硫性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会在生活中有效地应用二氧化硫,借助二氧化硫为社会生活提供服务。

二、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探究化学现象,掌握化学规律,深入理解化学内容的主要活动。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化学器材,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化学器材是较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无法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导致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挖掘适宜的教学资源,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器材是无处不在的。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发现其不足之处之后,走进生活中,挖掘简单易操作的物品,将其作为实验器材,发挥教学能力,改进化学实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在课堂上利用这些生活物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小实验,使学生能轻松地获取实验现象,自然而然地探究化学规律,实现对化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锻炼化学操作能力。

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Fe3+的检验是这节课的实验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先分析教材内容发现了实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于是设计了搜集化学实验器材的任务,要求学生从家里的铁锅上刮下铁锈,或者准备一支红色的油画棒。如此布置任务将为学生提供与生活互动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性的作用下搜集到了实验材料,为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活动做好了准备。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从搜集到的材料中取出30克铁锈或者一支红色油画棒,将铁锈用汤匙放进100毫升的烧杯中,之后使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入3mol·L-1的稀盐酸进行酸浸。在学生进行这样操作的过程中,笔者提出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Fe3+的存在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迁移学习经验,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物理方法来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有的学生则提到先将溶液静置一会儿,然后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笔者并没有进行判断,而是鼓励他们自主地利用手边的物品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这些方法是否正确。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以上提到的两种方案是不可行的,由此也对检验Fe3+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继续利用手边的物品进行操作。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成为了化学实验的操作者,还使他们切实地与生活物品进行了互动,积累了化学实验经验,便于今后自主地从生活中搜集实验器材操作化学实验,借此加深对化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三、在習题教学中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

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化学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教学要求。此要求的实现,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有效的问题和活动,驱动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所学。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还在固守传统,将课后习题或试卷上的问题作为练习内容,展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题海战术中,导致化学问题解决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出之后,化学高考试题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诸多的习题开始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基础。所以在组织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的时候,笔者会从生活中挖掘化学现象,设计问题,驱动学生应用所学。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在组织了新知教学活动之后,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与之相关的案例:北京市民清洁马桶时,使用84消毒剂和厕所清洁剂晕倒,差点丧命。据此,笔者设置问题:“这位北京市民差点丧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案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呢?这个案例中有几组概念?怎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细心地分析案例内容,同时迁移化学经验和生活经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问题答案,实现对问题的顺利解决。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尤其锻炼了化学应用能力,便于提升化学学习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

社会实践是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化学课堂走进现实生活的主要途径。《标准》中明确地要求,在组织化学教学的时候,立足学生的学习所得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地与生活互动,借助所学的化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今后体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如此要求的主要途径。此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增强化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体验化学教学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在组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还会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社会实践活动,驱动学生走进生活中。

以“餐厨垃圾中油脂的回收利用”为例,在学生学习了酯化反应、基本营养物质等内容之后,笔者设计如此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不少不法商贩利用地沟油烹饪食品影响了食品安全,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此次选定的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便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同时建构正确的生活认知,积累生活经验,学会在生活中应用化学内容。立足活动价值,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实践任务:收回并利用废油脂。提出问题任务之后,笔者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通过碰撞思维,学生获取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废油脂制作香皂、肥皂,第二种是利用废油脂制作生物柴油。因为学生提出的第一种方法是他们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可以实践的。所以,笔者将第一种方法作为此次实践活动的重点,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中,向周围的人宣传科学的回收利用地沟油的方法。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此方法,利用适宜的物品进行操作,将地沟油制作成肥皂,并将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展现出来,引发周围人的重视,使他们获得回收利用油脂的方法。对于第二种方法,笔者将其设计为开放性的活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利用对应的途径与化学从业人员进行沟通,学习具体的将废油脂制作为生物柴油的方法,借此开阔视野,增强化学学习效果。如此开展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了灵活的应用,加深了理解,同时,还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化学意识和态度,学会用化学为生活服务,为体验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是需要立足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切实地把握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将生活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的现象,将其引入化学课堂,引导学生体验情境,探究化学内容,解决习题,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走进现实生活中,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而然地锻炼化学应用能力,切实地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也为今后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回归[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70-71.

[2]王金勇.新形势下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74-75.

[3]朱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9):146.

[4]周冰.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谈高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实施[J].新课程(下),2019(08):50-51.

[5]李建忠.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9(20):12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