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2021-11-19张悦

高考·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运用策略高中化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也因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仍然存在,这不仅阻碍了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应结合教学新理念与一线岗位教学经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最终实现化学学科自主思考判断能力的有质提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由于教学条件与教学理念的局限,教学活动往往较为缺乏活力,很多学生也只是在课堂中简单地学习知识,一旦等他们下课放学之后,往往就会立刻闲置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就算是在课后作业的练习,也只不过是对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简单而机械地使用和重复,看起来学习十分刻苦努力,但实际上通常事倍功半。基于这种现象,作者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升级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方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起来”。当我们的教学走出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走进由学生所主导的探究式教学环境之后,对于学生、对于教师,都是一种革新,作者始终相信,只有勇敢地踏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开辟出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化学教学新天地。

一、传统高中化学课堂的弊端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变动的基础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对于如今的高中化学的教学形势来说,仍然存在不彻底、不科学等问题。

首先,是传统化学课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的问题。和探究式教学的化学课堂相比,传统化学课堂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即教学活动中是由教师所掌控,而非是由学生主导教学活动的进程。当学生在化学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會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尤其是在高中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之后,对于教学效率也是起着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汲取。

其次,是学习效果短暂,教学影响的持续性差。化学教学的理想效果就是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即使在很久以后,学生也能够回想起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但是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效果的持续性较弱,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刚刚学习过有关的化学知识,但是在放学之后回到家中可能就会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抛之脑后了。又或者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特意再三强调的内容与问题,在当时能够引以为戒,但是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之后,又会忘记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内容了。教学影响持续效果差,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效力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现象在传统课堂上表现突出,教师费尽心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初期通常都会有一个较好的坚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又会故态萌发,使得教师不得不多次地强调纠正,从而对于教学效率也是一种不利的影响[2]。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的意义探究

现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与提升,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在探究中动脑思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改进学习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运用,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在化学教学课堂上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与主导者。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是近几年多次被提到的概念,与传统的化学课堂不同的是,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去,促使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3]。同时,探究式的化学教学课堂还可以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成为化学教学课堂上的主导者,化学教师只是居于辅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因此,在探究式的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的主要功能只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引导。

而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更好地培育和锻炼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增强探究式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影响的效果,从而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毫无疑问地说,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的探究或者探讨中动脑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思维能力。从两个方面可以表明学生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的探究或者探讨中动脑思考对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探究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化学是问题的学问,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化学问题,有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解答,但是当学生遇到不能解答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地向教师请教,在这时,学生可以在问题中有效地学习,同时化学思维能力也可以因此而锻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经常提问学生,教师的提问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将学习的重点难点放置在问题中,从而有意识地引导高中生在问题中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的方向与策略探究

化学教学理论的探究最终必然会回归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高中化学的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也要回归到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策略当中。因此,作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并依托于相关教学理念,提出以下的操作策略的见解与看法:

第一,化学教师要着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化学课程体系。探究式的教学课堂是其重要途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解题方法的展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没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在此研究并提倡突破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构建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在考查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状况、知识掌握情况、综合素质状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并且创新组织与教法,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讲解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在板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化学知识,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因此,本研究具有充足的现实意义与实际操作性。

第二,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应当坚持素养化与能力化的教学方向。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相对应的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素养化和能力化方向的坚持,是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的方向性落实。在以往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化学能力的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在化学测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的优劣反映在教学之中的重要表现就是测试分数的高低,但是,在化学教学之中绝不能唯分数论、唯测试论,如果一切以化学测试成绩为方向指导,在一时之内可以取得较为不错的分数,但是若是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只有学生具备了应有的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才能够取得长期的、稳定的进步,一时的化学测试分数并不能作为学生的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最终结果[4]。

第三,应当及时创新化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过去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地发挥,实际上则表现出的是从属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学现状,因此,必须及时地创新教学方式,使化学教学的主体成为学生。

第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在于积极引导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以兴趣为导向。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化学教学,兴趣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导师,只有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以事半功倍的状态来投入学习之中。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展开中,化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育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且以学生的兴趣引导教学活动的进程。

例如:必修一的化学教学,在学习“离子反应”这一课程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理解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作者提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同时这一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享探究成果,即是这一节课堂完全由学生掌握和主导。当作者的要求安排下去之后,学生纷纷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不仅在上课之前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内容上除了基本的理论以及例题之外,还有学生自己的对一些知识的独特的体会和感悟;形式上不仅包括文字资料,甚至还有视频、图片、音频等影视音像资料,准备内容的翔实程度完全超出了作者的想象。在课堂上这一群孩子的表现也令作者感到十分惊喜,教学伊始,作者要求一名学生做第一个即是NaNO3溶液能与KCl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另一名学生做第二个实验即是Na2CO3溶液能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并且要求由做实验的学生归纳实验现象。而学生也自主给出了结论,即是通过两个实验对比,我们知道,第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反应,第二个实验发生了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OH-、Cu2+,反应前后某些离子数目会减少。最后作者再趁热打铁地提问:“是不是没有沉淀生成的就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呢?”这一次课程让作者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只要能用好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课堂,不仅能够辅助高中化学的教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收获。

第五,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还在于坚持以教材作为教学基础,有效而充分地汲取教材精华。高中化学的理论教学倾向已经相对明显,在教材的编写中,已经充分地考虑当代高中生的各种基本情况,因此,我们的教材十分贴合学生的实际。从另一方面来说,教材凝结了无数的化学精华,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利用,在数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利用好教材的优势,以教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从化学教材出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教材的实际,坚持素养化、能力化教学方向。除此之外,化学教师也要积极拓宽教学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我提问、自我分析、自我解决,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向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1(01).

[2]覃金碰.探讨“启发: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8(Z1).

[3]柴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35).

[4]周鹏,李攀.自主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2).

作者简介:张悦(1992—),女,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运用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